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取胜,为什么不将国号改为“燕”呢?
2023-04-19 11:30:27

  朱棣,即明成祖,他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号“永乐”。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古代,以封号为国号者并不少见,例如汉朝之刘邦(获封汉王)、魏之曹丕(继承魏王)、晋之司马炎(继承晋王)、唐之李渊(继承唐国公)。那么,取得“靖难之役”胜利的朱棣,为何不以“燕”为国号呢?

  关于这个问题,原因其实很简单,根本原因便是朱棣要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朱棣攻破南京后,虽然已经推翻了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但此时他想要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并不容易,为此倒是着实费了一番功夫。

  1、祖训规定“清君侧”后要返回封地。朱棣本就是以“诛齐黄,清君侧”为名义起兵的,所谓“清君侧”,便是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朱棣这里的指的便是建文帝身边的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而其依据便是朱元璋《皇明祖训》中的“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予已上书陈情,请诛奸臣,今少主为奸臣所蔽,恐不见答,则惟应以尔等往清君侧之恶……”。

  但需要注意的是,朱元璋虽然留下祖训说藩王可以“清君侧”,但在“清君侧”完毕之后,却是要“退守旧藩”的,而不是让你取而代之的。既然你朱棣是遵从祖训发动的“清君侧”,那么如今奸臣以诛,你是不是要按照祖训退回封地呢?仗打到这个份上,朱棣心底肯定是不愿意退回去的,但如果公然违抗祖训,岂不是打自己脸么?

  2、朱允炆虽然“已死”,但却留有孩子。有人说,南京城破之际,朱允炆不是“阖宫自焚”了吗?毫无疑问,朱允炆之死对于朱棣登上皇位是有利的,毕竟他不用按照祖训将皇位还给朱允炆了,朱棣之所以没有找到朱允炆尸体,但仍要对外宣称朱允炆“已死”,就是为了造成朱允炆和太子朱文奎已死的事实。

  然而,按照传统的“宗法制”,朱允炆去世之后,朱棣却并不是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原因在于朱允炆本有朱文奎和朱文圭两个嫡子,虽然朱允炆和太子朱文奎已死,但朱文圭才是朱允炆的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

  那么朱棣又是如何继承皇位的呢?这期间其实发生了一件趣事。

  朱棣进入南京之后,文武百官和京中诸王都赶来拜见,其中翰林院编修杨荣对朱棣说道,“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此举直接点醒了朱棣,如果此时朱棣即位,完全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因此朱棣最终选择了先谒孝陵。

  朱棣在朱元璋灵前,细数了建文帝朱允炆以来的种种罪行,其核心便是指朱允炆不遵祖训,不是个合格的皇帝,因此直接不承认建文帝的皇位,并将建文元年(1399年)至建文四年(1392年)改为了洪武三十二年至洪武三十五年,之后才继承皇位。

  如此一来,朱棣便等于直接从朱元璋手中继承了皇位,而如果从朱元璋那里论起来,由于朱棣的三个兄长已经全部去世,此时的朱棣乃是嫡长子(存疑),从而成为了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综上所述,朱棣虽然靖难成功,但其继位其实并不算顺利,为了确保能够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朱棣可谓费尽了心思。而正是由于他名义上是从朱元璋手中继承的皇位,因此不可能更改国号,如果更改国号为“燕”,岂不坐实了谋反的罪名?对于我们来说,朱棣是篡位不假,但他根本不愿意让后人以谋朝篡位者来评价他,而如果更改国号为“燕”,不论对于其继承皇位,还是对于天下稳定,都极为不利。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孙尚香:历史的真相与传说的融合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孙尚香这个名字往往与英雄、战争和爱情紧密相连。她是东汉末年东吴君主孙权的妹妹,也是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妻子。然而,关于她的真实身份和生平,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将探讨正史中的孙尚香是否真的是刘备的妻子,并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