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以梁师都为首的隋末割据势力为何直到贞观初年才被消灭?
2022-12-15 11:11:47

  隋朝末年,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对外不断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纷纷举兵反抗,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在隋朝大业十二年后,形成了三支强大的起义军,即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江淮的杜伏威、辅公祏军。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隋朝末年的割据势力梁师都为什么直到贞观时期才被消灭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隋朝末年,无道的隋炀帝导致天下大乱,各种割据势力并起,天下重新分裂。不过在李渊李世民父子的努力奋战之下,唐朝在数年之内便扫平王世充、窦建德。刘武周等群雄,重新统一天下。

  不过说唐朝在唐高祖时期便统一天下是有些不完善的,因为一个以梁师都为首的隋末割据势力直到贞观初年才被唐朝消灭。那么隋朝末年的割据势力梁师都为什么直到贞观时期才被消灭呢?

  梁师都本是隋朝的鹰扬府郎将。隋朝末年,被免官回乡的梁师都趁天下大乱的机会起兵造反,控制了朔方。之后梁师都正式称帝并向突厥称臣,被突厥册封为“大度毗伽可汗”、“解事天子”。

  此后在突厥的支持下,梁师都数次进攻唐朝,但都被唐军击败,势力日益衰落。特别是唐朝消灭其他割据势力后,梁师都更是岌岌可危。于是梁师都便死心塌地地投靠突厥,依靠突厥苟延残喘。

  因为东突厥在唐朝初年实力强大,所以唐朝决定休养生息、恢复国力,等到能够击败东突厥时再解决梁师都。因此梁师都在东突厥的庇护下维持了十几年,是维持时间最长的隋末割据势力。

  贞观二年(628年),唐朝在唐太宗的领导下蒸蒸日上,而东突厥却实力大衰。双方的实力对比已经让东突厥无力再庇护梁师都。于是唐太宗便派柴绍、薛万均领兵消灭了梁师都。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庞涓算名将吗?——从历史视角解析其军事地位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将星璀璨,庞涓作为魏国名将活跃于历史舞台。关于他是否称得上名将,需结合其军事才能、战略表现及历史评价综合分析。  一、军事才能与实战表现  庞涓在魏国称霸中原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训练的魏武卒是当时最精锐的部队之一,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