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国学

成语“始终不渝”源自何人?有哪些历史典故?
2023-01-31 14:13:53

  【成语】: 始终不渝

  【拼音】: shǐ zhōng bù yú

  【解释】: 渝: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成语故事】:

  魏征是一个刚直敢言的谏官,是唐太宗朝中明名的大臣。

  有一次,唐太宗派人以重价四出访求名马和珍宝。

  魏征很不赞成唐太宗这样做,便上书谏劝,他写道:“臣奉侍帷幄十余年,陛下许臣以'仁义之道,守而不失;俭约朴素,始终弗渝、'。德音在耳,不敢忘也。。。。。。。”

  唐太宗见魏征说得有理,便马上下令召回了派出去买马的和珍宝的人。

  魏征所说的“始终弗渝“,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始终不渝,用来比喻能自始至终,坚持不变。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司马朗之死:盐与瘟疫交织的历史谜团

  在三国历史中,司马朗作为司马懿的长兄,其死因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多放点盐就死了这一说法,更是引发了诸多猜测与讨论。本文将结合真实资料,深入剖析司马朗之死的真正原因,以及盐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司马朗生平与死因背景  司马朗,字伯达,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