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罗士信为唐朝立了不少战功,为何没有成为凌烟阁功臣?
2022-12-15 13:39:31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作为罗成的历史原型,罗士信为什么没有成为凌烟阁功臣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对民间隋唐故事有一定了解的朋友来说,“罗成”一定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不过在真实的历史上并没有罗成这样一位英俊潇洒、武艺高强的名将,有关他的故事也大多数是《隋唐演义》、《说唐三传》、《兴唐传》等等小说虚构的。

  虽然罗成是虚构的人物,但不是没有真正的历史原型,很多学者认为罗成的历史原型应该是罗士信。罗士信是秦王李世民麾下的大将,少年成名并有“万夫不当之勇”,为唐朝立了不少战功。但奇怪的是,罗士信后来却没有成为唐太宗的凌烟阁功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史料分析,入选凌烟阁功臣的标准主要是四项: 一,入关定鼎之功(从晋阳起兵李渊称帝时期的功劳);二,天下统一之功(在唐朝统一天下过程中的功劳);三,玄武夺位之功(李世民夺取皇位过程中的功劳);四,贞观治国之功(帮助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功劳)。

  在这四项标准中,功臣们起码要满足两到三项才有资格入选凌烟阁功臣。所以像裴寂、刘文静、封德彝、武士彟(武则天之父)基本只有“入关定鼎之功”的功臣,还有王珪、韦挺、岑文本这些基本只有“贞观治国之功”的功臣就没能入选凌烟阁功臣。

  罗士信早年在隋朝镇压农民起义军的大将张须陀麾下效力,李渊入关的时候正在河南打仗,没有“入关定鼎之功”。 武德五年(622年),罗士信在征讨刘黑闼的时候被俘牺牲,自然也没有“玄武夺位之功”和“贞观治国之功”,仅有“天下统一之功”。

  由于只有“天下统一之功”,不符合入选凌烟阁标准的罗士信自然无法成为凌烟阁功臣,也算是一个历史的遗憾。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北魏风云中的铁血太后:冯太后的成就与轶事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北魏冯太后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与果敢的改革精神,成为南北朝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女性政治家之一。她的一生,既是个人奋斗的传奇,也是北魏王朝从游牧政权向封建化国家转型的缩影。从罪臣之女到两度临朝称制的无冕女皇,冯太后以铁血手腕推动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