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揭秘

历史上吕蒙能轻松拿下荆州的原因是什么?
2023-03-15 14:26:26

  历史上明明关羽在出军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荆州的防务工作,那么吕蒙能轻松拿下荆州的原因是什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刘备在汉中打败了曹操,自称汉中王,其实力、地盘都大大增加。刘备亲自加封关羽为五虎上将之首,担任前将军。而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关羽在接受刘备五虎将印绶之后,便决定率军攻打襄樊。

  于是关羽迅速在荆州布防,留下南郡太守糜芳镇守江陵。而傅士仁则镇守公安,为了防止东吴水军趁机占便宜,关羽还在江边设立烽火台,每座台上设有数十名精兵把守,一旦有情况立马放狼烟,南郡、公安便可迅速做出响应。

  由此来看,关羽在出征之前他是做好了荆州的防务工作的,但是让关羽没有料到的是,自己在荆州的所有军事布防都被吕蒙一一,当荆州落入孙权之手的消息传到关羽耳中之时,二爷都还一脸懵逼,甚至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认识此乃是曹操的奸计。

  然而,当关羽的哨探赶到荆州之后,发现的确荆州已经被吕蒙所占,并且荆州城中的兵士家属都安好,关羽得知哨探的消息之后,这才相信荆州已经落入吕蒙之手的事实。


  即使关羽在前线调走了大量荆州精兵,但是吕蒙也不至于不放一炮一枪就能杀入荆州,不留一点动静?这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最有可能的解释就是在荆州腹地早就已经有孙权的卧底,并且这个卧底会把荆州相关的兵力布置,军事布防全部传输到孙权之手。

  如若不然,吕蒙想要轻松拿下荆州恐怕只能在睡梦之中完成。

  那么谁才是孙权安插在荆州的卧底呢?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好解释,只要分析一下哪些人在关羽丢掉荆州之后,得到了巨大好处即可知道谁才是孙权的内应。

  就上述问题简单分析之后,孙权安插的这个内鬼一下子就原形毕露。

  首先,在关羽战死之后,荆州之前高管一共有4人投降孙权,第一人乃是公安镇守大将,他就是傅士仁,此人是关羽亲自挑选的大将,其能力非常。

  那么这个傅士仁是孙权安排在荆州方面的卧底吗?答案是否定的,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其一,傅士仁在投降之前乃是由虞翻劝说,当时虞翻说了这样一句话:

  吴书曰:翻至城门,谓守者曰:“吾欲与汝将军语。”仁不肯相见。乃为书曰:“明者防祸於未萌,智者图患於将来,知得知失,可与为人,知存知亡,足别吉凶。大军之行,斥候不及施,烽火不及举,此非天命,必有内应。将军不先见时,时至又不应之,独守萦带之城而不降,死战则毁宗灭祀,为天下讥笑耳。

  从吴书之中记载,很明显傅士仁也只是被诓骗者,当时吕蒙的兵马尚未对公安完成合围之势,然而有了虞翻劝降之词,加之此前傅士仁又对关羽有所意见,心中畏惧关羽,因此傅士仁便投降了孙吴。

  其中有一句话叫:“烽火不及举,此非天命,必有内应”,这句话各位看官怎么理解呢?很明显,当时虞翻已经摆明了说荆州城内已经有了内应,否则关羽在江边设置的烽火又怎么可能会不举火呢?

  其二,傅士仁其实也是受害者。此话怎么讲呢?当时虞翻私下给吕蒙发书信,在书信上虞翻这样说道:“此谲兵也,当将仁行,留兵备城。”遂将仁至南郡。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很简单,虞翻的意思就是说希望吕蒙采纳,先诈降傅士仁,然后再用傅士仁去诱降麋芳,这样一来即使麋芳不降,也可大大打击南郡军士的士气。

  因此,综合来看傅士仁绝非孙权安插在荆州的内应。


  除了傅士仁投降孙吴,还第二个投降孙吴的是谁呢?此人正是刘备的小舅子,他就是麋芳。

  从上文的介绍来看,虞翻在成功收降傅士仁之后,便把傅士仁带到了南郡,由此一来孙吴兵马便可以利用傅士仁来诈降麋芳,当然了麋芳这个人虽然家里有钱,同时又是刘备的舅子,但是他却是一个死脑筋。

  麋芳没有经过多想,便直接投降了孙吴。由此一来,麋芳也成为吕蒙的战利品,最终麋芳成为吴国的将军,他后续的日子基本上在史料当中找不到相关记载。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麋芳在投降吴国之后,他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

  据史料记载,麋芳在孙吴被虞翻堵着营门叱骂,但是麋芳却不敢作声。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很简单麋芳绝非当年荆州的内应,否则孙权不可能这么对待他。

  从上面简单分析来看,麋芳,傅士仁他们二人并非是孙权安排在荆州的卧底。那么到底谁才是孙权安插的内应呢?我们接下来再来看看另外两个人。

  跟随麋芳、傅士仁一起投降孙吴的还有两人,他们便是郝普、潘濬。

  此二人到底是如何投降孙吴的呢?很简单的道理,在虞翻成功诈降麋芳、傅士仁之后,便利用同样的手段将郝普成功诈降,而将军潘濬呢?则是因为之前跟关羽不和,因此在孙权到了荆州之后便直接投降了孙吴。

  如此说来,那就非常简单了,孙权安插在荆州的卧底一定是郝普和潘濬之中其中一人了。那么到底是郝普还是潘濬呢?接下来我们细细道来,答案即将浮出水面。

  首先来看看潘濬,看看潘濬到底是不是孙权派来的卧底?从史料来看,潘濬是自己主动投降孙吴的。并且在他投降东吴之后被孙权任命为奋威将军,封常迁亭侯。后来在孙权称帝之后,又拜潘濬为少府,封刘阳侯。

  从各种迹象来看,潘濬的确是孙权派来的内应?其实则不然,孙权之所以会重用潘濬,很简单就是留住此前刘备帐下大将的心,如若不然蜀汉日后更加不会有投降东吴的将领了。

  还有一点,在孙权入主荆州之后,荆州原来的官员都去拜请孙权,但是唯独不见潘濬,最后孙权硬是把潘濬抬到了殿上。最后潘濬在大殿之上哭得稀里哗啦,最后才向孙权行了礼。

  从潘濬的举动来看,他绝对不是内应,如若不然他不会唱这出戏!如果真是内应,很有可能当场就会被荆州城内的关羽士卒斩杀,以泄失城之恨。

  如此说来,孙权派来的卧底就只有一人,他就是郝普。

  郝普,起初乃是刘备任命的零陵太守。在湘水划界之时,郝普便投降过孙吴一次。可能说到这里,很多看官大人就会觉得郝普肯定会再次投降第二次的可能,因为刘备的小舅子麋芳、大将傅士仁都已经投降东吴。

  剩下一个小小的郝普更加翻不起什么浪来,不如投降东吴,以保性命。如此说来郝普的确是嫌疑最大的一人,同时在湘水划界之后,孙权也把郝普给放了。而且刘备也继续让他做零陵太守,说白了刘备可不是一个小白,他之所以会这样做,其实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榨取郝普的最大有生价值。


  换句话说,其实在刘备心里已经认定了这个郝普必将会反叛自己。同时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东吴孙权,最擅长的其实就是诈取,取荆州,包括当年利用“美人计”想赚取刘备都是相同的套路,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孙权他是不计方法的。

  因此总结来看,孙权很有可能是在第一次收降郝普之时,就私下许以郝普职权,果不其然郝普在投降之后便被孙权升为廷尉。各位看官友友,觉得谁才是真正的叛徒呢?

  总体说来仅凭吕蒙,陆逊等人,想要成功逃过关羽所布置的烽火台。不费丝毫吹灰之力便收降傅士仁、糜芳二人,荆州城中必有内应!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曹植:三国时期的文学巨匠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他就是曹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他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