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王翰最著名的十首诗:盛唐血性与诗意的交响
2025-08-14 17:33:33

王翰(687—726),盛唐最富传奇色彩的诗人之一,以一首《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封神,却在40岁时战死于边塞。他性格疏狂不羁,诗风雄放遒劲,作品虽仅存十余首,却以“烈酒与刀光”的绝响,成为盛唐边塞诗的标志性存在。以下十首诗作,涵盖其豪放、悲悯、讽喻等多重风格,堪称解读王翰精神世界的密钥。

一、《凉州词二首·其一》:盛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此诗以“美酒”“夜光杯”开篇,渲染战前狂欢的浓烈氛围;琵琶声起,战事将至,诗人却以“醉卧沙场”的旷达,将生死置之度外。沈德潜评其“作旷达语,而悲感已极”,明代王世贞更推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短短四句,浓缩了盛唐将士的豪情与悲壮,成为边塞诗的千古绝唱。

二、《饮马长城窟行》: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悲歌

归来饮马长城窟,长城道傍多白骨。

问之耆老何代人,云是秦王筑城卒。

王翰借秦汉遗骨写战争残酷,“多白骨”三字触目惊心,为边塞诗注入历史厚重感。诗中“富国强兵二十年,筑怨兴徭九千里”直指帝王穷兵黩武,而“黄昏塞北无人烟,鬼哭啾啾声沸天”则以鬼魂之怨控诉战争罪恶,展现其悲悯情怀。

三、《春日归思》:边塞豪情下的隐逸幽思

杨柳青青杏发花,年光误客转思家。

不知湖上菱歌女,几个春舟在若耶。

此诗一改边塞题材的雄浑,以“杨柳”“杏花”等意象勾勒江南春色,通过“误客”与“菱歌女”的对比,抒发羁旅之愁。王翰虽以边塞诗闻名,却亦能以细腻笔触写隐逸之思,展现其诗风的多元性。

四、《飞燕篇》:借古讽今的宫廷讽喻诗

君心见赏不见忘,姊妹双飞入紫房。

紫房彩女不得见,专荣固宠昭阳殿。

王翰借赵飞燕典故,讽帝王荒淫与后宫倾轧。“长信忧人气欲绝,君王歌吹终不歇”以对比手法揭露宫廷冷暖,而“安得上方断马剑,斩取朱门公子头”则直抒对权贵的不满,展现其刚直性情。

五、《古蛾眉怨》:神话与现实的交织悲情

王母嫣然感君意,云车羽旆欲相迎。

飞廉观前空怨慕,少君何事须相误?

此诗借神仙典故写人间离别,“空怨慕”道尽相思之苦,而“人生百年夜将半,对酒长歌莫长叹”则以超脱之语抚慰人心。王翰将神话与现实熔铸一炉,使诗歌兼具浪漫与哲理色彩。

六、《相和歌辞·子夜春歌》:盛唐气象的轻盈书写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

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

此诗以清新笔触描绘春日景象,“落花”与“垂柳”的意象充满生命张力,而“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则以对比展现南北风情。王翰以边塞诗人的豪情写春日幽趣,别具一格。

七、《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赠别诗中的仙侠气韵

洪河之南曰秦镇,发地削成五千仞。

上有明星玉女祠,祠坛高眇路逶迤。

王翰以仙话赠别友人,“白羽若月腰间佩”喻友人英武,“三十六梯入河汉”则想象奇崛,显盛唐气象。此诗展现其诗歌创作的想象力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八、《题败荷》:物候变迁中的生命哲思

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

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

王翰通过“败荷”意象抒发时光流逝之叹,昔日“香风十里”与今日“凋零尽”形成强烈反差,而“秋声到客衣”则以听觉强化悲凉意境。此诗展现其边塞诗外的细腻情感与哲思。

九、《春女行》:宫廷春怨的华丽悲歌

紫台穹跨连绿波,红轩铪匝垂纤罗。

中有一人金作面,隔幌玲珑遥可见。

此诗以华丽笔触写宫廷春怨,“金作面”喻美人孤寂,而“罗袖婵娟似无力,行拾落花比容色”则以动作描写深化其哀愁。王翰以边塞诗人的豪放写闺怨,形成独特艺术张力。

十、《狡兔行》:借物喻人的社会批判

中条山下三尺雪,狡兔不出深藏穴。

世上只言兔性狡,不见人心更险谲。

王翰借狡兔喻世态炎凉,批判人性险恶。“黄犬脱手疾风飞,苍鹰掣臂翻云抉”以猎场景象影射社会黑暗,而“笑者何乐死何苦,更忍搜索倒绝灭”则直指人性贪婪。此诗展现其诗歌的社会关怀与批判精神。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历史中真实的韦皇后:权力漩涡中的双面人生

  在唐朝中期的政治舞台上,韦皇后(约664—710年)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她既是唐中宗李显患难与共的妻子,也是试图效仿武则天称帝却最终失败的野心家。透过史书的多重记载与现代研究的重新审视,这位被贴上祸国妖后标签的女性,实则展现出复杂多面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