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曾写出《悯农》的李绅,为什么后来却变成了大贪官?
2023-02-23 14:46:57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精准的描写了农民伯伯的耕作不容易,那么曾写出《悯农》的李绅,为什么后来却变成了家财万贯,贪图享乐的大贪官了?

  李绅的这首诗虽然字数不多,却道出了农民种田的艰难,也是我们现在倡导节约粮食经常借用的话。如果单从这首诗来看,李绅给人留下的印象应该是爱国怜民的形象,其实则不然,李绅的真实历史形象令人大跌眼镜。

  李绅曾经做官非常小,当时他经常到他的族叔家中去做客,见面就亲切地叫“叔叔”,礼节礼仪样样齐全。后来李绅的官职做的更高的时候,他的族叔称他为“兄”都不行,他的族叔自称自己是“孙子”,李绅才勉强接受。可见李绅此人,官架子十足。

  在李绅担任淮南节度使的时候,曾经有一个案子没有经过仔细严格的审理就将人判为死刑,当时这个案子引起多方关注,一直闹到了皇帝那里。由于犯人已经被处死,没有太多的证据,李绅通过自己的关系赶紧为自己开脱,最终没有收到任何处罚。

  李绅非常善于投机取巧,当时朝廷上出现了著名的“牛李党争”,而李绅就投靠了李党头目李德裕,为其鞍前马后,在错判别人死刑这件事上,李绅也得到了李德裕不小的帮助。

初心易得,始终难求。或许人们都能够相信,年轻时的李绅在创作《悯农》时,心中的崇高理想是确实存在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的那份理想早已经泯灭了。寒窗苦读多年,终于能够有机会进入官场,接触到了权力和金钱,这两样东西也迅速的腐蚀了李绅的内心。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康熙削藩与吴三桂造反:历史天平上的必然与偶然

  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昆明起兵反清,这场持续八年的三藩之乱不仅动摇了清朝统治根基,更将康熙帝与吴三桂的权力博弈推上历史审判台。表面看,康熙的削藩政策是直接导火索,但若将视野拉长至清初的政治生态与吴三桂的权力野心,会发现这场叛乱实则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