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杨玄感拥有显赫家世,为什么选择造反?
2023-01-01 10:23:45

  杨玄感(不详~613年8月21日),字号不详,弘农华阴人,隋朝大臣,司徒楚公杨素嫡长子。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613年6月,礼部尚书杨玄感趁着隋炀帝二征高丽之际在黎阳郡起兵谋反!

  军师李密献策三条!

  上策:出奇兵,攻蓟郡,扼守临渝关,切断远征军的归路。

  具体理由是:杨广亲率大军出征,此时远在辽东,就是距离幽州也有千里之遥,况且南有大海,北有胡虏,只中间夹着一条道可以返回,而临渝关则位于这条道的咽喉位置,所以说控制了临渝关,就相当于阻断了杨广的回军之路。一旦高丽人知道了杨广回撤遇阻,势必会在后面穷追猛打,如此一来不出一个月,隋军的军资粮秣都将消耗殆尽,结果就是隋军要么投降要么溃散,那么皇帝杨广也可以不战而擒了!

  中策:向西直取长安,固守关中!

  主要理由是:关中之地四面都有要塞屏障,自古以来便是天府之国。如果拿下长安,然后通过招揽豪杰、抚慰民心等手段,长安便可作为反隋的大本营,就算杨广率大军从高丽返回,但他失去了根本之地,也奈何不了杨玄感,而杨玄感却可以依托长安慢慢进取天下!

  下策:挑选精锐士卒,袭取东都。

  主要理由是:如果能够顺利攻取东都,便可借以号令四方!但风险也是最大的,因为东都守备充足,如果百日内攻城不下,而全国各地的军队又从四面八方涌来,那结果就非常不妙了!

  杨玄感则认为李密所提下策实属上策,他的理由是:如今文武百官的家眷都在东都,要是先攻取东都,就足以扰乱百官们的心,到时候谁还有心思陪着杨广打仗?他们为了家眷的安全,肯定会投降,这样一来杨广就成了光杆司令,而自己得到了文武百官的支持,登上皇帝宝座也就易如反掌了!

  听完这个解释,李密像看白痴一样的看着杨玄感,他不敢相信,自己竟然会跟着这样的人造反,同时他也知道,自己这帮人不久恐怕就要大祸临头了!

  可杨玄感不管李密是怎么想的,他已决定袭取东都!随后杨玄感派遣大军向东都洛阳进发,而结果也正如李密所料,由于东都城高壑深,再加上城内粮草充足,守军又有二十万之多,所以杨玄感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打下东都。

  远在辽东的隋炀帝获知杨玄感造反并且围困东都的消息后,再也顾不上高丽,率军星夜兼程回师救援,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勤王军队纷纷向东都赶来。就在杨玄感的军队即将被包围之际,他又听取了部将李子雄的烂计策,把本就不多的人马分成了两部分,打算分兵抗击!结果是杨玄感和李子雄都被讨逆之军打的大败!

  直到此时,杨玄感才决定采取李密所提中策——西取长安!可是当他率军行进到閺乡的时候被追兵追上,杨玄感且战且退,身边的人是越战越少,等他来到上洛的时候,身边只剩十余骑相随,而身后的追兵还在源源不断的赶来,最后退到葭芦戍,就只剩他和弟弟杨积善了!

  杨玄感见大势已去,就对弟弟杨积善说:“今日我难逃一死,但我无法忍受别人的侮辱,你杀了我吧!”

  杨积善还想再劝劝哥哥,可是他看着四面八方潮水般涌来的官军,无奈一叹,眼含泪水抽刀杀死了杨玄感,随后又挥刀自刎!

  当追兵把杨玄感和杨积善的首级一并送到杨广的行营后,杨广又将杨玄感的尸首处以车裂之刑,在东都闹市陈尸三天,最后将尸首剁碎焚烧!至此,隋朝历史上第一次门阀政变仅仅过了四十多天就落下了帷幕,而杨玄感的下场可以说是无比凄惨的!

  杨玄感是隋朝开国功臣、上柱国、楚国公杨素之子。有这样显赫的家世背景,再加上他自幼习读兵书,按理说他不可能不知道李密所提夺取天下三策中哪个才是上策,可他为什么偏偏选择了成事几率最小的下策呢?这还要从他与李密的相识说起!

  李密是上柱国、薄山公李宽的儿子,虽然他们家也算豪门贵族,可与杨玄感家相比就差得多了,而李密自己也只混了个左亲侍的小官,就是晚上在皇宫中给隋炀帝站岗的,可就连这样一个差事他也没保住!一次隋炀帝在宫中遇上了李密,觉得他眼神犀利不同于普通人,于是就把他给开除了!

  丢掉工作的李密回到家后摒绝了一切应酬往来,专心读书。一次他在街上倒骑着牛读《汉书》,恰巧被路过的杨素看见,杨素被他的行为吸引,觉得此人非同寻常,于是就把李密召到自己家中交谈!结果是杨素非常高兴,捋着胡须大笑着对杨玄感说:“李密有如此的见识气度,你们兄弟几个都不如他!”

  自小在蜜罐中长大的杨玄感哪里受得了这个气,但碍于父亲的面子,他还是和李密结交成了好朋友,但私下里杨玄感经常戏侮李密。一次李密实在生气,就对杨玄感说:“大丈夫应该实话实说,怎么能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呢?如果两军阵前交战,往来冲杀,使敌人震惊慑服,我不如您;但如果说指挥天下贤士俊杰各自施展才能,您不如我。所以您怎么能因为自己身份高贵就轻慢天下的士大夫呢?”

  这一番话说的杨玄感哑口无言,但心里还是不服气,所以到他谋反,李密提出上中下三策,他故意选择下策,因为如果他用下策也能夺取天下,不就证明自己比李密强吗?只是结果并没能如他所愿,不仅没能证明自己比李密强,还把大好局面白白葬送了,自己也落了个死无全尸的下场!

  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成大事者必须要有容人之量,如果意气用事,最后为失败买单的还是自己!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曹植:三国时期的文学巨匠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他就是曹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他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