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韩国是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弱的,为什么称王时间比赵国早?
2022-11-18 10:49:45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弱的韩国称王的时间为什么比赵国还早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韩国确实是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弱的,但韩国在战国中前期与其他六国之间的国力差距并不是很大,因此才能与其他六国并称“战国七雄”。周显王十四年(前355年),韩昭侯任命申不害为相,开始了“申不害变法”。

  在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中,“申不害变法”算是比较成功的,韩国也进入到了国力最强盛的时期。韩昭侯之子韩宣惠王继位后,韩国的对外影响力已经超过了赵国和燕国,在“三晋”中位居第二,是天下第五强国。

  在马陵之战河西之战后,曾经的第一强国魏国从霸主的宝座上跌落,天下进入了秦齐楚三强鼎立的局面。为了秦、齐、楚三强抗衡,魏相公孙衍为魏国制定了联合韩、赵、燕、中山四国建立北方联盟的战略规划。

  在韩、赵、燕、中山四国中,完成申不害变法的韩国影响力最强,魏国要建立北方联盟首先就要拉拢韩国。周显王四十四年(前325年),秦惠文王正式称王,引起韩国的强烈不满,魏惠王趁机用称王拉拢韩国。

  于是在周显王四十四年(前325年)当年,魏惠王与韩康在巫沙举行峰会,亲自正式尊韩康为王,是为韩宣惠王。韩国也就成为战国七雄中第五个称王的诸侯,时间早于燕国和赵国。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二王:东晋的书法传奇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以其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影响了后世无数书法家,被誉为书法史上的传奇人物。  首先,我们来谈谈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被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