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刘邦为什么想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只是因为刘如意像他吗?
2023-04-13 10:30:24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大约在汉九年开始,汉高祖刘邦多次想改易太子,把当时的太子刘盈废掉,改立皇三子刘如意为太子。

  据司马迁记载,刘邦之所以要改立刘如意为太子,是因为刘如意像他。

  刘邦这是认真的吗?刘如意真的像刘邦吗?刘如意到底哪里像刘邦了?刘邦的八个儿子中,刘如意是最像刘邦的吗?

  按照现存的记载,刘如意的行为模式和刘邦一点都不像。

  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王来,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间。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鸩饮之。犁明,孝惠还,赵王已死。——《史记·吕太后本纪》

  这是整部《史记》中有关皇三子刘如意的全部记载。

  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到,刘如意是相当不敏感的,在长安待了一个多月,丝毫没有觉察出危险的存在,最后被吕太后轻易地派人鸩杀。

  这与刘邦能比吗?刘邦在鸿门宴发生前,项伯的突然造访,刘邦立马意识到,他人生最大的危机到来了。

  于是不断地跟项伯套近乎,又是请客吃饭,又是跟项伯结成儿女亲家,这对于危险,该是多么地敏感啊。

  相反,刘邦的皇长子刘肥就比刘如意敏感多了,甚至是刘邦在鸿门宴前还要敏感。

  二年,楚元王、齐悼惠王皆来朝。十月,孝惠与齐王燕饮太后前,孝惠以为齐王兄,置上坐,如家人之礼。太后怒,乃令酌两卮鸩,置前,令齐王起为寿。齐王起,孝惠亦起,取卮欲俱为寿。太后乃恐,自起泛孝惠卮。齐王怪之,因不敢饮,详醉去。问,知其鸩,齐王恐,自以为不得脱长安,忧。——《史记·吕太后本纪》

  你看,刘肥是多么地敏感。

  吕太后把就被打落在地,刘肥立马就意识到,酒有很大很大的问题,同时刘肥也像刘邦一样反应很快,马上开始装醉。

  酒宴结束,刘肥便开始打听,打听出来,被吕太后打落在地的酒,是毒酒,于是开始忧虑,单子呢自己没法从长安安全地离开。

  刘肥如此担心,于是也就像他的父亲刘邦一样,开始问计臣下,臣下就给他出了一个好法子,刘肥靠这个法子跑出了长安。

  我们现在总结一下,《史记》中记载的刘如意,一点都不像刘邦,反而刘肥很像刘邦,像刘邦那样敏感,像刘邦那样反应迅速,像刘邦那样知道问计于人。

  所以呀,刘邦的八个儿子中,最像刘邦的,应该是刘邦的长子刘肥。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吕太后本纪》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李子通与伍云召:乱世中的风云际会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因时代的动荡产生了交集,共同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一、李子通:农民起义领袖的崛起与兴衰  李子通,东海郡丞县(今山东省峄县)人,出身贫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