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齐己著名诗作:清润禅意中的诗意人生
2025-05-23 17:27:39

在晚唐五代的诗坛上,诗僧齐己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丰富的创作内涵,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诗作题材广泛,涵盖了咏物、赠别、山水、禅意等多个方面,其中不乏经典之作,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早梅》:傲雪凌霜的早春使者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这首《早梅》是齐己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齐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在严寒中独自绽放的景象。万木在寒冬中瑟瑟发抖,几乎要被冻折,而梅树的根却独自汲取着地下的暖气,恢复了生机。在前村的深雪之中,昨夜一枝梅花悄然绽放,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引得飞禽前来窥探。齐己通过对梅花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梅花傲雪凌霜的品性,更寄托了自己对高洁品格的追求。据说,齐己曾拿着这首诗向诗人郑谷请教,郑谷将“昨夜数枝开”改为“昨夜一枝开”,齐己深为佩服,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这一改动,使“一枝开”更能体现梅开之“早”意,也让这首诗更加精妙。

《剑客》:豪情万丈的侠义之梦

“拔剑绕残樽,歌终便出门。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勇死寻常事,轻雠不足论。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在《剑客》一诗中,齐己塑造了一个慷慨豪勇、不畏死难的剑客形象。剑客趁着酒意正浓,拔剑起舞于残宴之旁,高歌一曲后便决然出门而去。西风怒号,漫天飘洒着鹅毛般的大雪,他却毅然踏上寻找报恩之路。在剑客看来,酬谢知己、勇赴死难乃是平常之举,因睚眦小怨而轻易舍弃生命实不足挂齿。他甚至嫌弃荆轲在易水上悲歌,认为那细碎的声音惊动了游子的心情。这首诗虽出自出家人齐己之手,但却能看出他心中豪情不减,行侠仗剑、侠肝义胆也是他心中的理想追求。

《谢中上人寄茶》:茶香中的真挚情谊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谢中上人寄茶》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真挚情谊的答谢诗。在春山谷雨前后,友人并手采摘着如绿烟般鲜嫩的茶叶,然而茶叶实在鲜嫩,很难装满竹篮,在清明和暖的天气里,不一会儿就黄昏了。齐己收到友人寄来的茶叶后,姑且邀请邻居一同来喝茶,并试着用落花泉来煮茶。他感慨与友人相隔甚远,若不寄茶过来,又要隔一年才能相见。整首诗字里行间弥漫着诗人与朋友之间真挚的感情,还有浓郁的茶文化气息,读来令人称赞。

《自遣》:禅意深远的超脱之境

“了然知是梦,既觉更何求。死入孤峰去,灰飞一烬休。云无空碧在,天静月华流。免有诸徒弟,时来吊石头。”《自遣》是一首蕴含深刻禅意的诗作。齐己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透彻领悟,他认为人生原是一场大梦,既然已经堪破,便没有什么可祈求的了。人死之后化成灰,与青山绿水融入一体,白云飘走更显蓝天的空旷,夜色下更显月华如水。他告诉徒弟们,不必为他的离去而哀伤,因为他已看淡生死,天地之间唯日月常在,其余最终都会化为灰烬消失不见。这首诗体现了齐己超脱、澄明的人生态度,展现了他对禅意的深刻理解。

《中秋月》:月色下的高洁情怀

“空碧无云露湿衣,群星光外涌清规。东楼莫碍渐高势,四海待看当午时。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可怜半夜婵娟影,正对五侯残酒池。”《中秋月》表面写月色,实则通过对月色的描绘与联想,展现出齐己的高洁情怀与对世态的深刻洞察。天空澄澈无云,清露湿衣,在星光外一轮圆月升腾而起,渐渐升高,东面的高楼也不能遮蔽它,当行于天际之时,四海之内都可看见。清光自可让人吟咏,月中桂影却不能攀折。齐己借月色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志向,同时对那些身处高位却沉溺于享乐的权贵进行了含蓄的讽刺。

齐己的这些著名诗作,以其清润平淡的风格、高远冷峭的意境和深刻的禅意,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们不仅展现了齐己卓越的诗歌才华,更反映了晚唐五代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精神世界。在千年后的今天,当我们诵读这些诗作时,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来自远古的诗意与禅意。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李子通与伍云召:乱世中的风云际会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因时代的动荡产生了交集,共同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一、李子通:农民起义领袖的崛起与兴衰  李子通,东海郡丞县(今山东省峄县)人,出身贫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