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杨载:元代诗坛的璀璨星辰
2025-08-18 17:37:30

杨载(1271—1323年9月15日),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后徙居杭州,是元代中期著名诗人,与虞集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诗四大家”。他的一生虽短暂却辉煌,不仅在诗文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格魅力,成为元代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星辰。

早年经历与文学启蒙

杨载出生于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他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深受母亲督促与教诲。在杭州的成长岁月里,他广泛涉猎经史子集,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尽管元代初期废止了科举制度,使得许多文人志士难以通过科举入仕,但杨载并未因此放弃对文学的追求。他潜心于诗文创作,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仕途起步与文名远播

杨载的仕途起步较晚,年近四十时尚未出仕。然而,他的才华并未因此被埋没。行中书省曾荐举他为茂材异等,他虽未赴任,但户部贾国英多次向朝廷推荐,使他得以以布衣身份被召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参与修撰《武宗实录》。这一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史学功底,更使他的文名逐渐在京师传开。

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元朝恢复中断数十年的科举制度,杨载一举登进士第,被授承务郎、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此后,他历任儒林郎、宁国路总管府推官等职,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然而,天不假年,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杨载不幸病逝,终年五十三岁。

诗文创作与艺术成就

杨载的诗文创作以气为主,博而敏,直而不肆,自成一家之言。他的诗作含蓄蕴藉,颇有新的意境,既有汉魏诗的沉雄典实,又兼具唐诗的清深雅炼。在诗歌创作上,他主张宗唐复古,以盛唐为法,尤尊李、杜。他的七言歌行颇似李白,纵横驰骋、气势磅礴;律诗则较接近杜甫,沉郁顿挫、意境深远。

杨载的代表作《宗阳宫望月分韵得声字》以其高华宏亮、意境飘逸而著称。诗中“大地山河微有影,九天风露寂无声”一联,更是被誉为“元绝妙境”,展现了诗人超凡的想象力和卓越的艺术才华。此外,他的《到京师》《赠孙思顺》等诗作也广为流传,深受后人喜爱。

除了诗歌创作外,杨载还精于诗法研究。他著有《诗法家数》,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该书系统总结了诗歌创作的法则和技巧,为元代及以后的诗人提供了宝贵的创作指南。

人格魅力与后世影响

杨载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更是一位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文人。他为人正直、谦逊好学,深受时人敬重。在元代文坛上,他与虞集、范梈、揭傒斯等人并称“元诗四大家”,共同推动了元代诗歌的繁荣与发展。

杨载的诗文创作和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诗歌风格被后人广泛借鉴和模仿,成为元代诗歌的典范之一。同时,他的诗法研究也为后世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萧菩萨哥:从金尊玉贵到香消玉殒的辽国皇后

  辽圣宗耶律隆绪统治时期,皇后萧菩萨哥的人生轨迹堪称一部跌宕起伏的宫廷悲剧。这位出身显赫的皇后,凭借家族权势与个人美貌登上后位,却因无子、性格缺陷及宫廷权力斗争,最终落得被逼自尽的凄凉结局。其命运轨迹不仅折射出辽代宫廷的残酷生态,更揭示了古代女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