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乾隆登基之后,他的治国理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023-03-17 14:38:01

  乾隆帝时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利时间最长、也时最长寿的皇帝,在位时间六十年。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高宗乾隆皇帝是比较有名的一位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活了一百多岁的南越武帝赵佗后期向汉朝臣服,南越国成为汉朝的藩属国,故不算皇帝),还是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加上太上皇时期长达六十四年,也是所谓“康乾盛世”的终结者。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因为有着父亲雍正皇帝给他存下来的大量家底,口袋里资本充足,所以生活过得奢侈无比,曾多次耗费大量国资下江南游玩,还留下了许多民间传说,现在的很多清宫剧都是以他为主角,乾隆皇帝在屏幕中的出镜概率高居各位清朝皇帝榜首。

  乾隆皇帝一生有一个榜样,就是他的祖父康熙皇帝,为此,乾隆在登基时许下愿望,他做皇帝的时间不得超过祖父康熙皇帝,乾隆六十年时长寿的他也如实履行了这个愿望,在当了六十年皇帝后退位做了太上皇。乾隆既然崇拜康熙,那么在行为和执政理念上也曾尽量模仿康熙。

  乾隆刚继位时,就学着康熙的以宽仁治国的理念,一改父亲雍正的严苛作风,给不少雍正时期获罪的官员和皇族平反,对各级官员的监察和对百姓的抚恤也都是以宽为本,并且广开言路,试图树立起自己仁君和明君的形象,使上下拥戴,万民欢悦,他曾欣慰地表示:

  大小臣工,受朕宽宥之恩,未尝不感激欢欣,俯仰舒畅。

  乾隆想做个仁君,实际达到的成果却让他大失所望,从乾隆六年开始,他被迫一改继位初期的宽仁作风,执政行为逐渐趋于严厉,乾隆继位时已经二十五岁,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已经是很成熟了,他在初期行使的宽仁理念一定是深思熟虑后的行为,可为何在短短几年后就推翻了自己理念?笔者从史料中找出部分根据略作分析。

  第一:官僚集团误以为乾隆性宽,所以要求他多向臣子放权

  雍正执政时期,将清朝的皇权专制行为上升到极端,雍正是个勤快的皇帝,大事小事都要插手,还通过设立军机处高度集权,当时的官僚集团在雍正的强大压迫下苦不堪言,稍有不满就会被雍正斥责或者严惩,他们早就对雍正的治理手段不满。

  乾隆继位后,改变了雍正的严厉之法,还广开言路让官员们给皇帝提意见,试图缓和官僚集团和皇权之间的矛盾,但乾隆的这种行为让部分官员误判,他们以为乾隆想做仁君就会向官僚集团的利益妥协,于是有官员开始大着胆子要求乾隆多多放权。

  雍正时期获罪的清流派官员、前浙江道监察御史谢济世在乾隆继位后被平反,乾隆将他从服刑地放出来继续为官,可他在获得赦免后公开斥责乾隆他爹雍正是搞“汉唐杂霸之治”,要求乾隆宽仁之下再宽仁一点,彻底放松对官员的控制。御史李贤经更是直接上书:

  嗣后在内部院,在外各直省所办一切琐屑细务,不必尽烦睿览,其无异于治道,或有伤于政体者,请内会九卿、外伤督抚,公同酌议。如果事关重大,方请断之上裁。

  这种公开的要求皇帝放权的行为让乾隆很难堪,乾隆实行宽仁之治是希望官僚集团能在他的大度下对他感激涕零,从而辅佐他治国,可不是为了让官僚集团来跟他争夺治理权力的,乾隆对要求放权的官员大加斥责,并表示放权给他们“断乎其不可”。

  第二:因为乾隆执政初期的放纵,官僚集团开始大着胆子结党营私

  乾隆执政数年后,官僚集团中的结党行为开始严重显现,这里面主要的代表是两位老臣,鄂尔泰和张廷玉,这两位到乾隆继位时都已经是三朝老臣,位高权重,还都被雍正承诺过有“配享太庙”的资格。他们在官场经营数十年,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对乾隆的执政形成了一定的掣肘,当时的情况是:

  满洲则思依附鄂尔泰,汉人则思依附张廷玉,不独微末之员,即侍郎,尚书亦所不免。

  乾隆四年鄂尔泰六十大寿,其时“百官皆欲制屏称觞”。而张廷玉家族中为官者将近二十余人,他的门生里面有许多都成为了二品以上的高官,很多政事两人几乎可以一言而决,鄂尔泰和张廷玉不但附党,两派之间还互相争斗,逐渐影响到国家大事的正常运行:

  上之初年,鄂、张二相国秉政,嗜好不齐,门下士互相推奉,渐至分朋引类,阴为角斗。

  出现的上述情形让乾隆皇帝开始高度警惕,乾隆学习康熙的宽仁,目的只是为了让臣子认同他,不等于愿意做傀儡皇帝,而且康熙执政时期也没有允许臣子结党,当初的明珠、索额图就是为此被康熙严厉整治,乾隆发现了臣子结党的苗头当然也会用高压打下去。

  鄂尔泰在乾隆十年病死,没来得及整治他,仅仅在生前遭受到乾隆的申斥,张廷玉却在乾隆提拔的纳亲、傅恒、刘统勋等亲信官员逐渐掌控朝堂后,被乾隆找机会给罢了官,晚景凄惨。鄂尔泰和张廷玉一系的官员也都被乾隆亲自提拔的官员替换。

  第三:雍正时期在高压下官员们做事认真,到乾隆初期却出现废弛状态,影响到国事

  乾隆的父亲雍正是个工作狂,他自己勤快,也要求臣子们勤快,而且雍正用严密的监察制度督促官员们不可懈怠,比如密折制度的发扬光大,谁不认真做事?别说雍正派出的密探,就是同僚之间都会互相举报,因此,雍正时期的官员不管愿不愿意,都得实心办事,当天事当天解决。可到了乾隆初期,因为皇帝的所谓宽仁,官员们的作风就变成了:

  不过早入衙署,办理稿案,归至家中,闭户不见一客,至于对大清国长治久安之计,则漠不动心。

  以此荒废之心,苟且偷安,国家政事哪能处理的好?哪能处理的及时?很多省份积累的未破获的案件时间长达十年,比如安徽巡抚就曾上奏乾隆说该省从乾隆元年到乾隆十一年,有一百多件盗案拖延未结,乾隆对此深恶痛绝,除严厉申斥不作为官员外,也开始思考宽仁之政是否错误。

  第四:雍正时期严厉打击和遏制的官员腐败,到乾隆初期有大量恢复的苗头

  雍正时期,即使官员和官员的属员之间互相赠送一、二件土物特产都是严厉禁止的,在雍正的严密监察和打压下,官员浪费国资,贪污腐败之风达到了清朝历史上的最低点。到乾隆执政初期,各种贪腐案件又层出不穷。

  乾隆元年到乾隆十年,江南庐风道吴应风冒销兵米价款案,福建巡抚王士任纳贿婪账案,九门提督鄂善受贿案,浙江巡抚卢焯营私受贿案,山西布政使梦赃不法、学政喀尔钦卖官案等大案要案逐渐暴露,因为官员的贪腐让国库的亏空日益增多。这些不断出现的贪腐案件对乾隆的触动极大:

  我皇考整饬风俗,澄清吏治,十有余年,始提丕变,今不数年间,而即有荡检踰闲之事,既不知感激朕恩,并不知凛遵国法,将使我皇考旋乾转坤之苦衷,由此而废弛,言念及此,朕实为寒心。

  乾隆寒心了,仁君自然就做不成了,从九门提督鄂善起,乾隆也开始杀人了,为了警告臣僚,在审案官员裁定鄂善绞监候时,乾隆发脾气坚持将鄂善处死,他对官员的态度开始从宽仁变为严苛:“宽纵至此,何以御臣工而昭国宪?”

  综上所述,由于乾隆执政初期采取的宽仁举措,导致官僚集团在相对于雍正执政时期宽松到极点的环境下急剧膨胀,结党营私,贪腐成风,最重要的是他们有步骤地向乾隆争权,这些都让乾隆对自己的宽仁行为进行了反思,并且做了一定的检讨,他曾表示“当御极之初,如从宽好名之习,不能去诸怀”。

  反思过后,乾隆逐渐收回宽仁待下的作风,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最敬爱的结发妻子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病逝,这位皇后的去世对乾隆的打击相当大,心情也变得恶劣起来,从此时起,乾隆对于官员的管理急趋严苛,对于各地涉及到官员案件的态度也变成了“姑息从事,将养奸酿患,无所底止。”,要求审理官员不要害怕“株连人众”,乾隆执政开始进入到让官员们极度恐惧的时期。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孙尚香:历史的真相与传说的融合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孙尚香这个名字往往与英雄、战争和爱情紧密相连。她是东汉末年东吴君主孙权的妹妹,也是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妻子。然而,关于她的真实身份和生平,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将探讨正史中的孙尚香是否真的是刘备的妻子,并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