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之盟,又称便桥之盟,是玄武门之变之后的唐太宗李世民与入侵的东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的结盟。为什么说对于李世民而言,渭水之盟是耻辱?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因为自他领兵开始,一直都是战无不胜,从来没有过被人兵临城下,被迫签订和约的先例。而且,为了让突厥退兵,唐朝也付出了很大的经济代价,相当于是被突厥抢走了很多财物。
向来都是战无不胜的李世民,之所以这次会遭遇这样的奇耻大辱,原因其实十分复杂。要想解释清楚这件事,我们还得从头说起。
公元617年7月,李渊正式从太原起兵,拉开了唐朝统一天下的序幕。起兵之后,仅仅过了几个月的时间,李渊便一路挺进关中,拿下了长安,继而控制了整个关中地区。
当时的天下,可以说是相当混乱。隋朝虽然已经分崩离析,但隋炀帝本人还活着,被困在了江都。而李渊起兵的时候,虽然准备充足,但当时比他强大的割据势力,也不是一个两个。所以,为了能够更快夺取天下,李渊便需要和北方的突厥搞好关系,得到突厥的支持。
而从突厥的角度来说,一个强大的中原王朝,显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一个混乱的中原,才更容易让他们火中取栗。所以,当时突厥便开始支持一些中原内部的割据势力。除了李渊之外,北方几个强大的割据势力,比如王世充、窦建德、刘武周、薛举等,基本上都有突厥有联系。
这段时间,李唐政权和突厥处在蜜月期当中。在李渊千里奔袭长安的过程当中,突厥甚至还曾一度出兵,帮助李渊。
但是,随着李渊逐渐统一关中,势力越来越大,双方的关系开始越来越微妙了。对于突厥而言,他们需要的是中原地区长时间的分裂割据。而一个过于强大的李唐政权,显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从这时开始,双方原本的友好关系,就开始逐渐破裂了。不过,突厥还没来得及对此作出应对,内部就先出了问题。
就在李渊攻占长安仅仅一年之后,突厥的始毕可汗突然病故了。始毕可汗病故之后,他的弟弟处罗可汗上位。然而处罗可汗上位之后,仅仅只过了一年,又同样病故了。
连续两位可汗相继病故,让突厥在这两年当中,根本无力过多插手中原内部的争斗。而中原这边,唐朝则是趁着这两年的宝贵时机,迅速征战四方,横扫天下。等到突厥内部乱局结束之后,唐朝这边,已经快要彻底统一天下了。
此时的唐朝,已经不怕突厥趁火打劫了,完全有能力一边收拾中原内部,一边抵挡突厥南下。
到了这个阶段,突厥和唐朝,已经开始处于敌对状态了。
此后的几年里,唐朝和突厥在边境上虽然偶有战事,但规模都相对较小。唐朝这边,虽然已经统一了天下,但内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李渊无力主动出击。这个问题,就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矛盾。
在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当中,身为太子的李建成,一直都久居中枢,所以战功相对较少。反倒是身为秦王的李世民,一直率兵征战在外,唐朝在北方的所有重要战事,几乎都是李世民带人打下来的。如此一来,身为秦王的李世民,身边自然就凝聚了一大批能臣强将。等到唐朝彻底统一天下之后,李世民身边聚集起的势力,已经足以威胁到李建成的太子之位了。
于是,一场夺嫡大战,就此爆发。
这场夺嫡大战,牵连的极广,整个唐朝高层,几乎都被卷了进去,被迫站队。在这种情况下,李渊的大部分精力,都被牵制在朝中,自然也就无力再去对付北方的突厥。只能派李靖、李绩、王君廓等一些能打的大将,镇守北方,对突厥进行被动防御。
然后,就到了武德九年。
随着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已经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双方终于陷入了不死不休的局面。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抢先下手,在玄武门发动了政权,亲手干掉了李建成。此后,李世民控制了整个长安城,逼迫李渊禅位给自己。
就在长安城陷入内乱之际,北方的突厥,也得到了消息。
突厥的颉利可汗,在听说这个消息之后,顿时决定带兵南下。颉利可汗是始毕可汗与处罗可汗的弟弟,武德三年才接任可汗之位。此时唐朝已经在中原地区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后来颉利可汗几次带兵南下,都没占到什么便宜。
但这一次,颉利可汗敏锐地意识到,这或许是自己最好的一个机会。
六月初四,玄武门事变爆发。八月初九,李世民正式登基。八月二十四日,突厥军队抵达高陵,距离长安只有百余里。
得知突厥大军到来,整个长安城,都慌成了一团。
李世民此时虽然已经登基,但对国内的控制力度却远远不够。在地方上,还有很多李建成的旧属身居要位,时刻威胁着李世民的统治。而长安这边,驻守兵力也十分有限。整个长安城所有军队加起来,也就数万人而已。而突厥此次南下,却是号称二十万大军。
从兵力上来看,唐朝这边,显然处于绝对的劣势。
在这种局势下,很多大臣们表示,应该暂时放弃长安,另行迁都,避免和突厥主力战斗。然而最终,李世民却力排众议,选择死守长安城。
为了保住长安,李世民一边派人去外地调兵,一边派尉迟敬德领兵,主动出击,在泾阳痛击突厥先锋。尉迟敬德不负众望,最后不但打败了突厥的先锋,还生擒了敌军将领阿史德乌没啜,歼敌上千。
泾阳一战,让突厥原本势不可挡的兵锋,暂时止步。突厥也开始怀疑,敢于主动出击的长安城,此时是否真的像他们想象当中的那么弱。
正是这个判断,为唐朝接下来的战略回旋,争取到了足够大的余地。
虽然尉迟敬德在泾阳打了一场胜仗。但相比突厥的二十万大军而言,上千先锋部队的损失,只能算是毛毛雨,根本无法让他们停下前进的脚步。数日之后,突厥大军抵达渭水河畔,战斗一触即发。
唐朝,迎来了自开国以来,最大的一场危机。
此时的长安城,兵力空虚。如果突厥选择强攻,大概率是能够打下长安。而此时的唐朝高层,又几乎全都在长安城内。一旦城破,大部分唐朝高层,肯定会成为突厥的俘虏。再加上不久之前,刚刚闹了一场玄武门之变,导致唐朝地方上人心浮动。一旦长安被攻破,唐朝极有可能会瞬间分崩离析。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李世民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智慧。
八月二十八日,李世民带着高士廉、房玄龄等六名文官,来到渭水河畔。仅凭六名文官随从,便与突厥二十万大军隔河开始对峙。李世民指责颉利可汗违背了双方的盟约,主动侵犯了大唐的领土。
这一下,颉利可汗懵了。
在颉利可汗看来,如果长安城真的空虚,李世民怎么可能如此胆大,仅带了六个人就敢来和自己对峙呢?再加上之前泾阳一战,唐军大胜。李世民出现在渭水河边之后,身后很快又来了大量唐军,军容极盛。所有的这些,都让颉利可汗产生了错误的判断。
或许,此刻的长安,真的兵强马壮。
到了这个时候,颉利可汗自然不敢再继续攻城。但好不容易带着二十万大军来了一趟,空手而归似乎也不太合适,此时的颉利可汗,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于是最后,双方展开谈判,重新签订和约。
八月三十日,李世民和颉利可汗,在渭水便桥上,重新签订了和约。这份和约,史称渭水之盟。
按照和约,突厥就此撤退,但唐朝则要支付给突厥一大笔财物。对于当时唐朝到底赔了多少财物,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但是据一些野史记载,当时长安城内的金银布帛,几乎都被搬空了。
对于渭水之盟的详细内容,史书上并没有任何记载。但显然,光是被突厥兵临城下,逼迫签订和约,被迫‘赐予’大量财货,这就足以让李世民感到耻辱了。再加上早年李唐起家的时候,曾依仗突厥援助,这就更让李世民引以为耻了。
在突厥退兵之后,李世民开始励精图治。一边整顿唐朝内部,清理李建成的旧属;一边训练军队,准备对突厥进行报复性进攻。反观突厥那边,退兵之后,内部再次出现混乱,而且草原又遭遇了天灾,实力大损。
仅仅几年之后,李世民便派遣李靖为大将,统领唐军深入草原,一战灭掉了突厥王帐。就连颉利可汗本人,都成了唐军的俘虏。
李世民一生战无不胜,自他领兵开始,几乎就没打过败仗。唯有渭水之盟这次,李世民是被逼着签订了城下之盟。以李世民的性格来说,这场渭水之盟,他失去的不只是那些财物,更是自己的尊严。不过好在,仅仅几年之后,李世民就找回了场子。连突厥这个政权,都被他彻底灭掉了。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详情
在明朝的历史中,有一位皇帝一直备受争议,他就是嘉靖皇帝。有人认为他是一位昏君,但也有人认为他有一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战争频繁的战国时期孕育了许多杰出的军事家和思想家。其中,吴起无疑是这一时详情
在明朝的历史中,有这样一位官员,他以严峻刚直著称,甚至连首辅张居正都对他忌惮三分。他就是明朝著名详情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的诗人。 王昌龄,字少伯,生于唐朝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也是边塞诗风最为盛行的时详情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期的实际统治者,她的生活方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史料记载,慈禧每日凌晨便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楚汉之争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而在这场争斗中,有一个问题一直引人关注:项羽为何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的形象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被扭曲,而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就是明朝末年的一位详情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朝代,而在这个时代中,有一个人物的名字总是引人争议,他就是魏忠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和故事被时间的尘埃所掩盖,而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便是关于曹睿身世的一段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以其非凡的智慧和策略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司马懿,这个名字在三国时期的详情
在蒙古帝国的历史中,成吉思汗的崛起是一个传奇。他的成功征服和统一了蒙古诸部,并最终建立了一个横跨详情
在中国古代社会,孝道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其中,入土为安是一种普遍的丧葬观念,意指人死后应被安葬详情
清朝乾隆年间,一个名叫和珅的官员迅速崛起,最终成为乾隆皇帝身边最受宠信的大臣。和珅的权势之大,影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女性诗人的身影虽然稀少,但她们的作品却如璀璨的星辰般闪耀着不朽的光芒。东晋时期的女详情
在中国封建历史的长河中,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是常有的事,然而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帝王——明朝的建详情
冲绳岛战役,又称冲绳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的最后一场重要陆地战役。XXXX年X月X日至6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治联姻往往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精心策划的一种手段。宣太后与义渠王的结合便是其中详情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一直是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南宋时期,面对国家危亡和社会动荡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封建历史中,牛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动力来源。因此,不少朝代出于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出台详情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长卷中,清朝乾隆年间的和珅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作为乾隆皇帝身边最受宠信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女性因她们的智慧、美貌或权力而被后世铭记。王宝钏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名字与唐宣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只凶猛无比的神兽,它们被称为四凶。这四只神兽分别是饕餮、混沌、穷奇和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判官是地府中的司法官员,负责审判阴间亡魂的善恶与罪责。传说中的判官详情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编年体史书,它诞生于宋朝,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详情
中国的烹饪艺术以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而闻名于世,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分布在各地的八大菜系。每一菜系都详情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学家,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一部巨著。这部书籍不仅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神兽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饕餮。这个名字,源自详情
《洗冤集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自南宋时期问世以来,就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细致的详情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如同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与飞跃。作为北京大学详情
西门吹雪,这个名字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以剑术高超、性格孤傲而著称,被誉为剑神详情
在中国古代,丹书铁券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免死金牌,它代表着持有者可以免受一切法律的制裁。而在《水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他就是曹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他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