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揭秘

以前为什么会有“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的警世良言?道理何在?
2023-02-28 14:09:50

  众所周知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于死这件事是非常忌讳的,那么以前为什么会有“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的警世良言?道理何在?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详细说明一下,快点来看看吧。

  切莫试人鞋

  我们先从另外一句俗语来说起,有一句俗语叫做"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明显,在生活中帮助别人的时候可以借给他粮食,但是却不能借给他柴火。

  古人们认为在帮助人的时候,应该遵循"帮穷不帮懒"的原则,如果是需要粮食可以借给他,帮助他们渡过一时的困难,这是助人积德的大好事。但是对于柴火来说,到处都可以捡到,如果连柴火都需要借,那说明这人是太懒惰,借给他柴火只会让他更懒。

  除了上面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柴"字的谐音与"财"相似,如果是借柴就是把自己的财气借给了别人,很多古人都很看重这些。其实即使是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在意这些的,也提醒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要让别人感到晦气。

  说回古人认为“切莫试人鞋”的原因,其实和借"柴"非常相似。在古代,鞋子也是生活的必需品,每个人都应该有鞋子,只不过是富裕人家穿得好点,贫苦人家穿得差点。只要人不懒,完全可以自己编织草鞋,刘备年少时候就是编草鞋的,要是连草鞋都不编,那肯定是这个人太懒了。

  另外,在一些地方,"鞋"这个字的发音和"孩"字很像,为了避免对自己孩子不吉利,所以也不愿意借鞋子给别人。

  宁可试人棺

  棺材是办丧事的必需用品,但是在古人看来,棺材还有另外一种意思。在老人还没有去世的时候,就会为他准备埋葬时候穿的寿衣和棺材,这有积福积寿的意思。即使是现在很多地方仍然有这样的风俗习惯。

  同样有趣的是,棺材二字有"官财"的谐音,因此棺材就有了升官发财的意思,提前为老人预备棺材也有为子孙造福的愿望。

  现在也有很多人是这样的习惯,路过别人家办丧事,心里默念"见棺发财",在看到棺材的照片也会默念甚至写一遍"见棺发财"。

  在古代还有这样的故事,两人进京赶考,刚好碰到别人出殡埋人,一人觉得晦气,肯定考不中,另一人觉得是升官发财的好兆头。结果后者真的金榜高中。

  这个故事源于一些地方风俗,很多赶考的人都会在出发前去帮当地的老年人试试棺材,当地人认为这样做非常吉利,博一个好彩头。

  老祖宗的俗语"宁可试人棺,切莫试人鞋",就是总结告诫后人在求人和帮助人的时候,要有所选择,不要提出让对方不舒服的要求,这些都是古人的智慧。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李子通与伍云召:乱世中的风云际会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因时代的动荡产生了交集,共同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一、李子通:农民起义领袖的崛起与兴衰  李子通,东海郡丞县(今山东省峄县)人,出身贫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