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刘长的来历:从囚室诞生的汉室血脉
2025-09-29 17:20:50

在中国西汉初年的历史长卷中,淮南厉王刘长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传奇人物。作为汉高祖刘邦的幼子,他的生命从诞生之初便笼罩在阴谋与权力的阴影之下,其身世之谜与命运转折,折射出汉初皇室内部复杂的权力博弈。

一、囚室诞生的皇室血脉:刘长的出生与早年经历

刘长的母亲赵姬原是赵王张敖的姬妾。公元前199年,刘邦北伐韩王信余部途经赵国,张敖为讨好皇帝,将赵姬献入刘邦行宫。一夜恩承后,赵姬怀有身孕。然而次年,赵国丞相贯高因谋刺刘邦未遂被捕,张敖及赵姬等姬妾悉数下狱。在狱中,赵姬声称腹中胎儿乃刘邦血脉,但刘邦因贯高案迁怒张敖,未予理会。审食其受赵姬之托向吕后求情,吕后因嫉妒未施援手,审食其亦未坚持。绝望之下,赵姬在狱中诞下刘长后自杀身亡。

这一悲剧性开端,使刘长自出生便背负“囚室之子”的标签。刘邦事后追悔,将刘长交由吕后抚养,封其为淮南王,接替因谋反被杀的英布之位。尽管顶着皇室血脉的光环,刘长却因生母之死与吕后产生隐秘隔阂,这种矛盾在他日后的人生中逐渐发酵。

二、血统争议:刘长非刘邦长子的历史定位

刘长并非刘邦长子,这一事实在史籍中明确记载。刘邦共有八子,长子刘肥为曹姬所生,次子刘盈(汉惠帝)为吕后所生,刘长排行第七。其“非长子”的身份,源于两点历史依据:

出生时间与排行

刘长生于公元前198年,此时刘邦已年过六旬,且此前已有六子。长子刘肥生于刘邦婚前,刘盈生于公元前210年,刘长作为第七子,与长子身份相去甚远。

史籍的明确记载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载:“厉王母者,赵姬也,与高祖乱宠。”明确指出刘长为刘邦之子,但未赋予其长子地位。《汉书》亦沿袭此说,强调其“高祖少子”的身份。

尽管有学者提出“刘长非刘邦亲子”的质疑,认为其生母受孕时间与刘邦行踪存在矛盾,但主流史观仍以《史记》《汉书》为据,认定刘长为刘邦血脉。其“非长子”的定位,实为历史事实与排行顺序的客观呈现。

三、骄纵与叛乱:刘长的人生转折与悲剧结局

刘长虽非长子,却因吕后抚养的经历与汉文帝刘恒的兄弟情谊,在文帝时期获得特殊地位。然而,这种宠爱反而助长其骄纵性格:

刺杀辟阳侯:刘长怨恨审食其未救其母,于文帝三年(前177年)以铁锥刺杀审食其,文帝念及兄弟之情未予惩处。

僭越礼制:刘长常与文帝同车狩猎,直呼“大哥”而非“陛下”,甚至在封地自立法令,不遵汉法。

勾结外敌:公元前174年,刘长暗中联络匈奴、闽越,图谋叛乱,事泄后被废王爵,流放蜀地。途中绝食而死,谥号“厉王”。

文帝虽对刘长屡次宽容,但其叛乱行为已触碰皇权底线。民间流传的《淮南厉王歌》唱道:“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虽暗指文帝不容兄弟,实则刘长之死源于其咎由自取。

四、历史回响:刘长后裔与淮南王族的兴衰

刘长之死并未终结淮南王族的历史。文帝怜惜其子,封刘长四子为列侯。公元前164年,文帝复分淮南地为三,封刘长三子刘安、刘勃、刘赐为王。其中,刘安撰《淮南子》,成为道家思想集大成者,却因谋反畏罪自杀,淮南国除。刘勃、刘赐后裔亦因叛乱或绝嗣而衰败,淮南王族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刘长的故事,是皇权、亲情与野心交织的悲剧。他非刘邦长子的身份,未影响其皇室血脉的认定,却因性格缺陷与政治短视,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其人生轨迹,既是个体命运的沉浮,亦是汉初皇室权力斗争的缩影。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若无金屋藏娇:刘彻登基之路的权力博弈与历史必然性

  汉武帝刘彻的登基,始终与金屋藏娇的典故紧密相连。若剥离这场政治联姻,这位西汉第七位皇帝是否仍能登上权力巅峰?历史档案与学术研究揭示,这场婚姻既是刘彻突破储位之争的关键支点,也是西汉初期政治生态的必然产物。  一、储位之争:栗姬的傲慢与馆陶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