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空印案爆发后,明朝是如何解决“空印”问题的?
2023-03-28 11:09:43

  空印案,发生在明代洪武年间,与胡惟庸案郭桓案蓝玉案并称明初四大案,多达数万人因此案获罪。所谓“空印”,就是在文书上预先盖上印章,需要用时再填写上具体内容,这本是各地官员为了完成差事的一种权宜之计,却不想竟然酿成巨案。此案在当时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相当程度的重视。那么,“空印案”爆发之后,明朝又是如何解决“空印”问题的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空印案”的根源问题:地方官员为应对核查的无奈之举

  由于明太祖朱元璋起于微末,对于元末以来官府的黑暗和官员的贪婪可谓深恶痛绝,为此甚至多次发表对“胡元制治”的不满,因而在大明建立之后,为惩治贪腐便制定了很多律法和措施,但这种立法本就是在探索之中,因而有着很多的漏洞和不足,“空印案”的爆发便是源于此。

  明朝规定,朝廷每年要对地方的财政收支、税款账目进行核对核对、清查。而在审核中,则要求地方提供的账目必须与户部数据完全相符、分毫不差,如此才可以结项。如果其中有任何一项不符,整个账册便要被驳回,由地方重新填报、加盖印章,直到核对准确为止。

  由于当时各地上缴的乃是粮食,而粮食在运输途中又难免出现损耗,这便导致地方与户部的数据往往出现问题。结果便是,那些报账的官员通常要来往几趟才能完成账务审核,可古代交通实在不便,距离南京较近的江浙地区还好,云贵、两广、晋陕、四川官员可就遭了殃,如果多跑几趟,搞不好一年就过去了。

  不仅路上耗费时间,重新核对填报账册也是个极为麻烦的工作,古代不像现代改数据只要敲几下键盘、重新打印就好了,账簿的重新核算、填写、修订可谓耗时耗力。

  于是,为了确保账务核查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各地派往户部的官员,便往往会携带一些事先已经盖好印章的空白书册,到户部之后如果账目不符,便可就近重新修订填写,从而大大节省了时间。

  这种做法虽然不合规矩,然而由于这是本就是从元朝遗留下来的做法,再加上从未被明朝明令禁止过,因而各地官员便也没有将此放在心上。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种做法竟然引发了一场空前劫难。

  “空印案”的全面爆发:地方多达数万官员惨遭牵连

  洪武九年(另说洪武十五年),明太祖朱元璋偶尔发现了加盖印章的空白书册,于是命人予以彻查,“空印案”就此爆发。得知事情原委后,《明史》记载朱元璋的反应是“盛怒”,直接将其定性为欺罔行径,下令将相关官员全部逮捕治罪。

  根据《明史·刑法志》的记载,朱元璋下令将各级主印官员全部处死,副手以下则杖一百、发配充军。于是,各省布政使以下,各府、州、县手握印信的官员全部被杀,各省左右参政、府同知、通判,州同知、判官,县丞、主簿等副官全部被杖刑后充军。

  方孝孺在《叶郑传》中则记载,“行省言臣二十余辈、守令署印者皆欲置之死……竟杀空印者”。在惩处各地主副官的同时,朱元璋认为各地监察官员和言官也没有尽到职责,竟然帮助地方官员欺君罔上,于是又有大量十三道御史言官因此获罪。

  根据吴晗的《朱元璋传》、《国史概要》和《明史·刑法志》等记载,因“空印案”获罪被杀和株连的官员,至少达到了三四万人。

  其实在这件案子中,朱元璋之所以如此恼怒,除了官员本身存在违规现象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朱元璋认为这对明朝或者说自己的统治,构成了一定威胁,同时为了根除朝中的一些弊病,因而才会惩处如此之重。

  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为了新政落实。朱元璋本就是位疑心较重的皇帝,而“空印”事件存在时间如此之长,却始终不为自己所知,这不能不令他怀疑地方各级官员存在相互勾结的现象。尤其是户部对于这种做法的默认,岂不是让他的这种账目核查形同空气?这简直就是一种欺君罔上的行为,为了新政的推行,他也必须对此予以严惩。

  二是防止耳目闭塞。虽说“空印案”中官员们只是相互包庇,顶多也就是各级官员从中贪污,可是如果地方出现叛乱呢?如果地方官员仍然将他这个皇帝瞒在鼓里,导致朝廷无法及时做出应对,那可就要天下大乱了。尤其是具有监察各级官员职责,拥有风闻奏事之权的言官对此也拒不上奏,岂能不让他担心。

  三是杜绝元朝弊政。前文说过,朱元璋对于“胡元制治”本就极为反感,对贪官污吏更是极为恼恨。如今,各地官员为了应付审核,竟然敢于沿用元朝以来的弊政,他不得不对此予以警示。同时,如果对“空印案”网开一面,谁又敢保证各级官员以后不会利用去贪污?以朱元璋对贪官的态度,岂会不予以严惩。

  “空印案”事后发展:律法修改后官员只得被动接受

  “空印案”爆发之后,湖广按察使佥事郑士元也被牵连入狱,但不久后便又被放出。同年,因发生星变,朱元璋下诏求言,郑士元的弟弟郑士利便针对“空印案”上书,对“空印案”爆发的原委以及新政存在的问题,予以了详细描述。

  针对“空印案”,郑士利提出了四个观点:一是空印账册盖的是骑缝印,每张纸上印记并不完整,这种加盖了印章的白纸即使流散出去,也难以成为凭据,更何况这种加盖了印章的白纸,也是很难轻易流出的。因此,基本不会有官员利用空印纸去弄虚作假、危害百姓。

  二是钱粮这些账目数字,府必合省,省必合部,出入对错,最后户部说了算。而部省距离远的六七千里,近的也有三四千里,一旦出错,往返差不多就要一年时间。先印而后书,乃是权宜之计。

  三是国家立法必须要有明确的法律,从而使得朝廷能够根据法律来惩处违法者,然而此时朝廷律法之中,并没有针对空印的法律,大家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做的,却没人告诉他们这么做是有罪的。如今惩治如此之严,岂能服人。

  四是国家培养一个合格的官员本就很难,而能够做到省府级官员的,更是需要数十年的培养才行,如今牵连如此之广,对朝廷来说是个严重的损失。

  郑士利本想着能够趁此机会,能够劝说朱元璋放弃株连,谁知朱元璋看后却是大怒,命令于是追查其幕后主使者,虽然最终没能查出幕后主使,但郑士利还是被流放。而那些受“空印案”牵连的官员非但没有得到赦免,就连已经释放的郑士元也受此连累被抓起来流放了。

  那么,“空印案”之后,朝廷对于这种账务审核是否有调整呢?各地官员此后又是如何应对这种审核的呢?

  可以确定的是,朱元璋虽然知道这种审核方式,的确存在一定的问题,可当时却又没什么好的办法能够解决,于是只好继续依旧制继续沿用了下去。而各地官员虽然苦恼,可为了自己的脑袋着想,也只能继续照章办事,而且也没人再敢使用空印的法子了。

  要说唯一改变的,那就是朱元璋直接将“空印罪”写进了《大明律》。《大明律·刑律·诈伪·诈伪制书》明确规定“空纸用印者皆绞;察院、布政司、按察司、府、州、县衙门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其余衙门者,杖一百、徒三年;未施行者,各减一等;若有规避事重者,从重论”。

  到了明世宗朱厚熜年间,甚至对此再一次重申,《明世宗实录》有载,“时有诈为察院文书画押者,事发...诏三法司会议。于是...因事按律议列四款以覆,谓...及空纸用印者,亦当以其余衙门罪之,此当申议者三...悉从之,著为令”。

  明初时期,由于朝廷对账务核查的相对较严,即便账务中的问题难以避免,各地官员也只好派人来回跑腿了,好在不用自己跑腿。不过,明朝中期以后,这种核查也就相对宽松了不少,地方官员也就没有那么郁闷了。

  与此同时,明太祖朱元璋虽然对官员比较苛刻,可自朱元璋之后,官员们的待遇也算有所改善,其中便出现了一个叫作“耗羡”的东西,也就是官员们可以在正税之外再加收一笔附加税,明朝中期时“耗羡”达到了正税的两到三成。如此一来,官员们在运送赋税时,便可不动用正税,而以“耗羡”来支付损耗,如此便也降低了审核时出错的概率。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曹植:三国时期的文学巨匠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他就是曹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他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