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什么是九品中正制?它对西晋的影响又是如何的呢?
2022-12-27 10:14:16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从曹植的《七步诗》中,我们会觉得魏国皇帝曹丕是一个容不下才高八斗的兄弟的人,可是作为皇帝,曹丕是有多面性的。

  曹丕废掉汉献帝,禅让登基之后,面临着一个不得不急待解决的问题,那就是魏国高门世族与寒门士子之间尖锐的矛盾。

  于是,曹丕召集心腹商议,最终采纳了尚书令陈群的建议,设立九品中正制,来打破朝廷官员的任免由世族豪强来把控的局面。

  那么何为九品中正制呢?为何九品中正制明明初衷是好的,最终却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高门的结果?它对西晋的影响又是如何的呢?

  九品中正制的背景

  农民是天下之本,东汉末年,连年天灾、农田颗粒无收,加之土地兼并日益严重,饿殍遍野。

  大汉朝廷此时由宦官把控,数十年之内频频更换皇帝,官员们则耽于享乐,鲜少有人去管百姓们的死活,百姓们在这样的统治下,活不下去了,最终在爆发了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规模大、人数多,很快就使得京师震动,为了消灭黄巾起义,朝廷让各州郡各自募兵,黄巾起义随之被消灭。

  虽然黄巾起义被消灭,但是大汉朝经此一击,也彻底失去了对各个地方的控制力。也为日后埋下了各地豪强割据,天下更乱的种子。

  天下豪强并起,数十年之内,相互征伐,势力强大的吞并消灭势力弱小的,虽然依旧遵奉汉朝的皇帝,但是汉朝的皇帝已经是有名无实的了。

  后来,豪强割据,渐渐地变成了三股势力,分别是以曹家为首的魏国,以刘备为首的蜀汉政权和以孙家为首的吴国。

  又后来,汉朝最后一任皇帝汉献帝被废,魏王曹丕成为了皇帝,对外,他终生都在攻打蜀汉和吴国,对内,他也加紧了中央集权的收拢。

  首先,他就要解决豪强世族和寒门士子之间尖锐的矛盾,巩固皇帝对官员们的控制。

  说起来,曹丕的父亲曹操也是借着消灭黄巾起义发展起来的豪强之一,只是那时,他的力量尚小,若想不被其它势力消灭,就需要强有力的支持。

  正好,处在乱世之中的豪门大族需要有兵权的人保证他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而曹操的手中恰好有一些兵力,他也需要好门大族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还有财力对他进行支持。于是,曹操和属地的豪门大族们进行了合作。

  曹操在得到豪门大族的支持之后,又勤于练兵,身边人才济济,在他的指挥下,他吞并消灭了其它势力,地盘越来越大。

  虽然赤壁之败,给了他严重的打击,但好在他意志坚定,时刻准备着再下江南,以待时机灭掉势力已成的刘备一方和盘踞江东已久的孙权一方。

  奈何,雄心尚在,却是屡屡失败,就连他自己最终也因病体缠绵,死在了大业未成的路上。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不再想遵奉早已名不副实的汉献帝,于是废了他,自己做了皇帝。

  由于此前,曹操起家,离不开豪门大族的支持,儿子曹丕称帝后,一时间也轻易动不得对皇权威胁重大的豪门大族。

  可是,由于豪门大族得子弟们此时已经渗透魏国得个个角落,出身寒门得士子又有才能的士子们,鲜少有机会进入中央出任高职,出于种种考虑,曹丕召集自己心腹们商议对策。

  尚书令陈群提出了实行九品中正制,并详述了九品中正制的具体计划和带来的好处。曹丕听后,觉得可以实行,由此,九品中正制就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实施九品中正制

  那么,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是一个什么样的制度呢?

  首先,从历史地位上来说,九品中正制它上承两汉的察举制,下启隋唐至清末的科举制。

  两汉察举制是西汉和东汉的时候,由地方举荐品德良好、才学优秀,经中央批准,出任朝廷官职的士子们。

  但是,后来,朝廷官员的选拔逐渐由地方豪强们所控制,对于出身寒门却有真才实学的士子们而言,这种现象根本不公平,于是地方豪强和寒门士子之间的矛盾越积越深。

  到了曹丕当政的初期,这种矛盾到达了快要爆发的地步,为了政权的稳定,诞生了九品中正制。

  最初,九品中正制在曹魏政权里还是良好地运行了一段时间的。所谓中正,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

  由各州郡官员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的大中正必须是中央里德高望重,才能出众的在职官员。

  因为这个最大的中正官,不仅需要有品评天下各州郡士子的能力,而且还需要保证自身廉洁公正,所以不是任何人都能出任这一职位的。

  除了中央,各州郡也会有一个相应级别的大中正,不同的是,品评的是所属州郡的才子的品行和能力。

  在大中正之下还设有小中正,大小中正一起,将各州郡才子进行品评,将他们的姓名、出身、品行、才能汇编成册。

  然后再根据士子们的情况分成九个等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将名册送到中央,经由中央里最大的中正官呈送给皇帝,然后皇帝再对这些甄选出来的才子们进行官职分配。

  在九品中正制实行初期虽然要综合考虑家世和品行,但是更重才能,寒门士子才能出众者有很大的机会进入中央,出任高官,豪门子弟,才能不佳者,出任较低的官职。的确缓和了寒门士子和豪门世族之间的矛盾。但是时间久了,九品中正制逐渐变味儿。

  因为,并没有彻底不让豪门子弟出任仕途,豪门子弟们做官之后,利用自身的资源,互相联系,结成姻亲,加上魏国后期,明智的皇帝皆是短命者居多,朝廷的权力由司马家族把控。

  司马家族后来废掉了曹魏的皇帝,成立了自己的西晋政权,也彻底消灭了蜀汉和吴国这两个外在敌人。

  九品中正制的腐朽

  如果说豪门大族,只能在地方上施展自己的影响力,那么,西晋时期,逐渐发展起来的门阀世家,则掌握了中央朝廷的权力,连皇帝的废立都由他们操控,可谓是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

  在门阀世家的操控下,九品中正制也彻底沦为世家控制官员的有利武器,世家子弟即使没有真才实学也能凭借雄厚的家世,出任中央高官。

  而寒门子弟,就是有再高的才能也只能在地方或者朝中低级官职上终老一生,永无出头之日。

  更有甚者,寒门士子放弃仕途,投入世家做了幕僚和门客,只能供世家驱使和为世家壮大自身实力服务,他们的才能再也无法在正确的地方发挥。另一些有才能的寒族士子,面对污浊的吏治,心灰意冷,挂冠而去。

  靠着家世庇护得到高官的世家子弟,有一些真心为国家为人民做事,但这只是少数,更多的是奢靡成风、攀比斗富。

  西晋对外战争连连失利、内部官员选拨混乱、百姓又遭遇连年天灾、流离失所,未经多少年,西晋的国力渐渐耗尽,最终灭亡。

  西晋之后,又是数年混战,到了隋唐时期,天下重归一统,隋朝和唐朝吸取了九品中正制失败的教训,又产生了新的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科举制相比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更为完善,还增加了殿试和武举。

  试想一下,没有才学的人,如何过得了皇帝亲自把关的殿试呢?弄虚作假,就要担上欺君之罪,后果很严重的。

  任何一种制度都有其产生的理由、精彩的过程和最终废弃的原因,作为后辈的我们,需要慎之又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实际,更好的创造一个更为美好的明天。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黄庭坚:北宋书法与文学的杰出代表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被尊称为江西诗派鼻祖。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将简要介绍黄庭坚的生平和他的艺术成就。  黄庭坚生于1045年,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