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揭秘

清朝三眼花翎象征着什么?为何那么尊贵?
2022-12-12 14:41:44

  众所周知清朝是中国王朝制度的最后一个朝代。他们学习了中原王朝制度,很快完成了向中原王朝体系的转化。那么清朝三眼花翎象征着什么?为何那么尊贵?

  在构建官僚体系的时候,清朝着重学习与借鉴了中原王朝对官僚体系的管理机制,使得内部等级严格分开,形成了层次分明的管理体系。

  这些体系的建立,为清朝能够在中原的统治,打下了基础。清朝也是外来民族中,对中原文化学习和传承最长久、最深入的一个民族。在清王朝后期,满汉之间,近乎已经同化。所以清朝才能在中原王朝统治长达二百多年,这也是清朝的满族积极融入中原文化的结果。

  我们在看清朝电视剧中也会对清朝的官员等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比如在清朝电视剧中,出现最多的就是皇帝站在跪倒在地的官员前面,来一句:“来人呐!摘去他的顶戴花翎!”这个时候,不仅象征着这个官员为官生涯的结束,而且他还可能遭到重罚。

  一、能够有资格佩戴的人就很少,是高品级的象征


  要弄清楚清朝的三眼花翎为什么那么重要,就需要先弄清楚清朝的官员对于等级划分的基础概念。

  在清朝中原王朝的官僚体系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每个等级的官员与他的职责都是相互匹配的。在清朝官僚体系中,权责几乎都已经形成了统一。所以等级的划分是为了区分权力与义务的象征,这在王朝官僚体系中极为重要。

  清朝每一代皇帝都要遵循祖制,严格监督各级官员,有没有按照自己的品级穿戴好自己应该穿着的服装。如果有胆敢乱戴或者不穿官服、不戴官帽或者佩戴饰物不全者,都会受到重罚。

  朝廷中就有专门管理官员佩戴何种饰物、穿什么样的官服、带什么样的官帽的部门,那就是礼部。礼部作为朝廷中的一个部门,主要管理的就是礼仪。

  看似这个部门并不重要,但是却是古代王朝体系之下,最不可缺少的一个部门。重视礼仪其实是为了维护一个国家的标准,如果国家没有了标准,那么国家就将会走向混乱,甚至灭亡。

  清朝官僚体系的等级标准,比较概括的可以分为九品十八级,每一个品级分为正品和从品。

  当然也还有在正一品之上的存在,那就是超品,一般是皇室、八旗中的辅国公、八旗中的蒙古旗王国公,再有就是不在八旗之列,因为功勋被封为伯爵及以上的,都是在九品之上的存在。

  清朝的官制按照地域划分可以分成两类,分别是京官和地方官的划分。如果按照职能划分,可以分为文官与武将。在北京的官以文官为主要,而地方上则是比较混杂,有的地方是军事重镇,那么武官就多。如果是经济发展较好或者是文化中心,就文官较多。

  清朝的官僚体系构成了复杂的系统,官僚中九品十八级为了区别各种官员的品级,就在官帽顶戴、官冒翎管、花翎以及蟒服与补服等等服饰上有很大差别。

  从顶戴来说,从一品到九品分别是,亮红色红宝石、杂红色花珊瑚、亮蓝宝石或者蓝玻璃、深蓝色青金石或蓝色涅玻璃、水晶或者透明玻璃、白色砗磲或者白色玻璃、金色顶戴、花金顶戴、镂花金顶戴。

  官员衣服的补子也有很大不同,从一品到九品分别是:文仙鹤,武麒麟、文锦鸡,武狮子、文孔雀,武豹子、文雪雀,武老虎、文白鹇,武熊、文鹭鸶,武彪,文鸂鶒,武犀牛、文练雀,武水牛,文黄鹂,武海马。

  除了服饰与顶戴,还有花翎与蓝翎就比较特殊。花翎是公孔雀尾巴的羽毛,因为羽毛上的图案很像眼睛,所以根据不同品级的划分,分为一眼、二眼和三眼花翎。而蓝翎是鹖鸟身上的羽毛染成蓝色,佩戴在武将帽子上。

  这种鸟传说脾气十分的暴躁,不管多大的动物,只要惹恼了他就会一直追着啄咬。这种蓝翎一般都是赏赐侍卫或者六品之下的低级军官所用,鼓励他们像鹖鸟一样,奋勇向前。


  按照清朝官制,武官五品以上,文官地方巡抚兼提督及以上或者派往西北两路大臣才可以有带一眼花翎的资格。

  而且除了军功可以离职之后能带,其他的离职之后,都要收回。

  二眼花翎一般就需要是清朝的宗室与藩部中的镇国公或者是辅国公,另外硕额驸,也是有资格的。

  而三眼花翎就必须得是皇室成员,而且亲王、郡王、贝勒的贝子和固伦额驸作为高级皇室成员,按照规制也不能带三眼花翎。

  不过后来也有很多皇亲国戚向皇帝讨要花翎,不过最高也就讨得一眼花翎而已,极少能够讨到二眼花翎,三眼花翎更是稀有品种。

  二、皇帝对有很大战功的人的专属赏赐

  花翎为什么是珍贵的,因为“有资格”戴和“能”戴首先是两码事。在最开始的时候,能够有资格佩戴单眼花翎的,必须是清朝五品以上的武将、内大臣、前锋营和护军营各统领或者是参领,这些人必须得是满洲八旗中上三旗,也就是正黄旗、镶黄旗。

  正白旗,也就是王公贵族才能有资格戴一眼花翎。不过后来,由于王朝的不断发展,被赐一眼花翎的逐渐增多。但是二眼花翎就十分稀少,从乾隆到清末期,被赐二眼花翎的人只有二十几个人,这二十几个人在当时,都是巨大的荣耀。

  而三眼花翎更是极为珍贵,从乾隆算起,到清朝末期,只有七个人被赏赐为三眼花翎。这七个人也很有意思,首先是富察·傅恒,他们家从清朝的努尔哈赤时代,一直到乾隆时期,一直是皇帝的最高决策中枢中的一位。

  他的姐姐就是乾隆皇帝的第一位皇后。

  而他又在西北立下大功,降服莎罗奔父子、平息准噶尔部叛乱,所以有资格被乾隆赏配三眼花翎,而他的儿子福康安,更是继承了他骁勇善战的能力,平定回民田五叛乱、台湾的林爽文、保卫西藏、平复苗疆叛乱,为稳定西藏作出巨大贡献。

  和琳,和珅的弟弟,一直伴随福康安在军中,战功累累,最后在军中染病而死。长龄,出身蒙古正白旗,曾担任伊犁将军,擒获叛乱首领张格尔。爱新觉罗·禧恩,正蓝旗,皇室出身,平定赵金龙作乱。李鸿章,玩清名臣,自不必多说。

  徐桐,坚持支持慈禧有功,最终殉国。我们看到这七个人,除了最后一个徐桐之外,都几乎有一个共同特点,出身都很好,而且要有战功。这就使得被赏赐三眼花翎是十分难得的事情。

  三、清朝中间是稳定发展的时期,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我们看到三眼花翎的赏赐集中在乾隆时期与道光时期。因为在中原王朝的发展中,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王朝开始的时候,需要通过战争类稳定王朝周围的局势。在王朝衰落时期,也同样需要战争来稳定周边局势。

  而在王朝的中间阶段,王朝前期已经征服了周边地区,只要通过贸易,就能与各个势力进行稳定的发展。

  这就造成了王朝中期几乎无仗可打,都是处于稳定的发展时期,所以,三眼顶戴花翎也就很难赏赐出去。所以三眼花翎很少,而且集中在清朝的早期—乾隆时期和末期—道光时期。


  总结

  清朝三眼花翎十分珍贵的原因有三个,其一是被赏赐的“门槛高”,必须是王公贵族出身,还需要五品以上。这一门槛高,能够被选择的人就少。

  而且第二点,获得的难度很大,必须还得是建立很大军功的人,才有机会获得皇帝赏赐三眼花翎。

  第三点,就是清朝中间很长一段时间,清朝都是出于稳定的发展阶段,没有获得大的军功的环境。所以清朝能被赏赐的三眼花翎的人就集中在了清乾隆时期与清朝末期。

  所以由于比较高的门槛,比较严苛的条件,再加上环境的因素,就导致清朝从乾隆到清末,只有七个人有幸获得三眼花翎,实在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曹植:三国时期的文学巨匠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他就是曹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他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