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杜樊川是什么来历?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2022-12-07 10:01:34

  杜樊川,唐代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

  一,出身显赫

  杜牧出身京兆杜氏,先祖为西晋名将杜预,祖父杜佑为宰相,父杜从郁为驾部员外郎,出身显赫。杜牧少时就忧国忧民,关心时事唐敬宗昏庸无道,大幸土木。杜牧于是写《阿房宫赋》,讽刺敬宗。大和二年(828年),杜牧考中进士,不久又考中贤良方正,朝廷让他担任弘文馆校书郎。

  二,幕府效力

  沈传师出任江西观察使,杜牧跟随,任江西团练府巡官。后来杜牧跟随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担任掌书记。大和九年(835年),杜牧被朝廷征为监察御史。开成二年(837年),由于弟弟病重,杜牧辞官。但为了维持生计,他投书宣歙观察使崔郸,担任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

  三,忧国忧民

  当时泽潞节度使刘从谏、魏博节度使何进滔背叛朝廷,骄横不法。杜牧叹息朝廷决策失当,使得藩镇割据,屡次背叛朝廷。他又叹息自己怀才不遇,不能决定国家大计,于是写了《罪言》。杜牧性格刚直,不拘小节,敢议论国家大计方针,剖析利害关系特别切中要害。同时博古通今,善于分析历史上兴衰的经验教训。因为刚正不阿,得罪权贵,所以没有人重用他。

  四,屡献奇策

  杜牧担任左补阙、史馆修撰,后来改任膳部员外郎。唐武宗时黠戛斯击败回鹘,迫使回鹘逃到漠南。杜牧上书朝廷,认为可以趁机平定回鹘,宰相李德裕觉得他说得对,十分称赞他。会昌三年(843年),泽潞节度使刘从谏病死,侄刘稹趁机夺权,自任泽潞节度使。杜牧向李德裕献平泽潞之策,后来唐朝平定刘稹,用的就是杜牧的计策。

  五,临终毁诗

  杜牧担任黄、池、睦三州刺史,后来任司勋员外郎。大中四年(850年),他出任湖州刺史,不久升任考功郎中、知制诰,次年升任中书舍人。大中六年(852年),杜牧病重,因为官运不通,仕途不顺,心里一直郁郁不平,临终前把自己写的诗文都烧了。幸亏他生前诗文大多会抄录给外甥裴延翰。杜牧死后,裴延翰将其诗文编为《樊川文集》。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李子通与伍云召:乱世中的风云际会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因时代的动荡产生了交集,共同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一、李子通:农民起义领袖的崛起与兴衰  李子通,东海郡丞县(今山东省峄县)人,出身贫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