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番吾之战中李牧采取的战略是怎样的?
2023-02-03 11:23:35

  番吾之战李牧采取的战略是: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集中兵力破敌。

  番吾之战时,秦军兵分两路,一路从南向北攻击,从邺城北上,渡过漳水攻打邯郸,另一路从北向南,秦军从太原取道阳曲然后向东进番吾(今河北省平山县),再南下攻打邯郸。

  两路秦军来势汹汹,如果赵军分兵迎敌,难以击败秦军,秦军在野外的战斗力强于赵军,而且综合实力也强于赵军,赵军分兵更是不如秦军,所以李牧没有分兵,而是在南线采取守势,在北线采取攻势,采用先北后南的战术。

  秦赵番吾之战

  李牧让副将司马尚守在邯郸南线,以漳水和赵国长城为天险抗击秦军,秦军在野外作战战斗力超强,但如果是攻城战的话,秦军没有太多优势,所以南线为守。

  李牧则亲自率领赵军主力北上迎击秦军,在番吾附近两军相遇,李牧集中优势兵力凭借实力打败这一路秦军,虽然赵军总体实力不如秦军,但是秦军主力实力明显强于一支秦军的实力,这和田忌赛马的原理有点类似,赵军就是靠实力取胜的。

  北路秦军被打败后,李牧则率军快速回到南路,准备迎击南路秦军,南路秦军听闻北路秦军已经战败退走,无心恋战,稍一接战就退走,秦军军心已经涣散,无力再战。

  番吾之战的战术与明朝发动对后金的萨尔浒之战如出一辙,努尔哈赤借鉴了李牧的战术,明朝显然兵分五路攻打后金,但是后金就是不分兵,采取集中兵力对付明军的任何一路,逐之个击破,强大的明军自然就失败了,同样的道理,强大的秦军也失败了。

  赵国第一名将李牧

  从这两战中可以看出李牧是一个精于谋略的将领,能够正确分析战场形势,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合理的战略战术,要么不打,要打就要彻底打败敌人,这就是李牧的战略思想,从他对付匈奴人的战略也能看出来。

  李牧打匈奴的战略是:长期麻痹并示弱敌人,制造并等待敌人大举进攻的机会,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围歼敌人。

  李牧在守卫边境时,经常向匈奴人示弱,匈奴人是游牧民族,来得快,去得也快,并且总是抢掠边境的财物和人员,打了就跑,打得过就抢,打不过就跑,对于这样的敌人是很头疼的,后来的汉朝与匈奴打了几百年才彻底解决这个隐患。

  李牧长期麻痹匈奴人,匈奴人来抢东西,李牧就让赵军退入营垒避让,不要与敌人交战,长时间如此,让匈奴人萌生了轻敌的思想,李牧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并且他不想对付小股匈奴人,而想趁此机会争取最大的诱饵,让匈奴主力出动是最好,李牧就是一直在暗中练兵,并且善待士兵。

  李牧善于用谋略

  这样的机会终于让李牧等来了,也许李牧等了好几年甚至十余年,李牧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匈奴单于率领十余万骑兵进入边境抢掠,被李牧早就准备好的精兵团团包围,李牧动用了1300辆战车、13000匹战马、精兵5万人、弓箭手10万人,一举围歼了匈奴主力十余万人,匈奴人经此一战,再也不敢来挑战李牧,就是这一战消除了匈奴十余年的隐患。

  李牧要么不战,要战就要彻底围歼敌人,这就是李牧对付匈奴的战略思想,也是李牧的谋略,李牧就是像韩信一样的谋战派将领,打仗靠的谋略,而且李牧善于隐忍,能够捕捉机会,并且绝对不会浪费任何一个机会,这是李牧对战秦军保持不败的理由。

  在同时代的秦军将领中,只有王翦的谋略能与李牧相当,有李牧率领赵军,王翦无法攻破,不是说王翦不如李牧,只是说两人才能相当,谁也无法奈何谁,只是李牧的背后是将要灭亡的赵国,王翦的背后是蒸蒸日上的秦国,相对来说,李牧的能力还是稍逊一筹。

  王翦打败李牧用的是离间计

  对于李牧这样一个谋略百出的人,在战场上是很难战胜他的,即使是韩信再世,也不能战胜李牧,只想通过其他的办法打败李牧,比如反间计,让昏庸的赵王迁来怀疑李牧,就能离间赵国君臣之间的关系,王翦非常明白这一点,所以在对峙一年之后,只能用离间计杀死李牧。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霍去病凭什么打得过匈奴?有着怎样的实力?

  霍去病,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以其勇猛善战、智勇双全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多次领兵出征,击败了强大的匈奴军队,为汉朝的稳定和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那么,霍去病究竟是凭什么打得过匈奴的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英勇善战的军事才能  霍去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