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司马懿才是三国最大赢家,探索司马懿的成功之道
2023-01-01 10:36:50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开言崇圣典,用武若通神。三国英雄士,四朝经济臣。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位谋士:曹植说他:"魁杰雄特,秉心平直"。崔琰言他:"聪亮明允,刚断英特"。他曾拒绝出仕,却成了曹魏最为倚重的臣子。他为人低调处世,却在最后把三分天下全部收入囊中。他,就是被人称作"冢虎"的司马懿。冢虎,意为藏伏在墓穴之旁的老虎,善见机而动,迅猛异常。司马懿正是如此,他弯得下腰,沉得住气,抬得起头。三个处世锦囊,让他最终坐拥四方,成为最大赢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司马懿的成功之道。

  做人要看的准。司马懿两次拒绝曹操的盛情邀请,躲了七年,七年后他终于等到了时机,曹操赤壁大战失败,7年前,曹操身边谋士云集,智囊遍地,又适逢官渡之战大胜了袁绍,那时的曹操,可谓是风头无两。虽然曹操那时给司马懿抛出了橄榄枝,但多半是为了报答司马防当年之恩,谈不上对司马懿有几分赏识。而此时,则是以重臣贤才相待。

  做人要忍得住。曹操虽然录用了司马懿,但始终对他不太放心,司马懿是如何对待曹操的怀疑的呢?史书上这样记载:司马懿"勤于吏职,夜以忘寝"。也就说,司马懿让自己成为一个工作狂,他不是每天八小时工作,而是废寝忘食,一连工作十几个小时,甚至夜以继日。司马懿有必要这样吗?事实证明非常有必要。曹操和曹丕把司马懿的卖命工作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知不觉中,将他划入自己人的圈子。

  人不能怯懦,要学会敬畏。在曹叡(ruì)死后,曹爽嚣张跋扈,独断专权,一手操纵把司马懿升为太傅,其实是架空了他在朝堂的控制权。面对曹爽种种咄咄逼人的行径,司马懿的学生钟会上门劝他,"老师,你就甘于这坐而论道的太傅之位吗?"钟会的劝告其实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内心的蠢蠢欲动,他希望司马懿能做些什么来和曹爽争斗,夺回士族在朝堂的地位。但司马懿却不为所动,

  他以杨修为例好言教导钟会,不要重蹈杨修覆辙,"人,不能怯懦,但不能不知敬畏,要学会敬畏自己的对手"。一句话,就点出了司马懿不和曹爽一般计较的原因,不是怯懦,只是先保有一份敬畏之心。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剧孟非孟尝:西汉游侠与战国公子的时空错位

  在汉唐史籍的斑驳字迹中,"剧孟"与"孟尝君"常因姓氏相近、事迹显赫而被后世混淆。然而,这两个活跃于不同时空的历史人物,恰似两颗交相辉映却永不相遇的星辰——前者是西汉洛阳城头振臂一呼的游侠领袖,后者是战国临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