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刘文静是什么人?李渊要杀他的原因是什么?
2023-03-24 15:45:16

  刘文静出身彭城刘氏,唐朝宰相、开国功臣。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在隋朝末年的时候,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唐高祖李渊被调到山西做官之后,在当地结交了两个好友。后来,这两个朋友帮助李渊,齐心协力共谋大业,最后成功起兵,一路攻入长安,建立了唐朝。

  然而再之后,李渊做了皇帝,其中一个做了唐朝的初代宰相。但另外一个,却被那位宰相好友嫉妒,最后被诬陷致死,上演了一出好友相残的戏码。

  这位被冤杀的唐朝开国功臣,名叫刘文静。熟悉唐史的朋友,应该听说过这个名字。

  公元568年,刘文静出生,当时还是南北朝末期。刘文静出身彭城刘氏,父亲去世较早。在父亲去世之后,刘文静凭借祖荫入仕,开始了他的仕途。

  此后的很多年里,刘文静在官场上一直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状态。虽然凭借祖荫入仕,但其家世并不是特别显赫,很难对刘文静有更大的帮助。再加上刘文静本人政绩也不是特别突出,虽然想要升官就很困难了。人到中年,依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

  不过,到了隋朝末年的时候,刘文静被调任晋阳县县令之后,他的命运却出现了一个转折点。

  晋阳,就是今天的太原。刘文静做晋阳县令的时候,当时太原地区的最高领导,恰好正是李渊。

  虽然是上下级关系,但刘文静和李渊的关系却出奇的好,两人私交甚密。再加上当时晋阳宫副监裴寂,三人组成了一个铁三角,互为好友。与此同时,刘文静更是和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后来,到了大业十二年,刘文静遇到了一些麻烦。因为刘文静和瓦岗军的领袖李密,存在姻亲关系,所以刘文静便被牵连入狱了。不过,刘文静虽然暂时吃了牢饭,但因为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二人的照顾,倒也没怎么遭罪。而且,在此期间,李世民还经常去监狱里看他。就是在这段时间内,两人开始暗中商量造反起兵的事情。

  再后来,李世民担心李渊不答应,刘文静还给他想出了一个办法,让他去找裴寂帮忙。李世民听了刘文静的话之后,先是靠赌博和裴寂拉近关系,然后再和裴寂说明自己的心意。最后两人联手让李渊夜宿晋阳宫,这才逼李渊同意造反。

  当然,在做这些的时候,刘文静和裴寂二人,其实都知道李渊早有造反的心思。也知道李世民来找他们,其实不过是想让他们先开口而已,所以才会顺水推舟,完成后面的任务。

  决定要造反之后,刘文静便被李渊秘密从牢里救了出来,然后开始帮李渊秘密奔走,筹划起兵的各项事宜。经过几个月的谋划之后,各项准备已经完成。恰好突厥来犯,李渊便让手下诬告太原的两个副留守,私通突厥,将他们斩首示众。干掉这两位副留守之后,整个太原地区,也就由李渊独自说了算了。此后,李渊开始大张旗鼓的募兵,一个月之后,正式宣布起兵造反。

  在而在李渊募兵期间,刘文静却是被李渊赋予了一项更加重要的任务,那便是出使突厥。

  山西位于北方边境,李渊想造反的话,首先需要考虑北方突厥的危险。如果他起兵之后,率兵外出征战,突厥却突然从背后突袭太原,那李渊肯定必死无疑。能否争取到突厥的支持,也就成了李渊成败的关键。

  而这个任务,便被李渊交给了刘文静。

  刘文静到了突厥之后,到底是怎么详细谈的,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后来按照突厥那边的说法,是唐朝答应双方一起出兵,进攻长安。事后李渊分得地盘和人口,所有金银财宝归突厥所有。但是对于这些条件,后来唐朝方面则是坚决予以否认,说自己从未答应过这些条件。

  不管真相到底如何,总之,刘文静出使突厥之后,是成功地将突厥的援兵给带回来了。而且,就在李渊进攻长安,被隋朝大将屈突通阻挡在黄河对岸的时候,刘文静忽然率领突厥援兵赶到。正是因为刘文静的到来,使得李渊敢于率主力渡过黄河,直接进攻长安。在李渊过河之后,刘文静则是率领突厥军队留下来,牵制了屈突通的主力军队,为李渊攻占长安,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可以说,在李渊起兵和入主长安的过程当中,刘文静是立下了大功的关键人物。李渊入主长安之后,自立为大丞相,刘文静也被封为纳言。李渊登基之后,平定了十七个太原起兵的开国功臣,刘文静名列第三,仅在李世民和裴寂之后。而且,他们三人还得到了‘恕二死’的殊荣,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免死金牌。这也使得他们三人,和其他功臣区分开来,功劳更高一等。

  从一个县令小官,摇身一变成了大唐的宰相,刘文静的这番际遇,可谓是匪夷所思。在唐朝开国的过程当中,他的功劳也是有目共睹。再加上刘文静和李渊、李世民父子二人皆有私人友谊,正常情况下,刘文静以后的日子,肯定是稳了。

  但令人意外的是,自唐朝开国之后,原本足智多谋的刘文静,却频频犯错,最终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武德元年六月,陇西薛举进犯,李渊派李世民为主帅前去抵挡,刘文静亦被任命为帅府长史,辅助李世民用兵。然而两军交战之后,李世民却忽然得了一场急病,失去了继续领军的能力。不得已之下,李世民只能将军权暂时交给刘文静,并且告诉刘文静,一定要坚守不出,不要出战。可惜刘文静求功心切,偏偏中了薛举的诱敌之计,最后导致唐军大败而回。

  这次失败,也是唐朝开国过程当中,仅有的一次惨败。据史书记载,当时李渊派去了十万大军,最后回来的还不到一半。失败的原因,恐怕只能归咎于刘文静自身的失误了。

  因为这次失误,刘文静也被革职入狱。不过好在,李渊对刘文静还是有感情的,再加上之前刘文静本就有‘恕二死’的特权。所以不久之后,刘文静就被李渊放了出来,并且被李渊任命,再次跟随病愈的李世民,前去征讨薛举。这次征讨薛举,李世民没有失败,而且恰逢薛举病死,最终唐军大胜而回。唐军胜利后,刘文静也得以重新入朝为官,并且被恢复了所有的爵位和封邑。

  照理来说,没有被追究战败的责任,刘文静应该感到庆幸才对。但接下来,刘文静却又犯了致命的错误。

  因为之前的失败,刘文静虽然得以重新做官,但地位却远在裴寂之下。这让刘文静觉得难以接受。在刘文静看来,李渊起兵的时候,自己和裴寂地位相同。之前征讨薛举,自己又有军功在身,怎么反倒地位不如裴寂?正是这个落差感,让刘文静变得越来越偏执,和裴寂的关系也越来越差。

  原本昔日要好的朋友,因为嫉妒之心,就此分道扬镳。

  此后,刘文静在朝堂上,屡次和裴寂作对。只要是裴寂支持的,刘文静一律反对。这种反对,已经不是为了唐朝的利益或者是他个人的利益,而是单纯为了反对而反对。对此,李渊虽然十分反感,但念在刘文静的开国功劳上,还是没有直接处罚刘文静。

  至于裴寂,在确认刘文静和自己作对之后,则没有半点手软。

  裴寂也不是什么大度之人,见刘文静屡次和自己作对,早已不把刘文静当朋友,而是当成了政敌。

  再之后,刘文静又做了几个匪夷所思的举动,彻底葬送了自己。当时刘家恰好发生了几次鬼怪之事,刘家便召来一名巫师驱邪。然而此后,刘文静家里一名失宠的小妾,想要报复刘家,便诬告说刘家施展巫蛊之术,有谋反之心。若是一般的罪名,李渊完全可以不过问。但谋反这种大事,李渊就不能不过问了。李渊当即下令,将刘文静下狱,让裴寂审理。

  裴寂早就有了杀刘文静的心思,正愁没有机会。这次刘文静落到了他手里,裴寂哪还会放过?在裴寂审理此案的时候,刘文静公开表示,李渊对自己不公平。刘文静说当初起兵的时候,他和裴寂地位相当,之后多次立下大功,地位却反倒不如裴寂,所以才会心生不满。

  在这场审讯之后,虽然大家都知道,刘文静并没有谋反之心。李世民更是竭尽全力,想要保全刘文静的性命。然而最终,裴寂却在李渊面前,说了刘文静的坏话。认为刘文静既然已经生出不满之心,将来造反是迟早的事情。于是最终,李渊权衡利弊之后,还是决定,处死了刘文静,剥夺其爵位,查抄所有家产。

  一代开国功臣,最后就落了这样一个结果,实在是让人可怜。

  纵观刘文静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刘文静之所以会被杀,其实纯粹是自己作出来的。刘文静的死,纯粹是因为他的嫉妒之心。如果刘文静的嫉妒之心,不这么强的话,根本就不会有此大难。在征讨薛举回来以后,刘文静只看到了自己的功劳,却没看到自己的过失,这也是他最大的失误。

  所以,做人最要紧的,还是认清自己。不光要看到自己的长处,更要看到自己的短处。最关键的是,千万不要有太强的嫉妒心。嫉妒心过强,迟早会葬送了自己。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曹植:三国时期的文学巨匠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他就是曹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他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