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靖难之役后,朱允炆真的逃走了吗?朱棣最后找到他了吗?
2023-04-19 11:32:23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日,历经四年征战,朱棣终于率军杀至南京城下,负责镇守金川门的谷王朱橞和李景隆望见朱棣麾盖,遂开门投降,南京就此告破。与此同时,南京皇宫燃起熊熊大火,而建文帝朱允炆竟然就此下落不明,为确保皇位稳固,朱棣即位后曾多次派人寻找建文帝下落,甚至有说法认为郑和下西洋也是为了寻找建文帝,那么建文帝到底跑到了哪里?朱棣最后找到建文帝下落了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建文帝朱允炆真的逃走了吗?

  燕王朱棣破城之际,朱允炆命人在皇宫燃起大火,至于到底是想阖宫自焚,还是打算趁乱逃跑,我们不得而知。而其下落之所以成谜,主要便是源于史料的不同记载。

  根据《明太宗实录》的记载,在朱棣破城而入之际,城中诸王和文武群臣纷纷前往拜见燕王,建文帝朱允炆也曾打算出迎,但又叹道,“我何面目相见耶”,遂阖宫自焚,朱棣见宫中火起,连忙派前往救援,但已经来不及了,使者只“出其尸于火中”。

  此外,《明太宗实录》还有记载,朱棣登基之后,曾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上写道,“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而《明史·成祖本纪》中则记载“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从这些记载来看,朱允炆显然已经葬身于皇宫大火。

  然而,在其他史料中却出现了不同记载,例如《补本》明确记载,“棣遣中使出后尸于火,诡云帝尸,越八日壬申,用学士王景言,备礼葬之”。又如《明书·建文皇帝本纪》中则载道,“上入宫,忽火发,皇后马氏暴崩,程济奉上变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宫……因指烬中后骨以为上!”

  这两个记载则表明,朱棣只在火场中发现了皇后的尸体,并未发现朱允炆尸体,只是故意谎称尸体就是朱允炆。其实这点也能理解,毕竟对于朱棣来说,彼时最为重要的便是顺利继承皇位,而此时一个死的建文帝,显然要比一个下落不明的朱允炆对自己更为有利,因此朱棣必须要坐实朱允炆已死的事实。

  不过,根据《明史·胡濙传》的记载,朱棣曾在永乐五年(1407年),派遣胡濙“隐察建文帝安在”。此时的朱棣虽然已经坐上了皇帝宝座,但为了皇位的稳固,这才开始秘密派人搜捕朱允炆的下落。由此可见,朱允炆当初应该真的是逃走了。

  2.建文帝朱允炆到底跑到了哪里?

  正史互相冲突,导致建文帝的下落之谜,成为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各地甚至是不是便会冒出一些建文帝曾出没的“痕迹”,不过正是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太多,反而使得他的下落让人难以判断,民间更是因此出现了众多传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版本。

  1)东山再起说。这种说法认为,在南京城破之际,朱允炆并不甘心失败,在皇宫放火不过是为了引起混乱,从而方便自己逃跑,进而再度招兵买马、东山再起。《明史纪事本末·建文逊国》中,收录了一首传闻是朱允炆逃走后所作的诗,其中有“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两句,并称这就是建文帝复辟之心不死的证据。

  此外,这种说法认为,正是由于建文帝有东山再起之心,因此朱棣即位后,对建文旧臣展开了大清洗,除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建文朝的重臣被处决外,其他旧臣也多遭牵连,例如茅大芳便因为写下“幽燕消息近如何?闻道将军志不磨,纵有火龙翻地轴,莫教铁马渡天河”几句诗而被满门抄斩。

  2)出家为僧说。这种说法的依据则主要是各地西南地区寺院中的遗迹。例如狮子山正续禅寺的大雄宝殿门前的楹联,上书“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依然皇觉旧;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这幅楹联显然与“靖难之役”极为吻合,因此有人据此断定,建文帝逃走后便避难入滇,眼看大势已去,遂在狮子山正续禅寺出家,并写下了这幅楹联。

  而在《明史纪事本末·建文逊国》中,则说建文帝逃走后曾流落西南,期间曾作诗曰,“阅罢楞严磬懒敲,笑看黄屋寄团瓢。南来瘴岭千层回,北望天门万里遥。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龙袍。百官此日知何处?惟有群鸟早晚朝”,这首诗也明显兼有皇帝和僧人的双重身份,以此说明建文帝最终选择了出家避世。

  3)落叶归根说。根据《明史纪事本末·建文逊国》的记载,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在外流亡长达三十九年的朱允炆,最终选择了返回京师,经伺候过建文帝的老太监吴亮辨认,此人正是建文帝朱允炆,“于是迎建文帝入西内”。

  此外,《万历二年十月实录》的记载,也证实了此事的存在,虽然细节不同,但事情脉络大致相同。不过,在《罪惟录·惠帝纪论》中,却直接认定建文帝乃是叫做杨行祥的僧人冒名顶替,并认为建文帝到北京之说乃是假的。

  从现有资料来看,建文帝逃出南京之后,到底下落如何,已经很难得知。不过,《明史纪事本末·建文逊国》倒是详细梳理了建文帝出逃之后的行动路线,甚至连与他人的对话都记载的真真切切,至于真实性如何,可就无人得知了。

  3.朱棣最终找到朱允炆下落了吗?

  至于郑和下西洋是不是为了寻访朱允炆,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胡濙却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担负寻访朱允炆下落的官员。而正是由于朱棣的命令,胡濙除了在永乐十四年(1416年)至永乐十七年(1419年)短暂返朝为官外,一直在外查访。

  那么,胡濙的查访是否取得了结果呢?根据《明史·胡濙传》的记载,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在外秘密寻访朱允炆下落长达十六年的胡濙返回朝廷,朱棣得知胡濙返京,在已经就寝的情况下,立即起床予以秘密召见,“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朱棣听了胡濙的汇报后,“至是疑始释”。

  胡濙到底对朱棣说了什么,已经无人能知,但从朱棣听了汇报后的表现来看,胡濙的寻访应该是有了明确结果。朱棣寻访朱允炆的目的是什么?自然是担心他会对自己的皇位产生威胁,而此时朱棣皇位已经稳固,朱允炆已经根本威胁不到他的皇位,而朱棣听了汇报之后,既然能“疑始释”,就说明胡濙要么已经见过朱允炆,至少也是得知了朱允炆的明确下落。

  至于胡濙寻访的结果到底是什么,恐怕也只有朱棣和胡濙两人知道,但从最终的结果看,胡濙显然是有了具体的寻访结果,且这个结果足以令朱棣“疑始释”。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二王:东晋的书法传奇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以其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影响了后世无数书法家,被誉为书法史上的传奇人物。  首先,我们来谈谈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被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