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孙峻:东吴宗室的权力狂飙与宗亲血案
2025-11-12 13:44:27

在三国鼎立的动荡岁月中,东吴政权内部曾上演过一场由宗室权臣主导的权力风暴。孙峻,这位出身吴郡富春的孙氏宗亲,凭借宗室身份与政治手腕,在孙权病逝后迅速崛起为东吴实际掌控者。他以血腥手段清除异己,将宗室成员视为权力路上的绊脚石,最终在权力巅峰上坠入深渊。其执政轨迹,堪称一部宗室权臣的堕落史。

一、宗室血脉与权力接棒:从侍中到辅政大臣

孙峻(219年—256年)出身显赫,其曾祖父孙静为孙坚之弟,祖父孙暠官至定武中郎将,父亲孙恭任散骑侍郎。这种宗室背景为其日后的政治崛起奠定了基础。孙权晚年,孙峻因“骁勇果敢,精明强干”被擢升为武卫都尉兼侍中,成为皇帝近臣。神凤元年(252年),孙权病危之际,孙峻与诸葛恪滕胤等五人共受遗诏辅政,孙亮即位后,他升任武卫将军,封都乡侯,正式踏入东吴权力核心。

孙峻的崛起并非偶然。在“二宫之争”中,他持中立态度,赢得孙权信任。孙权临终前,孙峻力荐诸葛恪为首席辅政大臣,表面是为国举贤,实则暗藏政治算计——他深知诸葛恪“刚愎自用”的性格缺陷,正可利用其清除政敌,再伺机夺权。这种精准的政治嗅觉,使其在辅政大臣中迅速脱颖而出。

二、权力巩固:诛杀诸葛恪与宗亲清洗

建兴二年(253年),诸葛恪因北伐失利民心尽失,孙峻抓住时机,与孙亮密谋发动政变。他在酒宴中设伏,斩杀诸葛恪并灭其三族,一举掌握东吴军政大权,拜丞相、大将军,封富春侯。此后,孙峻的权力扩张进入疯狂阶段,其手段之残忍、范围之广泛,堪称东吴历史上的一大污点。

废太子之死:为巴结全公主孙鲁班,孙峻将废太子孙和迁至新都,并派使者赐死。孙和正妃张氏随之自杀,这场政治谋杀彻底切断了孙氏宗室中潜在的政治对手。

宗室血案:五凤元年(254年),吴侯孙英(宣太子孙登之子)密谋诛杀孙峻,事败后自杀;次年,将军孙仪等数十人因谋反被杀,其中包含朱公主孙鲁育。这些宗室成员的死亡,标志着孙峻对孙氏家族的彻底清洗。

政治网络构建:孙峻通过联姻巩固权力,其姐嫁全尚(全公主孙鲁班之夫),妹嫁朱损(朱据之子),形成“外戚+宗室”的双重联盟。这种政治联姻虽短暂强化其地位,却也埋下后续矛盾的种子。

三、权力巅峰的致命幻觉:从征魏到暴毙

太平元年(256年),孙峻受文钦怂恿伐魏,率军进入淮、泗一带。然而,此次出征成为其权力崩溃的转折点。在为军队践行时,孙峻因看到吕据部伍整齐而心生厌恶,借口发病离去。当夜,他梦到诸葛恪冤魂持剑击中自己,惊惧之下病情加重,最终暴毙于军中,时年三十八岁。

孙峻的死亡充满戏剧性,却也暗合其一生轨迹——他以暴力夺权,终被暴力反噬。临终前,他将后事托付给堂弟孙綝,却未料到这一决定将东吴拖入更深的深渊。孙綝继位后,变本加厉地残害宗亲、废黜皇帝,最终被孙休诛杀。孙休为洗刷耻辱,将孙峻、孙綝兄弟从族谱除名,改称“故峻”“故綝”,其坟墓被刨,棺椁被削薄重葬。

四、历史回响:宗室专权的永恒警示

孙峻的执政,暴露出宗室权臣的三大致命缺陷:

权力来源的脆弱性:孙峻的权力始于宗室身份与孙权信任,却缺乏政治合法性支撑。当其暴力手段触碰皇权底线时,迅速引发反弹。

政治生态的破坏性:通过残害宗亲、排除异己,孙峻彻底摧毁东吴政治生态,导致“举国忿恨”,为孙綝乱政埋下伏笔。

个人欲望的膨胀性:从诛杀诸葛恪到通奸孙鲁班,孙峻的权力异化过程清晰可见。其暴毙虽具偶然性,却是长期纵欲的必然结果。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梦魇中的权力警钟:曹操三马同槽之梦的深层隐喻

  建安二十三年春,许昌城细雨绵绵,曹操从梦中惊醒,冷汗浸透寝衣。他梦见三匹黑马围着一个刻有曹字的食槽争食,草料与粪便的气味在梦境中挥之不去。这个被后世称为三马同槽的典故,不仅成为《晋书》中记载的权力预言,更折射出曹魏政权在制度设计上的致命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