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莫与李自成都是明末时期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张献忠在四川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当了皇帝,李自成则在北京建立“大顺”政权当了皇帝。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
有一则关于张献忠的民间故事,说的是张献忠占领四川后,因为反抗者比较多,为了准确地找出这些人,所以张献忠就特别安排了探子到处打探消息,凡是涉及到对张献忠不利的消息都要收集上来,方便他打击反抗者。
某日,一个探子偷听到一对夫妇的谈话,丈夫在埋怨妻子说妇人喜欢嚼舌头,尽说些“张家长,李家短”的闲事,探子一听,和张家有关,赶紧的向张献忠汇报,结果张献忠一听后大喜,不但赏赐了探子,还摆开宴席庆祝。
这句话为何让张献忠高兴得不得了?这就牵扯到和张献忠齐名的另一位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了,在张献忠看来,“张家长,李家短”就是在说张献忠超过了李自成,对于张献忠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他高兴的事情了。
两人同为陕西人,同年同月出生,相差不过四天,在反抗明朝的起义过程中,为了争夺起义军最高领袖的位置,也或许是为了面子,张献忠和李自成有过不少的纠纷,从《明史》中记载的事例来看,俩人一直在争斗,甚至互相起过杀心。
张献忠和李自成都曾在明朝的体制中做过事,当然,全是不入流的工作,张献忠做过普通军士,李自成做过驿站的驿卒,但俩人双双失业,也双双走上了造反的道路,明朝崇祯年间,造反起义的农民军多入牛毛,但能坚持到崇祯朝灭亡的,也就剩下这俩位。
在造反起义的过程中,张献忠和李自成的起点不同,张献忠一开始就是独自成军,自称“八大王”,而李自成则依附在首任闯王高迎祥麾下,崇祯八年,各路义军聚会荥阳时,张献忠是十三路义军领导人之一,而李自成还依旧是高迎祥下面的一员闯将:
献忠始与高迎祥并起作贼,自成乃迎祥偏裨,不敢与献忠并。
俩人的第一次冲突就在荥阳大会之后发生,当时,在李自成的建议下,各路义军分别出击不同方向,高迎祥和张献忠合并一路攻下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凤阳,联手将将凤阳抢了个精光,在各自的抢劫过程中,李自成曾向张献忠讨要几名太监,但张献忠没给李自成面子:
自成从献忠求皇陵监小阉善鼓吹者,献忠不与。自成怒,偕迎祥西趋归德,与曹操、过天星合,复入陕西。献忠独东下庐州。
从这事开始,俩人之间算是有了矛盾,崇祯九年,高迎祥兵败被杀,李自成才开始冒头,从闯将升级为闯王,正式开始独自成军,崇祯十一年,在官军的重点攻击下,李自成被打得溃不成军,仅余十八骑逃入商洛山中。
李自成被明军击败的同时,张献忠向督师熊文灿请降,被接纳。投降明朝后的张献忠日子依旧过得很滋润,不听调也不听宣,每年朝廷还要拨给他一定的经费养军,比起在商洛山中吃灰扒泥的李自成,简直是天壤之别。
一年后,张献忠再次反叛,李自成得知后去投奔张献忠,虽然部下不多,但他依旧想独自成军,并不想成为张献忠的部下,可张献忠也没那么好忽悠,反过来想趁机吞掉李自成所部,警觉的李自成发觉张献忠的企图后赶紧的跑掉:
自成乃由缺走,突武关,往依献忠。献忠欲图之,觉,遁去。
但此后的李自成却开始崛起,在明朝将主要精锐调到关外和清军对峙,且张献忠被辅臣督师杨嗣昌指挥左良玉、贺人龙等将领重点打击的时候,不被关注的李自成一举壮大起来,趁着明军盯着张献忠,李自成在陕西、河南等地攻城略地。
而被明军重点关注的张献忠从玛瑙山战役开始一败再败,被明军追击奔逃,几如丧家之犬,风水轮流转,张献忠也准备去投靠他曾经看不上眼的小卒子李自成,俩人同样的秉性,李自成也准备趁机吞掉张献忠所部,幸亏另一位义军领导人罗汝才劝解,张献忠才逃过一劫:
时汝才已先与自成合,献忠遂投自成。自成以部曲遇之,不从。自成欲杀之,汝才谏曰:“留之使扰汉南,分官军兵力。”乃阴与献忠五百骑,使遁去。
差点被杀,张献忠也受不了这口恶气,虽然双方都是起义军,不能明面上互相拼杀,但张献忠开始从形式上处处针对李自成。崇祯十六年,羽翼丰满的李自成在襄阳自称“奉天倡义大元帅”,开始把自己视为全国起义军的当然领袖,甚至不惜为此杀掉盟友罗汝才。
可张献忠就是不服李自成,同年,在攻克距离襄阳仅300多公里的武昌后,张献忠开府建牙,自称“大西王”,你做大元帅,我就称王,硬生生从名义上试图比李自成高那么一点,而李自成果然大怒:“时李自成在襄阳,闻之忌且怒,贻书谯责”。
张献忠才不会在乎李自成高不高兴,李自成势大,但天下更大,李自成往北方打,张献忠就往西南方向打,反正就是不跟李自成走一路。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在西安建朝称帝,国号“大顺”,在四川的张献忠马上也建朝称帝,国号“大西”,可取了个年号叫“大顺”。
张献忠知道自己的实力早已经不如席卷整个北方的李自成,可就是不愿意低李自成一头,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则小故事,凡是能压李自成一头的事,他就高兴,还趁着李自成在专心经略北方的时候,把本来在李自成手上的几块挨着自己的地盘给抢了过来:
保宁、顺庆先已降自成,置官吏,献忠悉逐去。自成发兵攻,不克,遂据有全蜀。
俩人互相争斗了将近10年,明朝也是灭亡在他们手中,但俩人都败亡于清军,李自成拿下北京后被清军联手吴三桂击败,随即一路败逃,迅速丢掉整个北方的他于湖北九宫山被当地的士绅武装打死。一年多后,张献忠在四川抗清时,于阵前被冷箭射中阵亡。
张献忠和李自成俩人生前在反明这面大旗下互相算计,互相争斗,其实是必然的结果,早前,农民军都不算强大的时候,在共同的压力下,大家可以抱团取暖,互相信任,可随着实力的增强,财富的增多,地盘的增加,也随着野心的增多,矛盾也就自然而来。
随着起义军规模的增加,张献忠和李自成,也包括其他农民起义军领导人,全部成为可以独霸一方的诸侯,也开始学会了政治上的算计和争斗,更不要说高傲的张献忠早先地位远高于李自成,在李自成崛起后当然会有心理不平衡。
张献忠和李自成虽然互不相让,但生前俩人总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反明,而在他俩死后,俩人所遗留下的两支军队的目标依旧一样,那就是反清。
张献忠余部在他的四个义子的率领下,入云南联明抗清,一直坚持到清朝康熙元年南明永历皇帝被杀之后才算灭亡。李自成余部也在他死后投降南明,在四川和湖北交界之处坚持抗清,直到清朝康熙三年被消灭。
张献忠和李自成在明末恶劣的大环境下造反,是明朝被清朝取代的罪魁之一,不能说是有罪,毕竟当时活不下去造反的人太多,没有他们也会有其他人站出来消耗明朝的元气,他们俩人只不过是韧劲最足,坚持得最久。
俩人留下的遗产能坚持帮助南明抗清二十来年,也算是有功的,李自成死的突然,张献忠到底还是留下过联明抗清的遗言,反明朝不反民族,这大概是他们留下的最后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