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揭秘

曹操写过兵书,他的军事实力到底如何呢?
2023-04-05 11:34:59

  曹操写过兵书,他的军事实力到底如何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的确,曹操虽然一生征战,但其败绩也是不少,如追击董卓时遇埋伏几乎被团灭;兖州之战几乎被吕布连锅端;官渡之战粮草用尽,九死一生。

  但是,客观的说,曹操在动荡的时局之中,以过人的胆识和智慧,终结了汉末以来北方地区的分裂和动荡,并为后来西晋的统一打下基础,这种军事成就,在当时是无出其右者的。

  而且,如果从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这两个方面综合考量,曹操是做到了“知行合一”的第一人。特别是他对中国古代军事理论上的贡献,其实是鲜为人知的。

  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聊聊曹操为何算得上“三国军事第一人”。

  一、杰出的军事理论家

  “知行合一”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的世界观。他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人要有知,更要有行,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割。要表现为行,首先就要有知。

  汉末三国时代,能征惯战的军事将领不在少数,但是其中能像曹操这样具有深厚的军事理论功底,并且能够著书立说者,几乎没有。

  曹操长期把持东汉军政大权,并且几乎一生都在鞍马上渡过,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在军事理论上有所成就。

  史书记载,曹操特别爱读兵书,几乎是手不释卷:

  “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三国志》)

  在读书的同时,曹操也接合自己的军事实践,将他的所感所思写下来。其中,最有名气的当属他的《孙子略解》、《曹公新书》。

  1、《孙子略解》

  该书是曹操对《孙子兵法》所作的注释,凭借它,曹操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传世的为《孙子兵法》作注的第一人。

  在兵学研究领域,甚至还有一种说法,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看到如此完整的《孙子兵法》,正得益于曹操的贡献。

  曹操对《孙子兵法》作注,当然不是纯粹在搞翻译,而是结合自己的军事实践,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精加工:一是对其中含糊的文字作出自己的解释,正确理解孙子的本意,纠正时人对于原文错误的理解;二是把个人的军事思想融入到书中,继续发展孙子的战争理论。

  而曹操只用4000余字,就对《孙子兵法》十三篇进行了注释,堪称是言简意赅。

  字数虽不多,语句也并不晦涩难懂。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要把自己解读后的《孙子兵法》,发给手下的军事将领,作为他们行军打仗的教科书。

  要让这些识不了多少字、更没有什么兵学基础的大老粗们,掌握一些深奥的军事理论,曹操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对此,宋代名臣欧阳修曾总结说:“世所传孙子十三篇多用曹公、杜牧、陈皞注,号三家。”

  宋代以前为《孙子兵法》作注者,只曹操、杜牧、陈皞三大家,而很显然,这其中只有曹操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因此谁的注解最有说服力,也就不言自明了。

  2、《曹公新书》(或《孟德新书》)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提到曹操曾经仿照《孙子兵法》,写了一套自己的兵书,名曰《孟德新书》。

  不过,过目不忘的张松看到后,欺骗他说这本是战国时期无名氏所作,非曹操原创。

  而曹操也是心虚,竟说:“莫非古人与我暗合否?”于是就把此书给烧了,《孟德新书》从此失传。

  实际上,这并非罗贯中虚构出来调侃曹操智商余额不足的段子,曹操在历史上真的写过此书。

  在《三国志·武帝纪》中,提到了“新书”的字眼:“(曹操)自作兵书十万馀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

  在唐代的一本名为《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的著名兵书中,也提到了“新书”,比如下面这段话:

  太宗曰:“曹公有战骑、陷骑、游骑,今马军何等比乎”

  李靖曰:“按《新书》云‘战骑居前,陷骑居中,游骑居后’。”

  唐太宗李世民和大将李靖讨论兵法,依据的正是曹操的“新书”。不过,可惜的是,这本“新书”现在已经失传。

  但可以肯定的是,唐太宗和李靖是看过并讨论过它的,它也绝不是因为张松的一句忽悠而被曹操烧掉的。

  二、出色的战略战术大师

  我们在文章开头讲,曹操最为难能可贵的一点是“知行合一”,他不仅为《孙子兵法》作注,还自己原创了兵法,并能够在戎马一生中,将这些理论灵活运用,打了许多漂亮仗,这里我们仅举两个小例子:

  1、虚实结合

  在游戏《三国志11》中,曹操的特技为“虚实”,这两个字很好的解释了曹操用兵的精髓所在。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这种虚实结合的打法,常常是曹操制胜的法宝。

  公元207年,曹操北上讨伐北方游牧民族乌丸。当时正值夏秋之交,阴雨连绵,加上对地形不熟悉,曹军行军极其艰难。

  在充分调研了进军路线以后,曹操大胆的放弃正常路线,率领主力骑兵改走崎岖的山路,因此大大缩短了北征的行程,给了乌丸一个大大的“惊喜”。

  果然,疏于防备的乌丸完全没有料到曹军如此神速,双方接战后便一触即溃。张辽一战就斩杀了乌丸首领踏顿,并占领其王庭。

  2、偷袭加火攻

  虽然在赤壁之战被周瑜以火攻取胜,但论及偷袭加火攻,曹操才是大师级的人物。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亲自率领精兵五千,乔装打扮成袁军模样,乘着夜色绕过袁绍的防线,直奔其粮草仓库乌巢。一把火起,万粮辆车化为乌有,胜利的天平也彻底导向了曹操。

  “火烧乌巢”不仅是古代火攻战的经典战例,也是曹操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战术思想灵活运用的鲜活案例。

  所以,《三国志》中才有如此评价:

  “(曹操)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黄庭坚:北宋书法与文学的杰出代表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被尊称为江西诗派鼻祖。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将简要介绍黄庭坚的生平和他的艺术成就。  黄庭坚生于1045年,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