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李隆基为何要通过“先天政变”夺回属于自己的皇权?
2022-11-17 10:42:14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既然已经当上了皇帝,唐玄宗李隆基为什么还要发动政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先天元年(712年),唐睿宗李旦主动让位给太子李隆基,是为唐玄宗。当时很多人以为唐睿宗的主动让位将使得唐睿宗与唐玄宗成为帝王父子典范而名留青史。然而在先天二年(713年),唐玄宗针对退位的唐睿宗发动政变,上演了“陛下谋反”的罕见戏码。

  对唐朝历史比较了解的朋友们都知道,唐睿宗李旦是靠妹妹太平公主和儿子李隆基的拥戴才第二次当上皇帝的。消灭韦皇后一党的李隆基拥戴毫无功绩的父亲当皇帝不是因为孝顺,而是以拥戴李旦当皇帝换取李旦立自己为太子,好当下一个皇帝。

  再加上李隆基的才略全方位优于唐睿宗李旦,导致拥戴李旦登基的政变功臣和以姚崇宋璟为代表的忠良重臣都支持李隆基。李旦从第二次登基那天起就担心李隆基要提前即位,便扶持太平公主抗衡李隆基,结果导致朝廷分裂,搞得唐睿宗李旦心力交瘁。

  于是李旦决定让位给李隆基,以此满足李隆基的野心。因为李旦让位不是纯粹出于真心,所以李旦做了一个自以为高明但实际上严重错误的决定——让位不交权。李隆基登基之后,最高大权依然在太上皇李旦手中,李隆基连正常的朝廷议事都不能随便参加。

  更要命的是,唐睿宗李旦觉得自己让位给儿子李隆基的决定亏待了太平公主,而太平公主又是制衡李隆基的最佳人选。于是太平公主在太上皇李旦的支持下权倾朝野并清除异己,当朝七位宰相宰相有五位是太平公主门人,而支持皇帝李隆基的宰相连一个没有。

  正因如此,李隆基当上皇帝后的权势影响反而不如当太子的时候,李旦强行将皇权与皇帝分开的做法成为父子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对于不肯交权的太上皇李旦,李隆基当时有两个选择:第一是等到李旦去世后自然收回大权;第二是发动政变从李旦手中夺权。

  根据史书记载,李隆基本想隐忍等到李旦去世。但在先天二年(713年),李旦放出风声要派李隆基外出巡边,很多人怀疑李旦是想借巡边废除李隆基。与此同时,太平公主也加紧谋害李隆基的谋划。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失去皇权的李隆基又面临失去皇位的危险。

  先天二年(713年),李隆基率领几十名亲信和三百余名士兵突袭皇宫,杀死了所有支持太平公主的宰相,逃至玄武门的太上皇李旦也被李隆基控制,是为“先天政变”。李隆基通过“先天政变”夺回了属于自己的皇权,开元盛世拉开大幕。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二王:东晋的书法传奇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以其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影响了后世无数书法家,被誉为书法史上的传奇人物。  首先,我们来谈谈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被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