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揭秘

秦汉乐舞的特点是什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2023-02-13 14:41:51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那么秦汉乐舞的特点是什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秦汉乐舞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从舞蹈艺术发展的方面来看,秦汉时期属于我国历史上秦汉舞蹈艺术发展的第二高峰时期,统治者对于舞蹈艺术的喜爱也加速了舞蹈艺术的传播,使舞蹈艺术得到了大力推崇,在秦汉时期呈现出了绚丽多姿的局面。

  秦汉时期在音乐方面也形成了声、音、乐的三层结构,音乐的三层结构也反映出音乐与人的本质和内心的相互关联。

  音乐与舞蹈的有机结合,在多个方面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愉悦的享受,人们在享受艺术熏陶的同时丰富了精神世界,为文化的传播也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一、起舞弄清影:可叹几千年

  1.背景

  在刚刚结束了战争割据完成大一统的背景下,秦汉的舞蹈呈现出“大美”的气象。在秦汉之前,长期的动荡不安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强烈的不安感,人民在煎熬之中生活,水深火热的生活环境使人民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为了生存,他们四处奔走,由此加剧了社会的混乱程度,给统治者的统治带来了更大的难题。

  国家的人民迫切期望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在百家争鸣的促进下,各学派的代表都用自家学派的独有形式表现出了对国家安定的向往。

  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规律推动下,秦始皇平复了战乱,一统六国,建立了我国首个中央集权的王朝。

  国家的安定也结束了百姓流离失所的局面,人民全然接受了大一统的思想,这一思想也转化成意识保留在人民的心中。

  秦朝的建立完成了收复了完整的国家版图,也对国家一些制度进行了改革和完善,例如商鞅变法、土地制度、重农抑商、度量衡等,都推动着国家的运转走向正常的轨道。然而秦朝从建立到灭亡仅仅用了十五年时间,即使制定了制度,也无法看到最终成果。

  汉朝的制度管理遂有“汉承秦制”的说法,但是汉朝不仅完成了国家版图的收复,还在思想文化层面取得了巨大收获。

  司马相如曾在《封禅书》中表达出“汉朝的思想教化像奔腾不息的流水一样”,如此磅礴的景观营造出了恢宏大气的局面,将汉朝的统治思想展露无遗。

  基于这种思想背景,秦汉的乐舞文化也在此熏陶下呈现出“大美”的景象,这种景象的出现为我国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指明了新的方向。

  2.秦汉乐舞的发展

  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各朝各代中当之无愧的文化发展程度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时期,这一时期文化极度地融合在了一起,发展趋势多姿多彩,完美地呈现出包容性的特点。

  在西域各民族与秦、汉的交流融合中,汉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吸纳了西域民族的特色,少数民族的舞蹈和音乐曾多次进入汉朝宫廷演奏,这些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也被记录在画像石和画像砖上,供后人学习和欣赏。

  乐舞起源于先秦时期,经历了历史的考验和磨练之后,在汉武帝时期发展步入了黄金时代。

  虽然汉武帝所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思想的自由发展有了束缚,但是儒家学派所重视的“仁义礼智信”观念却一度成为社会主流,为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所推崇。

  在秦汉时期,中原舞蹈风格的形成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通,张骞出使西域,中原与西域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愉悦,舞蹈更是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

  人们对于乐舞的重视为乐舞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因此在与西域的交流中,西域舞蹈中的异域风格也融入到了中原舞蹈之中,乐舞的种类也逐渐丰富,为后期乐舞的繁荣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舞蹈是身体动作的艺术而非简单的身体动作,经过设计的舞蹈动作蕴含了人们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是一种抒发感情的渠道。

  秦汉时期的舞蹈以“长袖细腰,扬袖踏鼓”为主要特点,同时在一举一动中体现了儒家思想。

  秦汉时期的舞蹈可以分为俗乐和雅乐两类,俗乐所代表的是以民间习俗为主的舞蹈形式,雅乐所代表的是由乐舞管理机构(即乐府)在宫廷所做的具有特定规矩的礼仪乐舞。

  两种类型的舞蹈受众不同,其所反映的内容也不同,但是这两种舞蹈的盛行却为舞蹈家提供了生存空间。

  乐舞形式的不断丰富使舞蹈家们的技术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舞蹈的需要为舞蹈家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空间,在不断的探索和进步中,舞蹈形式不断传播,由此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礼仪之邦,美美与共

  秦汉时期,乐舞不仅在平民百姓之深受青睐,达官显贵更是醉身其中,各阶层的人民都沉醉于乐舞的浪潮之中。

  统治者对于乐舞的喜爱是推动乐舞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汉武帝喜爱吟诗作赋、填词作曲,为了自身兴趣,也为了百姓需求,汉武帝特地设立了乐府机构,推动乐府歌曲的发展,与歌曲相配合的舞蹈也随之发展。

  在此时期,乐舞已经不是简单的娱乐工具,进而演变成为上层人士的一种生活状态。

  在统治者和上层人士的推动下,平民百姓也逐渐开始享受乐舞,乐舞逐渐变成了社会主流,其中比较常见的舞蹈有建鼓舞、盘鼓舞、巾舞、袖舞等。

  不同的舞蹈表现出的是不同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情景,所谓“戏如人生”便可以作为不同舞蹈形式的一种诠释。

  乐舞的繁荣景象自然也被记录了下来。如今考古出的秦汉时期的文物例如画像石、画像砖、青铜器、舞俑等都能够反映出当时乐舞的繁荣景象,乐舞的魅力跨越古今给人们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

  乐舞中优美的舞姿和粗犷的西域音乐结合将汉舞的优美和西域的雄厚结合,并将二者的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舞蹈艺术中,离不开舞蹈道具的加持,汉朝时期舞蹈的普遍规律就是在舞蹈中普遍地使用舞蹈道具,有的舞蹈甚至直接以舞具命名,例如建鼓舞、铎舞、盘鼓舞等。

  舞蹈家对于舞具的应用达到了行云流水的地步,仿佛舞具不仅是舞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是舞蹈家身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舞具更像是舞蹈家的身体器官,帮助舞蹈家更加准确地抒发情感,让观众更加灵活地捕捉舞蹈中蕴含的情绪。

  秦汉时期舞蹈的功能与当代舞蹈的功能不同,现代舞蹈以审美为主,更加在意舞蹈的优美韵味。

  而秦汉时期的舞蹈更加具有功能性,例如宴饮舞蹈,宴饮舞蹈分为即兴舞和交谊舞,即兴舞不由专业的舞蹈家表演,而是以自我娱乐为主要目的,这种舞蹈形式的主要目的就是表达舞者的情绪,也展现了舞者当时的精神风采和社会风貌。

  交谊舞则要遵守一些相应的规则,例如先主后客,舞姿中必须包含旋转的动作等。舞者必须遵守舞蹈的规则,否则会引发主宾之间的隔阂。

  秦汉时期的文化背景包含了恢宏的气势,该时期的文化也在不同程度上表现着这种气势。

  从出土的文物来看,秦汉乐舞场面宏大,节奏铿锵有力,动作奔放大气,场景色彩鲜明强烈,音乐韵律激昂婉转,似有“银瓶乍破水浆迸”之感。

  舞蹈、布景、音乐的协调配合都打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因此在现有记载中,秦汉乐舞在我国文化发展历史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对于乐舞的记录是后人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汉代挖掘出土的墓葬中包含着大量记载歌舞百戏的画像石、画像砖、舞俑等。这些文物中刻画着舞者摇曳生姿的舞蹈动作,栩栩如生的画面如此扑面而来。

  通过文物中的刻画,我们可以了解到,将舞蹈、音乐、杂技、武术等艺术元素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就是乐舞百戏。

  乐舞百戏在秦朝被称为“角觗”,这种舞蹈形式在最初用于军事活动和体育项目,后来逐渐演变发展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容纳了杂技、马戏、舞蹈、音乐等,在舞蹈表演中也包含着少数军事动作,综合性的表演形式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

  从现有的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来看,秦汉时期所反映出来的舞蹈风格是充满活力、激情昂扬、积极向上的,在基础舞蹈与其他艺术形式交融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舞蹈的艺术形式和表现形式。

  变幻多姿的舞蹈动作呈现出了强劲有力的舞蹈力度、变换频繁的音乐节奏、以及舞蹈家鲜活的生命力,最重要的是展现出了当时社会积极向上的社会风貌。

  三、古往今来,千姿百态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发展至今靠的就是对文化的传承,并且在传承中发扬光大。

  无论是秦汉时期亦或是我国古代任何其他时期,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从未停止过。前人对于当时文化的记载是后人追溯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

  例如画像砖和画像石对于乐舞场景的记载,准确地反映出当时上层人士宴饮的场景和平民百姓娱乐的场景,这些被凝结在文物中的舞蹈瞬间,都是当时人们对舞蹈和生活的最直接的记载,也是对于当时生活状态最直接的反映。

  这些载有千年文化的文物历经岁月的沧桑洗礼遗留至今,虽不能保存完整的面貌,色彩和线条也逐渐模糊甚至消失,但是作为历史的记录者和传播者,它在完成着它的使命。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秦汉时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我国文化发展历程中,秦汉时期的文化自然也占有一席之地。

  秦汉时期的舞蹈是我国古代舞蹈发展的高峰期,另一高峰期则是唐代,唐代的舞蹈形式多样,也具有开朗活泼的基调,也是对唐朝帝国强盛气势的一种反映。

  在歌舞之间将唐朝帝国朝气蓬勃的气势展现了出来,也将生机勃勃的社会风貌传达了出来同时具有了观赏性和历史性。

  结语

  秦汉时期的舞蹈风格变幻无穷,种类繁多,但是整体上继承了各家学派的特点,将儒家文化中的“杂霸而治”展现出来,汉代乐舞中的轻盈之美、韵律之美、拙朴之美和融合之美是从专业舞蹈角度对舞蹈文化的展现。

  儒家思想在汉代成为了社会主流,因此秦汉乐舞中也包含了儒家思想的“礼仪”内涵,从本质上反映出敬畏平和的思想,对于先人、统治者都饱含敬畏之心。

  舞蹈虽然变化多姿、动作鲜明,但是却十分张弛有度,既能表现出舞蹈中所蕴含的情感,又不会逾越礼制规矩。

  而秦汉乐舞又包含了西域特色和东夷特色,在音乐和舞蹈层面都是多种风格融合的结果,虽然有外来文化的融合,但是汉文化依旧占据主流,任何外来文化的加入都是为汉文化的发展锦上添花,为汉文化的繁荣提供基础。

  因此在传承我国文化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创新也要适当吸收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吸收借鉴的同时保持自我特色。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曹植:三国时期的文学巨匠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他就是曹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他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