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公孙述的生平:从地方能吏到割据帝王的兴衰沉浮
2025-08-14 17:45:06

公孙述(?—36年),字子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是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割据蜀地的军阀,也是历史上首位在四川地区称帝的割据者。他以蜀地为根基,自立为帝,国号“成家”,在位十二年,最终在东汉军队的围剿下败亡。其生平轨迹折射出乱世中地方势力崛起与中央集权重构的激烈碰撞。

一、早年经历:从地方能吏到蜀郡太守

公孙述出身官宦家庭,其父公孙仁官至河南都尉。汉哀帝时期,公孙述以父荫补任清水县(今甘肃清水)县长。他以“熟练吏事”著称,治下“奸盗绝迹”,甚至被传有“鬼神相助”,实则因其行政能力出众,能同时兼管五县政务,政绩斐然。王莽篡汉后,公孙述被擢升为导江卒正(即蜀郡太守),治所在临邛(今四川邛崃)。在任期间,他抚育百姓、整顿吏治,为日后割据蜀地奠定了民心基础。

二、割据蜀地:从自保到称帝的野心膨胀

1. 清除异己,巩固势力

王莽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更始政权建立后,南阳人宗成自称“虎牙将军”,率军入侵汉中,商人王岑起兵响应,队伍迅速扩张至数万人。公孙述起初遣使迎宗成入蜀,但宗成入成都后“虏掠暴虐”,引发民愤。公孙述遂召集县中豪杰,伪称汉使授命,自领辅汉将军、蜀郡太守兼益州牧,并选精兵击溃宗成,威震益州。

2. 自立为王,扩张地盘

更始二年(24年),公孙述派弟弟公孙恢在绵竹大败更始政权派来的柱功侯李宝、益州刺史张忠,彻底控制蜀地。此时,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肥腴”,远方的士民和西南邛、笮等部族酋长纷纷归附。功曹李熊趁机劝进:“将军割据千里,地方十倍于商汤、周武,若奋威德以投合天时,可成霸王之业。”公孙述遂自立为“蜀王”,定都成都。

3. 称帝建制,宣扬天命

建武元年(25年),公孙述在部将的反复劝进下,于成都称帝,国号“成家”(一作“大成”),年号“龙兴”,以白色为尚。他仿照汉制设置三公九卿,刻天下牧守印章,备置百官,甚至废铜钱、铸铁钱以控制经济。为制造舆论,他宣扬谶纬之学,引用《录运法》“废昌帝,立公孙”、《括地象》“帝轩辕受命,公孙氏握”等预言,自诩“手纹有奇”,以“天命所归”迷惑民众。

三、割据时期的政治与军事:扩张与固守的双重困境

1. 对外扩张的尝试与挫折

公孙述称帝后,试图突破蜀地限制,向北、向东扩张:

北伐关中:建武二年(26年),他派将军李育、程乌率军出陈仓(今陕西宝鸡),与陇右军阀隗嚣合兵攻取三辅(今陕西关中地区),但被汉将冯异击败,退守汉中。

东进荆州:建武六年(30年),公孙述派将军田戎、任满出江关(今重庆奉节),攻占临沮、夷陵(今湖北宜昌),试图招揽旧部、夺取荆州,但未能成功。

联陇抗汉:建武七年(31年),隗嚣在东汉压力下向公孙述称臣,公孙述封其为“朔宁王”,试图构建“陇蜀联盟”,但隗嚣始终首鼠两端,联盟名存实亡。

2. 内部治理的弊端与矛盾

公孙述的统治存在两大隐患:

迷信谶纬,滥行诛杀:他迷信符命鬼神,以谶纬为依据任免官员,甚至因“五德终始说”废铜钱、铸铁钱,导致“民间货币不通”,经济混乱。

任人唯亲,排斥异己:他立二子为王,分封子弟掌管郡县,重要官职均由公孙氏占据,拒谏饰非,导致“大臣多心生怨望”。

四、败亡:东汉统一战争的牺牲品

1. 东汉的军事围剿

建武十一年(35年),光武帝刘秀在平定关东群雄后,腾出手来对付公孙述。他命大司马吴汉率荆州兵六万、马五千匹,与征南大将军岑彭会合,沿长江西上;同时派来歙、盖延率军自陇西南下,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汉军势如破竹,相继攻克南郡、河池、下辨等地,直逼成都。

2. 成都决战与公孙述之死

建武十二年(36年)十一月,公孙述亲率五千敢死士出城迎战,被汉将高午刺伤,当夜伤重不治。次日,其部将延岑开城投降,立国十二年的“成家”灭亡。汉军入城后,吴汉纵兵大掠,尽诛公孙氏,“妻、子悉被夷灭”,连光武帝刘秀也感叹“闻之可为酸鼻”。

五、历史评价:乱世枭雄的悲剧结局

公孙述的割据行为在历史上争议颇大。范晔在《后汉书》中评价他“性苛细,迷信讳谶符命之说,好察小事而忽略大体”,最终因“妄自尊大”而败亡。后世史家多将其视为“井底之蛙”,认为他缺乏战略眼光,未能抓住刘秀尚未统一全国的时机主动出击,反而坐失良机。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公孙述在乱世中以蜀地为根基,维持了十二年的独立统治,其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仍不可小觑。他的败亡,既是个人能力的局限,也是历史大势所趋——在东汉统一战争的浪潮下,任何割据势力都难以长久存续。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历史中真实的韦皇后:权力漩涡中的双面人生

  在唐朝中期的政治舞台上,韦皇后(约664—710年)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她既是唐中宗李显患难与共的妻子,也是试图效仿武则天称帝却最终失败的野心家。透过史书的多重记载与现代研究的重新审视,这位被贴上祸国妖后标签的女性,实则展现出复杂多面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