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记载,“诸将争前效虏获,福独后。成祖每叹曰:丘将军功,我自知之。”那么朱棣为什么要对帮他上位的第一功臣丘福动手?
这些出生入死兄弟的功劳,朱棣心中有一杆秤,封赏结果宣布完毕,丘福被封为淇国公,子孙世袭享有免死铁券。丘福是靖难之役册封的四位公爵之一,是朱棣认可的靖难之役第一功臣,每次上朝,丘福都站在众位武将的最前面。
不幸的是,仅仅七年后,丘福就被朱棣削去爵位,全家流放到荒芜的海南。作为朱棣麾下第一猛将,丘福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局呢?
丘福是凤阳人,但是关于他前半生的记录非常少,比如《明史·丘福传》中仅仅记载三个字“起卒伍”。从这三个字可以看出,丘福是出身于社会底层人,古代使用“卒伍”一般是指军队最底层的士兵。
朱元璋分析元朝灭亡的原因,认为藩王没有尽到拥护皇帝的责任,于是在洪武13年,朱元璋让儿子们到各地担任藩王,燕王朱棣就被派往北平。
机缘巧合,活该朱棣幸运,丘福从军的燕山中护卫正好划归朱棣管理,从此两人逐渐相识相知、深信不疑。丘福出生在1343年,他只比朱元璋小5岁,比朱棣要大17岁,在年龄上算得上是“德高望重”。
朱棣到北平后,对人谦逊有礼,有意识地结交军中将领,经常与大家以兄弟相称。朱棣在北平就藩,网罗了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将领、精于算计的谋士,其中武将包括丘福、张玉、朱能等人。
1398年,朱元璋因病驾崩归天,明惠帝朱允炆登基称帝。燕王朱棣在北平得到父亲病逝的消息,立即赶回南京披麻戴孝。谁知走到半路,燕王收到朱元璋的遗诏“藩王留在封地,不准前往都城南京”。
于是朱棣调转马头,折返北平藩地进行祭奠,在朱棣心情悲痛赶路的时候,始终护卫在身边的就是丘福。
明惠帝朱允炆登基之后,开始大刀阔斧地整顿藩王,仅仅半年时间就有五位藩王落马。朱棣作为实力最强的藩王之一,他对朱允炆非常忌惮,在暗中谋划起兵。
推动朱棣公开起兵的导火索是朱允炆试图秘密逮捕朱棣,结果被朱棣提前获知,提前设下埋伏杀掉朱允炆派的人。至此,明朝初期叔侄皇位争夺战拉开帷幕。
靖难之役的首战就是彻底控制北平城,这里是燕王朱棣的大本营,也是与朱允炆争雄天下的后方基础。古代控制城池最重要的便是掌控各个大门,因此朱棣命令亲信夺取北平九门,在这些亲信中,丘福、张玉、朱能初露锋芒。
《明史》记载,“燕师起,(丘福)与朱能、张玉首夺九门。”
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朱棣在封地结交的部将谋士逐渐发挥作用,先后有人前后归顺朱棣,实力明显增强,朱棣在战场上连战连捷,声势浩大。
1399年8月,朱允炆以耿炳文为大将军,带领30万“正义之师”讨伐“叛国逆贼”,没想到刚到真定就被朱棣偷袭,耿炳文损兵折将,随后在真定再战,又一次以大败结束。
在真定战场上,丘福、张玉、朱能再次表现勇猛,立下大功。紧接着,丘福跟随朱棣实施“奇袭大宁”计划,这一战朱棣收获宁王朱权的部将人马,还收降了老将陈亨,朱棣的实力再上新台阶。
在靖难之役中,丘福、张玉、朱能三位将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极为关键的白沟河之战中,此3人全部身负重任。白沟河之战是对阵李景隆,朱棣将所有人马全部分成四部分,其中张玉、朱能、陈亨负责带领左中右三路大军进攻,丘福负责率领骑兵在后面掩杀敌人。
《明史》记载,“使张玉将中军,朱能将左军,陈亨将右军,为先锋,丘福将骑兵继之。”
由此可以看出,张玉、朱能、陈亨、丘福是朱棣靖难之役的四位统军猛将。
好景不长,战场上刀剑无情。在济南战役中,陈亨被敌军将领平安偷袭,受伤极为严重,虽然赶回北平治疗仍然没能保住性命,朱棣丧失陈亨这位大将。
1400年9月,在东昌战役中,南军主将盛庸用火器压制朱棣军队,再加上平安率军合围压迫,朱棣的军队溃败逃散,在朱棣险遭不测的时候,张玉掩护朱棣杀出重围,保全性命,然而张玉却命丧于此。
《明史》记载,“王大败,溃围以免,亡数万人,张玉战死。”
朱棣的4位领军主将先后死掉2人,从此之后,朱棣每次排兵布阵都要将丘福放在重要位置上。比如说在夹河战役、沧州战役、灵璧大战中,丘福都担任军队先锋。
《明史·丘福传》记载,“夹河、沧州、灵璧诸大战,皆为军锋。”
要知道,在靖难之役的后期,夹河、沧州、灵璧都是名副其实的大型战役,朱棣每次都安排丘福担任先锋,足以说明朱棣对丘福的信任,也可以说,丘福已经跃升为朱棣帐下第一猛将。
丘福的战斗力,朱棣一向深信不疑,比如在济州之战中,朱棣原本是派遣薛禄负责主攻,但是久困不能破城,在此紧急时刻,朱棣安排丘福登场。丘福带着手下将士抱着誓死的心态填平护城河,随后强行登上城墙,凭借着一股勇猛成功攻破城池。
又比如,朱棣率军渡过沙河之后,丘福出其不意突袭沛县,结果将建文帝运送粮草的船只全部烧毁,足足有上万艘,这件事导致都城南京恐慌不已。
再比如,朱棣取得灵璧之战的胜利,准备渡过淮河,结果南军盛庸集合数千艘船只在河面上列阵,朱棣经过多次尝试都没有渡过淮河。
就在朱棣焦急的时候,丘福只带领百名敢死队勇士,沿着河道一直向上游前进20多里,寻找合适位置泅渡到对岸,数百名敌军将士突然出现在盛庸面前。朱棣趁此机会,立即率军进攻,燕军顺利渡河。
丘福的左臂在战场上被划伤,朱棣亲自帮丘福换药包扎,毫不吝啬夸奖之词,说丘福勇冠三军。
朱棣进军速度极快,不久便兵临南京,徐辉祖带领军队在浦口精心设防,丘福和朱高煦合力攻打徐辉祖,成功突破防线。在李景隆的“开门引荐”下,朱棣在南京登基称帝,史称明成祖。
1380年,朱棣到北平就藩,丘福归入朱棣手下。1402年,朱棣历经四年靖难之役,攻破南京城门登上皇帝宝座。这中间共有22年时间,丘福是从默默无名,一路打到名震天下。
在朱棣封赏功臣的大会上,众人纷纷上前邀功,只有丘福“甘愿”站在最后,因为他相信朱棣,一定会赏赐最合适的封赏。
果然不负众望,朱棣一次性封了4位“奉天靖难”公爵,也就是淇国公丘福、成国公朱能,还有两位是张玉、陈亨,分别被追封为荣国公、泾国公。
虽然丘福和朱能都位居公爵,但是丘福的俸禄是2500石,朱能的俸禄是2200石,从其中微小的差距可以看出,在朱棣心中,丘福是名列第一的。事实也的确如此,丘福在朝堂上是站在武将最前面的,并且深得武将信服。
《明史》记载,“即位,大封功臣,第福为首。封淇国公,禄二千五百石,与世券。命议诸功臣封赏,每奉命议政,皆首福。”
当朱棣登上皇位后,朱元璋时期的名将早已埋骨黄土,甚至连第二代都凋零去世,比如徐达之子徐辉祖、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朝堂上的名将已经剩余不多了。
此外,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朱棣始终不信任曾经忠于朱元璋的那些将领,目前最能依靠的便是丘福和朱能。
值得一提的是,丘福是大器晚成,丘福被封为淇国公时已经59岁。然而朱能属于是年轻有为的人,当他被封为成国公时,只有32岁。
明朝大局已定,明成祖朱棣开始考虑立储问题,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长子朱高炽将会被立为太子,但是朱棣更喜欢勇猛无比的朱高煦,觉得他更像英勇神武的自己。
皇帝稍犹豫,官员狂站队。以谢缙为首的文官坚定支持朱高炽,以丘福为首的武官却表示支持朱高煦,其实原因非常简单,朱高煦是丘福并肩战斗的战友,战场上勇猛的表现让武将佩服。
一般来说,武将普遍更为耿直,丘福便是如此,他因为曾经同生共死的情义,直接劝说朱棣将朱高煦立为太子,丘福的性格在史书中被描述为“憨厚耿直”。
《明史》记载,“汉王高煦数将兵有功,成祖爱之。福武人,与之善,数劝立为太子。”
1406年,朱棣任命朱能为征夷将军,负责南征安南的军事行动,结果在行军途中,朱能生病去世,享年36岁,他只享受了4年公爵待遇。
1409年,朱棣决定北伐鞑靼,由于“奉天靖难”四位公爵只剩下丘福一人,他就成为朱棣心中最合适的人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朱棣渴望一场胜利。
明太祖朱元璋对蒙古人进行穷追不舍的打击,导致蒙古人不断向北逃跑,很长时间都不敢南下放牧。随后,蒙古人经过战争兼并,最终形成三大部落,分别是鞑靼、瓦剌和兀良哈,当时兀良哈已经归降明朝,只有鞑靼和瓦剌还贼心不死,时刻窥探中原一举一动。
当朱棣与朱允炆打得火热时,鞑靼率军南下侵扰明朝边境,此时忙于争夺皇位的叔侄俩没有精力收拾鞑靼。朱棣登基后的第七年,朱棣派遣使者前往鞑靼营帐,结果使者无辜被杀,视同向明朝宣战。
硬气的朱棣忍不了这样的侮辱,准备派兵攻打蒙古,并且打算御驾亲征。
朱棣作为皇帝为什么要御驾亲征呢?因为他从建文帝手中夺下皇帝宝座,还有很多人对他心存怀疑,朱棣虽然贵为皇帝,但是为了江山社稷,他必须要证明自己,这样才可以征服那些隐藏的“反对者”。
朱棣的御驾亲征计划遭到部分大臣的强烈反对,这些大臣包括杨士奇、夏原吉,这些都是将来做出大贡献的人。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协商,朱棣最终选择放弃御驾亲征,但是要派出得力名将北伐鞑靼。
如此一来,朱棣的首选就是丘福。不仅如此,朱棣还给丘福配备了极为强大的参谋和助手,率军10万人向北进发。
朱棣非常了解朱能的性格,他在临行时告诫说“指挥战争要非常谨慎,自从到了开平以北地区,就算是没有见到敌人,也要时时刻刻保持临敌状态,不要想着一次解决敌人,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
《明史》记载,“兵事须慎重。自开平以北,即不见寇。宜时时如对敌,相机进止,不可执一。一举未捷,俟再举。”
从朱棣的谆谆教诲可以发现,朱棣害怕丘福轻敌导致失败,毕竟这次战争关系着能够赢得官员百姓的忠心支持和拥戴。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丘福带领明军北出塞外,亲自带领1000人马打头阵,轻松收拾草原上的散兵游勇,丘福的自信心更加膨胀。后来,丘福不听部将劝阻,骄傲轻敌,走进鞑靼可汗布置的伏击圈,结果全军覆没。
丘福被鞑靼活捉到敌营,但是始终拒绝叛投敌军,最后被杀死,这一年是1409年,大器晚成的靖难第一功臣沉底落下帷幕,终年67岁。
《明史》记载,“败闻,帝震怒。以诸将无足任者,决计亲征。夺福世爵,徙其家海南。”
朱棣得知前线战败的消息,大怒不止,所有的期望都化为失望,将丘福的世袭公爵撤销,同时将丘福的家人全部流放到海南。
随后,朱棣苦心说服百官,终于御驾亲征,开始了属于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北伐。
丘福在战场上取得无数胜利,尤其是难度极大的“啃硬骨头”,在朱棣最需要支持的时候站了出来,被封为靖难第一功臣,仅仅因为一次战败,朱棣便夺去爵位、流放家人,朱棣这样做是不是过于狠毒?
其实不是,俗话说“狡兔死走狗烹”,这条铁律在帝王身上重复上演,然而朱棣对待功臣算是极好的。那为什么他要这么“残忍”对待丘福呢?只能说明朱棣内心失望透顶,他太渴望这场战争的胜利,以至于对丘福千叮咛万嘱咐,最终仍然因轻敌冒进,落入敌军圈套最终战败。
历史上关于丘福的争议也有不少,主要集中在他有勇无谋上,更适合做战场上一员猛将,不适合做统军出征的元帅。其实,在丘福身上,至少有三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是不屈不挠、稳步提升。丘福是从卒伍起步的,一直凭借着坚持“熬”到低级别统领,直到遇到朱棣命运才极速向上,命运只会眷顾有准备的人,而丘福就是这样的例子。对于今天的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坚毅前行,总会收获彩虹。
二是大意失身、绝不失节。丘福将朱棣的劝告抛之脑后,说到底还是勇猛过人、智谋不足,深陷重围被俘虏,但是丘福宁死不降,虽然因为骄傲轻敌失去生命,但是始终坚守着忠贞不屈的精神。丘福的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内核之一,应该得到继续传承发扬。
三是战要前进,功则身退。在靖难之役中,丘福多次表现出不畏生死的气概,为朱棣南下横扫城池,但是在朱棣封赏功臣的时候,众位将领纷纷向前邀功,而丘福选择悄悄向后退。每当我读到这里,都感到极大的震撼,这是一位大器晚成武将的智慧,是难能可贵的谦虚品格,不管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极难见到。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孙尚香这个名字往往与英雄、战争和爱情紧密相连。她是东汉末年东吴君主孙权的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诸多英雄人物以其非凡的武艺和智谋成为了后人传颂的对象。其中,马岱和马超这详情
在宋朝的历史长河中,宋仁宗作为一位显赫的帝王,他的家庭生活同样备受瞩目。尤其是公主们的婚嫁及封号详情
在唐朝历史上,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创造了辉煌的开元盛世,但晚年却发生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曹魏作为曹操建立的政权,经历了多位皇帝的统治。其中,曹髦之后的继承者是曹操的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两位杰出的谋士以他们的睿智和远见卓识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焦点。他们就是东汉末详情
战国四大名将,他们是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这四位将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在战场上的杰出表现,被详情
曹冲,这位三国时期的聪明神童,他的早逝一直是历史上的一个遗憾。在历史的长河中,曹冲虽然生命短暂,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刘娥以其非凡的身份和传奇的一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是宋朝的一位皇后,更确切地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与神话传说中,妲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她的名字与狐狸精这一形象紧密相连,成为了详情
朱瞻基,明朝的一位皇帝,他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他的寿命并不长,这引起了人们对他死因的广泛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周朝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它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朝代之一,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权力的传递往往充满了戏剧性和不确定性。蒙古帝国的第四位大汗——蒙哥汗,他的继承决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其中,司马家族尤为显赫,诞详情
女子裹脚,这一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千年的风俗,其起源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尽管普遍的看法认为女子详情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统治虽然带来了中央集权和法制的统一,但也伴随着严酷的法律和残详情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社会群体——包衣奴才。这个词汇在现代社会已不常见,但它详情
在古代历史长河中,皇位继承往往伴随着血腥与权谋。唐太宗李世民之子、太子李承乾的谋反事件,便是一个详情
西晋时期,一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动乱——八王之乱,彻底揭示了晋室皇权的脆弱和贵族权力的膨胀。这场持详情
在中国千百年的姓氏文化中,房姓虽然不算极为常见,但它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同样丰富而深厚。今天,就让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姓氏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家族信息。今天,我详情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的建立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然而,秦朝的统治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战役以其出人意料的结果而闻名于世。其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尤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它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众多的神仙人物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天界体系。其中,东王公这一角色常常出现在详情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充满了丰富的象征和暗示。许多看似琐碎的细节都蕴含着深远详情
在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孙二娘是一个独特的人物。她是梁山泊唯一的女英雄,同时也是一个开黑店的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奇特而神秘的生物。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山海经》中的神兽烛龙详情
在道教神话中,真武大帝是一位备受崇敬的神灵,他不仅是北方的守护神,更是掌管北天门、管理三界妖魔的详情
成语兔死狗烹是一个充满故事性的成语,它的意思在于表达一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行为。具体来说,这个详情
《全唐诗》是在清代康熙年间编撰的。 《全唐诗》的编纂工作始于清代,由彭定求、杨中讷、沈三曾、潘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只凶猛无比的神兽,它们被称为四凶。这四只神兽分别是饕餮、混沌、穷奇和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判官是地府中的司法官员,负责审判阴间亡魂的善恶与罪责。传说中的判官详情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编年体史书,它诞生于宋朝,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孙尚香这个名字往往与英雄、战争和爱情紧密相连。她是东汉末年东吴君主孙权的妹妹,也是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妻子。然而,关于她的真实身份和生平,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将探讨正史中的孙尚香是否真的是刘备的妻子,并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