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刘协,东汉末代皇帝,189年—220年在位。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他虽然是末代皇帝,但是他们家王朝的灭亡,却跟他一点关系没有。他一生努力,隐忍,颠沛流离。别的皇帝大都是自己作死,把国家给作没的,但是他不一样,国家的兴衰,到他这里时,已经半点由不得他说了算了。
他是“傀儡”皇帝的代表人物,他是各地诸侯手里的“笼中之鸟”,他是寿终正寝的末代皇帝,他就是汉献帝,刘协。
要想说清楚刘协的故事,那我们还得从刘协的身世,开始说起。
汉献帝刘协,字伯和,东汉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是汉灵帝刘宏的小儿子,汉少帝刘辩同父异母的弟弟,母亲是灵怀皇后王荣。
刘协是个命苦的孩子,在刘协还没有出生的时候,他的亲妈就曾想要将腹中胎儿流掉,只是不知为何药物没有奏效,最后刘协才被生了下来。而就在刘协刚生下来没多久,他母亲就惨遭毒害,中毒身亡了。
刘协的母亲王美人,原本是五官中郎将王苞的孙女。王美人的出身也算是名门世家,是个举止优雅的大家闺秀,再加上这王美人面容妩媚,身材匀称,迷倒万千少男,所以后来就让汉灵帝刘宏对其是一见倾心。
但是这份突如其来的帝王宠爱,不仅没给王美人带来什么优势,甚至最后还断送了王美人的性命。
当时把持灵帝后宫的是何皇后,这个何皇后可不是什么名门出身的大家闺秀,她出身于屠夫之家,她是依靠家里的钱财,用钱贿赂了宦官,这才入了宫,并且成功的当选了皇后。
何皇后不仅不是什么大家闺秀,她还非常的善妒,在得知王美人得到了灵帝的专宠后,何皇后是恨不得将王美人千刀万剐,气的直咬后槽牙。
王美人心知何皇后对自己心生醋意,非常嫉妒。所以王美人在怀孕的第一时间,并没有想要告诉任何人,更没想过借这个孩子,能压倒何皇后。
相反,她打算自己悄悄喝堕胎药堕胎,想要避免杀身之祸。但是奇怪的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堕胎药并没有起效,阴差阳错,后来王美人还是生下了这个孩子,而且还是位皇子,这就是后来的汉献帝,刘协。
何皇后原本就妒忌王美人占了汉灵帝的宠爱,此时又得知王美人生下的竟是一位皇子,何皇后也担心,日后王美人和她的小皇子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所以心里对王美人的恨意再也压制不住了。此后,何皇后便指示下人,将毒药下在了王美人产后喝的补药里,使得王美人喝后当场暴毙。
汉灵帝得知王美人的死讯后,第一时间就来到王美人的宫殿查看,汉灵帝见王美人的死像四肢发黑,一看就是中毒的迹象,于是命令急查凶手。
后来,这何皇后的手段做得也不干净,没过多久就被查出来,这件事是何皇后所为。灵帝得知后大怒,气得下旨说啥要废除她的皇后之位。但是这何皇后别的没有,就是会花钱,何皇后早就事先,买通了汉灵帝身边最信任的宦官曹节等人。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宦官们都纷纷站出来为何皇后说好话,后来宦官们甚至一起下跪,为何皇后求情。如此一来,汉灵帝也没了办法,最后还是赦免了何皇后。
而此时的刘协还没有足月,只是一个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小婴儿,汉灵帝见何皇后如此狠心,知道这孩子要是留在后宫,想必早晚也是逃不过何皇后的黑手的。
所以接下来,汉灵帝无奈,最后只能将小婴儿抱到了董太后的永乐宫,请董太后抚养。汉灵帝看着自己怀中的小婴儿,怎么看怎么喜欢,于是给这孩子取名为“协”。自此之后,刘协就依附董氏为外戚,别称为“董侯”。
小刘协虽然年幼丧母,但是他从小一直都生活在永乐宫,在董太后的悉心教导下,刘协跟他的母亲一样,举止端庄,行为优雅,饱读诗书,也是一位非常儒雅的皇子。汉灵帝晚年曾想过要立刘协为太子,或许是因为偏爱刘协母亲的关系,爱屋及乌;也或许是因为刘协自幼丧母的关系,心生怜悯。
除此之外,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何皇后的儿子刘辩,从小就被何皇后寄养在了民间,不仅与汉灵帝没有太深厚的父子感情,就连自身的行为举止,也是非常的粗俗轻浮,根本就没有一点皇子君主,该有的样子。
汉灵帝晚年是想过要立刘协为太子的,但是奈何宦官集团们早就被何皇后收买了个遍,再加上刘辩是皇后所生,又是长子,所以反对的声音实在是很多,最后直至汉灵帝去世,也没能立刘协做太子。
公元189年,汉灵帝病重,汉灵帝当时还是想要立刘协为帝,所以在病重之时,汉灵帝将刘协托付于宦官蹇硕。蹇硕是汉灵帝的心腹,而且执政了当时京城内的禁卫军队。在汉灵帝看来,蹇硕其实是可以完成这个托孤的任务的。
同年四月汉灵帝去世,这个时候蹇硕就想抢先立刘协为帝,替汉灵帝完成遗愿,并且趁此机会诛杀大将军何进。但是奈何后来,蹇硕被自己的手下出卖,所以没能成功,而且还被何进抢占了先机,杀掉了蹇硕,接管了京城防务。
在这场‘惊变’之后,何进做到了真正的大权独揽。再加上他妹妹此时做了太后,兄妹二人完全可以彻底把持朝政。
所以接下来,两人就拥立刘辩为帝,这就是汉少帝。何皇后也从此改称为何太后,垂帘听政。
很多人可能觉得,东汉名存实亡的开始,应该是从董卓进京之后才算。其实不然,东汉名存实亡的开始,其实是从汉灵帝去世,刘辩上位时,就已经开始。
因为这个时候表面上皇帝是汉少帝刘辩,但其实实际上,大将军何进已经是独揽大权。从这个时候开始,东汉的皇帝,其实就已经是傀儡皇帝了。何进和后来的董卓与曹操等人的唯一区别,就是何进是少帝的亲舅舅,对少帝比较尊重。
刘辩上位之后,封刘协为渤海王,后又改封为陈留王。
这个时候的东汉朝堂,已经是斗得相当混乱了。虽然何皇后在后宫与宦官们处得不错,但是以何进为首的士族党,早就已经视官宦党为眼中钉,肉中刺,每时每刻都恨不得先除之而后快。就在这个时候,何进手下的头号青年才俊袁绍,忽然建议何进:既然蹇硕已死,那我们不如趁热打铁,趁这个时候斩草除根,将剩下的宦官们也杀他个一干二净。
就这样,无论是在朝廷政务上,还是在私下生活中,双方的斗争都开始愈演愈烈。而何进跟自己的妹妹何太后差不多,都是耐不住性子的人。所以何进就跟自己的妹妹商量,要如何除掉宦官党。
但是令何进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时候,自己的妹妹说什么都不再支持自己了。何太后表示,因为当初自己给王美人下毒这件事,是宦官们集体下跪求皇上,所以才放过了自己,所以宦官集团对自己有恩,自己不愿意对宦官们下手。
当然,最核心的原因,还是在于权力。何太后虽然想要掌权,但是却不希望看到自己哥哥一家独大。毕竟,两百多年以前,王莽篡汉的剧情,还历历在目。所以从何太后的角度来说,她既需要哥哥支持自己,同时也需要宦官牵制哥哥。
何进一听顿时脑袋都大了,非常恼火,但是奈何自己的妹妹油盐不进,她认为自己能有今天都是多亏了宦官集团的扶持,所以说什么都不赞同何进的想法。可何进想除掉宦官的心意也很坚定,也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改变的。
这个时候,袁绍给何进出了一个馊主意。袁绍提议,让何进引西北军阀董卓进京。一来是想借董卓吓吓他的这个妹妹何太后,二来是想可以利用董卓的势力,帮助他们能够快速地铲除宦官集团。不得不说,这个主意,可真是个地地道道的馊主意。
常言道,请神容易送神难,更何况董卓是什么人,那可是一天不杀人都不开心的“恶神”。
出人意料的是,这场士族党与宦官党之间的斗争,并没有坚持到董卓进京。就在董卓赶往京城的路上,何进就先被太监给杀了。何进被太监杀掉之后,袁绍再带着军队反击太监,杀得一塌糊涂。
此后袁绍下令,凡是没有胡子的,统统杀掉。袁绍这个命令一出,一时间搞得洛阳城中人心惶惶,弄得有些没有胡子的男人,见了袁绍的军队就马上脱裤子,以此来证明自己不是太监。真是的是荒唐至极。
当时宦官们被袁绍的军队杀得没了办法,最后张让、段珪等人无力还击,只能劫持了刘协和少帝刘辩仓皇出逃,逃到宫外。可是几个人跑了没有多远,就被尚书卢植与河南中部掾闵贡追上了,逼得张让、段珪等人无路可退,只能跳黄河自杀了。
而就在刘辩与刘协回宫的途中,恰好就遇到了准备进京的董卓,以及董卓率领的大军。刘辩哪见过这么大的阵仗,一时间吓得是口齿不清,哆哆嗦嗦。董卓在问到京城发生了什么的时候,刘辩更是结结巴巴,话都说不清楚一句。
反观刘协,在面对董卓的提问时,从容不乱,对答如流,这使得董卓一下子就看清了两个孩子的差距。再加上刘协是董太后收养的孩子,依附董氏为外戚,所以董卓面对这样的刘协,心里是很是满意。
就这样,大名鼎鼎的西北“恶神”董卓,带领着他的铁骑进京没多久后,就完全地掌控了洛阳城,控制住了其中的局势。董卓先是逼迫少帝策免了司空刘弘,换自己上位。紧接着董卓又召集百官,并表示刘辩行为不端,列举了刘辩在位的数项罪证,而后表示想要立陈留王刘协为帝。
此时百官们是胆战心惊,一方面皇帝哪是能说换就换的,而另一方面又迫于董卓的淫威,所以谁也不敢出声反对。
同年九月,董卓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改元永汉。这个时候的刘协仅仅只有九岁,也是从董卓的这个决定之后,刘协便开始了他傀儡的一生。
刘协登基之后,董卓自封为丞相,后来又加封为太师,已经彻底成为了东汉政权的实际掌权者。只是掌权还不够,董卓生性邪恶,后来又霸占后宫,祸害百官。经常会在宫中举行酒宴,宴请百官,要求后宫嫔妃服侍,然后随机挑选自己不喜欢的,或者背地里不喜欢自己的官员,拉出来砍手、挖眼,凌虐致死。
在合格过程中,被虐待的官员叫声越是惨烈,董卓的兴致就越是高涨,越是兴奋。不仅如此,董卓最后还把洛阳城烧成了一片废墟,董卓的部下们,在洛阳城中奸淫掳掠,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一时间洛阳城沦为人家炼狱,不仅仅是文武百官,就连洛阳城中的百姓,也都是人心惶惶,性命难保啊。
事实证明,人不能作恶,也不能太狂,否则这报应,说来就来。
公元190年春天,各个地方的军阀都开始打着讨伐董卓的名义,纷纷起兵,而由于起兵的州郡都在关东,所以讨伐董卓的联军,又被称为“关东联军”。
当时讨伐董卓的行动,得到了很多地方诸侯的响应与支持,很多军阀都纷纷带着自己的兵马前来支援,大家推举渤海太守袁绍作为盟主,兵分三路,从三面夹击董卓。
这场原本属于董卓的报应,却连带将刘协一起捎上了。董卓因为忌惮关东联军,所以只能挟持刘协,一路从洛阳挟持到了长安,这个时候的刘协哪里还是什么皇帝,只不过是董卓手里一个堂而皇之的人质而已。刘协不能反抗,更没有办法逃走。
而对于这场诸侯争霸而言,其实谁是天子根本不重要。公元191年,关东各位诸侯军阀们,大家都想争夺政治上的领导权,而且还都想掌权掌的名正言顺,袁绍、韩馥等人就想令立新帝,立刘协的表亲,幽州牧刘虞为帝。
这个提议一出,瞬间遭到了袁术、曹操等人的反对。而此时,刘虞的儿子刘和,正在东汉朝堂上担任侍中,饱受苦难的刘协就想通过刘和,联系关东联军来拯救自己,所以遍派刘和潜伏出城求援。
可这个时候的关东联军们,哪里还记得自己一开始都打的是什么旗号,哪里还记得他们的皇帝还在董卓手下受苦受难,这个时候的诸侯们都想着自己如何能掌握更多的权力,谁都不想在将时间与精力,花费在董卓与刘协身上。
刘协等了很久,每天日思夜盼,盼望有一天能有一位英雄,踏着七彩祥云来拯救自己,有一支军队能够杀进长安城中,赶走董卓。但是无论刘协如何翘首以盼,最终还是没能等来关东联军的一兵一卒。眼见着指望关东联军无望,这个时候指望外援还不如指望朝廷内部的百官们。
就在这个时候,朝中的司徒王允,联合了几个大臣,秘密说服了吕布,和他们一起刺杀董卓。吕布本身不仅是董卓的亲信,还是董卓收的义子,深得董卓信任。但奈何董卓本人性格阴晴不定,所以吕布也早已与他心生间隙。
同年四月,吕布等人已计划周全,并且觉得时机成熟,趁着这一天汉献帝大病初愈,百官上朝之际,董卓与李肃合击将董卓刺死。就这样,董卓死了。
董卓死了之后刘协的日子会变好吗?是不是没有了董卓的掌控,刘协就可以有尊严,就能当一个名副其实的皇帝了呢?
当然不能。前面讲过,其实东汉的皇权,早在何进扶刘辩上位的时候,就已经是名存实亡了,皇权早就失去了对地方实质性的控制,真正掌握权力的,早已经是地方的各位军阀诸侯了。所以董卓一死,刘协只不过是从一个狼窝,换到另一个狼窝而已。
董卓去世之后,王允录尚书事,吕布晋升为奋威将军,二人共同主持朝政,共掌朝廷大权。只可惜王允的能力不怎么样,就在二人杀掉董卓不出一月之后,董卓的旧部李傕、郭汜等人高喊着为董太师报仇的口号,带着人杀了回来。这一次,吕布兵败逃命,王允全家被杀,而刘协这个时候,则又成为了李傕、郭汜等人的掌中之物。
众所周知,董卓的旧部能有什么好人呢,这俩人刚进入长安不久,就起了内讧,开始内斗。一边郭汜计划这着劫持刘协到自己这边,另一边听说了这个消息的李傕,直接派人先下手为强,提前抢在郭汜前面先行动了,为了抢权二人打的是你来我往,非常激烈。
刘协眼看着二人打的是不可开交,难舍难分,一时半会也想不起来自己,于是撒丫子开始逃跑,准备从长安逃回洛阳。这一路,刘协跟着自己的大臣是东躲西藏,因为这时的刘协无论到谁手里,都只有被劫持,被掌控的待遇,所以刘协对投奔任何一位诸侯,都没有信心。就这样,刘协开始了自己的逃亡之旅,终于在逃了一年之后,回到了洛阳。
可是,就算回到了洛阳又能怎么样呢,现如今的洛阳哪里还是当初的洛阳。如今的洛阳早已被董卓烧了个七七八八,宫殿、国库早就被洗劫一空,别说是金银珠宝,就是连找口吃的都费劲,更何况后面还有李傕、郭汜等人的追杀,这时候就算是回到了洛阳,也在没有侍卫士兵能够保护他了。
就在这个时候,天降英雄,曹操出现了。
建安元年秋天,原本曹操正在北方与袁绍斗的难舍难分,但在得知了刘协的危险处境之后,并在荀彧的劝告下,曹操立马派兵迎接刘协,后又在董承的密诏下,曹操亲自带兵前往洛阳。
就这样,落魄的末代皇帝刘协,得到了威武军阀曹操的保护。刘协拜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后又升为司空,行车骑将军。反正是所有能给曹操的官衔,都给曹操上了个遍,并且跟随曹操一起,把家搬到了许都。
至此之后,曹操“奉天子以领不臣”的时代,开始了。
曹操在得到了刘协之后,开始名正言顺的,“奉天子之命”四处讨伐征战、抢地盘、升丞相、封魏公、加九锡。曹操或许一开始真的只是想要维护大汉的,但是随着后来的事态发展,曹操当然也想要统一乱世,称王称霸。而刘协是傀儡这件事,早就已成定局,无论是刘协到了谁的手里,都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但即使是这样,曹操却还是没有取代刘协,自己当这个皇帝。
虽然跟前几位诸侯相比,曹操对待刘协算是不错的,不仅没有虐待刘协,甚至还尽量以礼相待。可刘协也不是什么庸人,刘协想必也有自己的抱负,一开始之所以能跟着曹操来到许都,一方面是因为情势所迫,另一方面,估计刘协也想要借曹操的势力,恢复他老刘家的天下一统。只是想法归想法,身为一个只能当傀儡,被挟持的皇帝,想得再多,到底也是实现不了的。
公元200年,刘协不满现状,不想一辈子做曹操的笼中鸟,于是决定赌一把。刘协用鲜血写下了一封信,暗下衣带诏,并悄悄地送到了董贵人的父亲,董承的手里,令董承想办法诛杀曹操。
而后董承悄悄的找到了刘备,又悄悄的找到种辑,又悄悄的找到吴子兰、王子服等人,就这么悄悄的,不知何时走漏了风声,事情悄悄的败露了,悄悄的传到了曹操的耳朵里。就这样,曹操将董承以及董贵人全部绞杀,也将刘协身边的人,杀了个七七八八。
之后汉献帝的皇后害怕曹操,害怕他跟董卓一样残暴,所以秘密联系自己的父亲伏完,希望父亲能够完成,之前董承没有完成的事情,铲除曹操。结果又败露了,又被曹操给抓住了。
伏皇后被带走的时候还曾向刘协哭着求救,但无奈的刘协只回了她一句“朕自己的生命会什么时候结束还不知道呢。”最终,伏皇后被幽禁至死,伏家百人被杀,伏皇后所生的皇子,也被赐毒酒毒死。
既然连站出来,为自己的妻儿求个情,说句话的勇气都没有,那还想要夺什么权呢?还有什么可挣扎的呢?如果没有曹操,那刘协是否还能活到这个时候,都是一个问题。
因为对于其他诸侯来说,另立一位刘家的子孙做傀儡,其实和得到刘协这个傀儡并没有什么区别,而且外面还有个打着“刘皇叔”幌子的人呢。如果没有曹操,换做是其他人,他能成功吗?刘备会真的匡扶汉室,让他成为真正的皇帝吗?孙权会放弃大权,扶持他成为真正的皇帝吗?亦或者是袁绍、袁术这类的“四世三公”?其实到了这个时候,汉献帝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了。
此后,曹操为了杜绝这样的事情以后在发生,干脆索性将自己的女儿曹节嫁给了汉献帝当皇后,汉献帝没有权利拒绝。建安二十年,汉献帝刘协娶曹节为后,建安二十一年,晋升魏公曹操为王。
在之后,曹操的事业是越做越好,曹操的势力也是越做越大,匡扶汉室的希望,也是越来越渺茫。但即便如此,曹操还是没有取代汉献帝,没有称帝。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中原地区魏、蜀、吴三分天下,大势已定。曹丕继位之时年纪轻轻,而上位之前,身上也是没什么功绩,所以这个位置做的也很难受。曹操有能力,曹魏的天下都是曹操一手打下来的,所以无论曹操是不是皇帝,曹魏的所有人都会服他,但是曹丕不一样,曹丕管不了那么多,曹丕此时最想做的,就是逼迫汉献帝让位。
这个时候的刘协,想必已经看的很开了,对于这天下到底还姓不姓刘,想必也不再执着了。所以,刘协配合着曹丕演戏,表现得非常真诚,“极力劝说”曹丕,接受自己的禅让,坐上自己的皇帝宝座。而曹丕也“推脱再三”,最后实在是“勉为其难”的,登上了这个皇位。
这一年,刘协告祭祖庙,让张音带着圣旨与玉玺,禅位于曹丕。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接受了玉玺,登基皇帝。然后曹丕又封刘协为山阳公,并允许刘协在自己的封地仍然享受之前皇帝的待遇,当时曹丕还对刘协说:“这天下的好东西,我可以与你一起共享。”
至此,东汉历史,正式结束。
这一年,刘协四十岁了。刘协终于从一个“傀儡”的位置上,彻底解脱了。在刘协四十岁这一年,刘协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自由,再也不用被诸侯们抢来抢去,再也不用担心汉室是否能够复兴了。
此后没过多久,刘备就放出传言说,刘协已经被杀,自己便以刘氏宗亲的身份,也登基称帝,并追谥刘协为“孝愍皇帝”。果然,口口声声打着“匡扶汉室”旗号的刘皇叔,其实也不过是为了,达到自己掌权的目的罢了。
公元234年,刘协去世,最终寿终正寝,魏明帝曹叡率领群臣亲自哭祭,后以汉天子礼仪下葬与禅陵。曹魏这边给他的谥号为“孝献皇帝”。
回顾刘协的一生,我们不免感叹,不是每个人生下来,都能手握一副好牌,即使你生下来就是皇子,即使你后来做了皇帝,也会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太多的无能为力。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被尊称为江西诗派鼻祖。他的一生充满了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详情
在明朝的历史中,有一位皇帝一直备受争议,他就是嘉靖皇帝。有人认为他是一位昏君,但也有人认为他有一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战争频繁的战国时期孕育了许多杰出的军事家和思想家。其中,吴起无疑是这一时详情
在明朝的历史中,有这样一位官员,他以严峻刚直著称,甚至连首辅张居正都对他忌惮三分。他就是明朝著名详情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的诗人。 王昌龄,字少伯,生于唐朝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也是边塞诗风最为盛行的时详情
慈禧太后,作为清朝末期的实际统治者,她的生活方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据史料记载,慈禧每日凌晨便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楚汉之争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而在这场争斗中,有一个问题一直引人关注:项羽为何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的形象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被扭曲,而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就是明朝末年的一位详情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朝代,而在这个时代中,有一个人物的名字总是引人争议,他就是魏忠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和故事被时间的尘埃所掩盖,而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便是关于曹睿身世的一段详情
在蒙古帝国的历史中,成吉思汗的崛起是一个传奇。他的成功征服和统一了蒙古诸部,并最终建立了一个横跨详情
在中国古代社会,孝道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其中,入土为安是一种普遍的丧葬观念,意指人死后应被安葬详情
清朝乾隆年间,一个名叫和珅的官员迅速崛起,最终成为乾隆皇帝身边最受宠信的大臣。和珅的权势之大,影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女性诗人的身影虽然稀少,但她们的作品却如璀璨的星辰般闪耀着不朽的光芒。东晋时期的女详情
在中国封建历史的长河中,皇帝后宫佳丽三千是常有的事,然而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帝王——明朝的建详情
冲绳岛战役,又称冲绳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的最后一场重要陆地战役。XXXX年X月X日至6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治联姻往往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精心策划的一种手段。宣太后与义渠王的结合便是其中详情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一直是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南宋时期,面对国家危亡和社会动荡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封建历史中,牛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动力来源。因此,不少朝代出于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出台详情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长卷中,清朝乾隆年间的和珅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作为乾隆皇帝身边最受宠信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女性因她们的智慧、美貌或权力而被后世铭记。王宝钏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名字与唐宣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只凶猛无比的神兽,它们被称为四凶。这四只神兽分别是饕餮、混沌、穷奇和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判官是地府中的司法官员,负责审判阴间亡魂的善恶与罪责。传说中的判官详情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编年体史书,它诞生于宋朝,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详情
中国的烹饪艺术以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而闻名于世,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分布在各地的八大菜系。每一菜系都详情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学家,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一部巨著。这部书籍不仅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神兽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饕餮。这个名字,源自详情
《洗冤集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自南宋时期问世以来,就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细致的详情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如同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与飞跃。作为北京大学详情
西门吹雪,这个名字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以剑术高超、性格孤傲而著称,被誉为剑神详情
在中国古代,丹书铁券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免死金牌,它代表着持有者可以免受一切法律的制裁。而在《水详情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被尊称为江西诗派鼻祖。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将简要介绍黄庭坚的生平和他的艺术成就。 黄庭坚生于1045年,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