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安刘氏者必勃也”,刘邦为什么这么说?
2023-01-05 11:22:55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汉高祖刘邦过世前,吕后问人事安排,刘邦说,萧相国过世后,可以让曹参做相国,曹参过世之后,可以让王陵做相国,但王陵愚而刚直,需要陈平来辅助,但陈平智谋有余、决断力不足,难以独自担当大任,需要由厚重少文的周勃搭档,说完这些,刘邦又强调了一句,“然安刘氏者必勃也”。

  多年以后,吕后身死,吕家人揽相权、军权,欲危刘氏,周勃、陈平挺身而出,诛杀了吕氏,迎立代王刘恒为新帝,刘恒是刘邦第四子,也就是为西汉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也就是说,后来的历史果如刘邦遗言中预料的那样,为什么刘邦能笃定地认为,“安刘氏者必勃也”?

  之所以刘邦能笃定地说出“安刘氏者必勃也”,主要是因为刘邦非常了解周勃,知道周勃是什么样的性格。

  周勃的性格其实非常胆小。这从后世的记载中就能看出来,周勃被罢相,罢相之后,整天在家穿着盔甲,分明就是害怕了,害怕自己会被搞掉。

  正是因为周勃胆子太小了,所以才会对刘邦的后手感到害怕。

  刘邦有过什么后手呢?

  刘邦临死之前,接到举报,举报内容是樊哙要在刘邦驾崩之后兴燕地兵,击杀赵王刘如意

  刘如意是刘邦第三子,刘邦生前最宠爱的一个儿子,差点取代刘盈成为太子。刘邦听说樊哙要击杀刘如意,怒不可遏,果断派陈平和周勃去燕地,陈平负责斩杀樊哙,周勃负责接管樊哙手里的兵。

  刘邦用陈平和周勃埋伏了樊哙一手,焉知刘邦不会用别人埋伏周勃一手?如果周勃对刘氏不忠,会不会有其他实现被刘邦埋伏好的人跳出来,做掉他周勃呢?周勃不知道,以周勃胆小的性格,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忠于刘邦,于是便有了“安刘氏者必勃也”。

  当然,也有说法认为,刘邦遗言中的“安刘氏者必勃也”,是周勃掌权后对刘邦遗言的篡改。对于这种说法,我不认同,《史记》并不是官修史,司马迁并不会屈于某种压力而写伪史。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李子通与伍云召:乱世中的风云际会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因时代的动荡产生了交集,共同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一、李子通:农民起义领袖的崛起与兴衰  李子通,东海郡丞县(今山东省峄县)人,出身贫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