野史揭秘

李牧为什么会被称为“军阵之神”?他有白起强吗?
2023-02-03 14:02:27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战乱频发的年代,由于各个国家之间的连年征战,使得这个时期,出现了一批骁勇善战的武将。有一些武将,也在后世变得家喻户晓。

  比如《千字文》中所提到的“起翦颇牧”这四位武将,更是名噪春秋战国时期,想必那个时期的武将们都不想在战场上遇到这四个人。今天我们就聊一聊“起翦颇牧”中的“牧”,此人是谁?又如何在春秋战国这个名将众多的时代中,比其他武将更胜一筹的呢?

  “起翦颇牧”中的“牧”,指的就是李牧,李牧是战国末期的赵国将领,由于他的知名度没有白起廉颇大,很多人就认为李牧的能力可能没有书上讲的那么神。

  其实不然,我们都知道白起被称为“杀神”,可是殊不知战国四大名将中有两个“神”,另一个便是李牧,被称为“军阵之神”。李牧不仅能征善战,还深受军队和百姓的喜爱,如果说秦国百姓对白起是敬畏,那么赵国百姓对李牧就是爱戴。

  李牧被称为“军阵之神”,也并非浪得虚名,在赵文惠王时期,由于赵国的北部边境经常有匈奴烧杀抢掠,而此时的匈奴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壮大,也成为了赵王的一块心病,于是赵王便派遣李牧前往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

  不过令赵王没有想到的是李牧到了北部边境之后,并没有及时的整顿人马组织还击,而是告诉百姓们不要出去放牧,另一方面自己则在军营中潜心训练官兵。不过这一举动,让赵王很不满意,认为李牧是在浪费时间,贻误战机,于是又把李牧从北部边境调了回去。赵王重新派出一名将领去征战匈奴,结果惨败,李牧作为赵国的名将,又重新调到了北部边境。

  李牧到了前线后,又花了很长时间训练军队。匈奴认为李牧是不敢迎战,于是变得更加猖狂,再加上之前大胜赵军,于是收起了对赵军的谨慎,李牧看准时机,派小股兵力出城,佯装战败,诱敌深入,匈奴此时更觉得李牧是个无能之辈了,派出主力大举进攻赵军,却没想到李牧早就看出了匈奴的心思,在匈奴主力进攻的途经路段,埋伏了大量人马,匈奴主力就这样被李牧打败,匈奴主力元气大伤,李牧也帮助赵王消除了心病。

  李牧打败匈奴很快就在民间流传开来,在军事对战上,李牧对战匈奴这一战,也成为了历史上少有的“步兵大兵团战胜骑兵大兵团”的经典案例。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张士诚籍贯考:从盐场少年到江浙霸主

  在元末乱世的风云激荡中,张士诚以盐贩身份起兵反元,最终割据江浙十余年,其人生轨迹与籍贯之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位出身底层的枭雄,究竟来自何方?历史文献与民间记忆给出了清晰答案。  一、盐场少年的发迹之地  张士诚(1321年-1367年),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