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有法可依吗?依靠的是什么法?
2022-12-28 14:39:44

  众所周知燕王朱棣作为朱元璋的第四子,原本是一生都同皇位无缘的,古人极其讲究师出有名,那么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有法可依吗?依靠的是什么法?

  由于这个皇位是抢夺而来的,所以普天之下必然会有很多人感到不服气,对此朱棣便需要为自己正名,也就是为自己的皇位寻求合法性。

  而朱棣所寻得的合法性,用最简单的话语来形容,那就是“清君侧”,而藩王清君侧的权力则来自朱元璋所立下的一本家书,叫作《皇明祖训》。

  《皇明祖训》是由太祖皇帝朱元璋所主持编纂的,主要用于巩固朱明皇权,训诫其后世子孙的典籍,这本书虽然不是法律文书,但在一定程度在,拥有着近似法律一般的强制力。

  在这本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内有奸恶,王得兴兵而讨之。”

  此话无疑赋予了藩王在特殊的情况下,清君侧的权力,而朱棣也是借着这么一句话,来发动靖难之役的。

  想当初,在建文帝刚刚上台之后不久,便雷厉风行地开了削藩的政治措施,周、代、湘、齐、岷等诸王都迅速地被降为了庶人,宁王朱权被剥夺了护卫,辽王则被留在了京城监视。

  而对于驻守在北平的燕王朱棣,自然也有人跑去举报他,但对此朱棣屡屡拿出《皇明祖训》中的内容,来为自己申冤,怼得建文帝哑口无言。

  由此见得,《皇明祖训》这本有朱元璋所精心编纂的家法,竟然成为了朱棣对抗建文皇帝的一个有力武器,这是朱元璋所万万意想不到的!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康熙削藩与吴三桂造反:历史天平上的必然与偶然

  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昆明起兵反清,这场持续八年的三藩之乱不仅动摇了清朝统治根基,更将康熙帝与吴三桂的权力博弈推上历史审判台。表面看,康熙的削藩政策是直接导火索,但若将视野拉长至清初的政治生态与吴三桂的权力野心,会发现这场叛乱实则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