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胡汉观念的碰撞在兰陵公主被驸马殴打致死案中显现得淋漓尽致
2022-12-13 10:28:09

  兰陵公主元氏,本姓拓跋,河南洛阳人。北魏时期公主,孝文帝元宏之女,宣武帝元恪二姐。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或许是依旧保留鲜卑本色,以武力征伐天下的矛盾逐渐凸显,自幼由祖母冯太后(汉人)抚养,汉化程度较深的北魏孝文帝,在公元490年亲政后,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学习汉族先进治理经验,积极推进汉化,促进胡汉的民族融合,以巩固北魏政权。

  一个拥有自己数百年传统的族群被突然要求修改成另外一套“软件”,以及接受配套“硬件”,那比向一张“白纸”灌输显得更难,难度来得也更大。

  尽管孝文帝采取了强硬手段,使得改革得以推行,也起到了肉眼可见的成果,但不意味所有鲜卑人都认同。孝文帝逝去后的十余年,胡、汉观念之争在驸马刘辉一案中显现得淋漓尽致。

  北魏一朝献文帝、孝文帝积极推动北魏的“南进”战略,延揽南朝人才,刘辉祖父刘昶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刘昶原本是南朝刘宋的宗室,宋文帝刘义隆第九子,其兄宋孝武帝执政期间,为徐州地区掌握军政大权的主官;到了宋前废帝(孝武帝之子)上台后,并不信任自己叔叔,怀疑刘昶有“异志”。

  刘昶也不是吃素的,索性反了,只不过政变未遂,被打得灰头土脸,只得领着数十名亲信投奔北魏,前后娶了三位北魏公主,为驸马都尉,还被孝文帝封了宋王。

  值得一提的是,北魏只有帝婿才授驸马都尉,而驸马都尉也不是无足轻重的虚职,一则在国丧礼仪中,驸马都尉排在诸王、三都与三公、令仆之间,其次北魏一朝45位驸马都尉中,出身中原士族者5位,仅占11%。

  可见驸马都尉是皇帝的近侍显职,应该是拥有最高决策权的,同时表明了刘昶的“流亡宗室”身份有利于推进北魏的“南进”战略,因而受到了北魏统治者的格外器重。

  这份殊荣延续到了刘昶嫡长子刘承绪,其娶了孝文帝妹妹陈留公主,只是刘承绪早逝,此后刘昶指定刘承绪之子刘辉继承宋王的爵位。

  刘辉靠着祖荫于公元504年,又迎娶了当朝宣武帝的姐姐兰陵公主(孝文帝次女),婚后俩人过上了神仙眷侣般的生活,你侬我侬。然而十余年后画风突变,因刘辉“出轨”侍女,最后裁定俩人离婚。

  事后,刘辉极力挽回,加之俩人的确还有感情,一年后俩人又复婚,但不久后又再起波澜,刘辉竟殴打兰陵公主,造成一尸两命的悲剧。表面看起来是刘辉不知好歹,实则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隐情。

  宣武帝

  正如上述提及,流亡的刘昶家族没地盘、没军队,只因具有服务于北魏“南进”的价值,才被北魏统治者看重,立足北魏。不过,公元479年刘宋灭亡后,刘昶家族的皇室身份,使其多了一个复国的使命。

  刘昶前后娶了北魏三位公主,子嗣却不多,只有一子刘承绪,而刘承绪长子刘文远因谋被诛。随着刘承绪早逝,刘昶只好将希望全部寄托在了刘辉身上。

  偏偏,兰陵公主的肚子又不争气,婚后十余年一直没有动静,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直萦绕在身负家族绵延子嗣重任的刘辉心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发强烈,刘辉于是铤而走险,选择了“出轨”侍女。

  “铤而走险”是否有点夸大其词了,封建社会男人三妻四妾不是很正常的吗?那是在中原王朝“男主外女主内”的儒家社会,女性地位低下。

  相较之下,北魏女性拥有更高的地位,颇能决断家国事务,同时受到儒家礼教束缚影响小,对于爱情的追求更为大胆,不像中原女性“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的观念根深蒂固。

  所以北魏迁都洛阳后出现一批闻名于世的妒妇,所谓妒指的是意图使得丈夫不亲近其他女性的“妒”,如孝文帝的幽皇后,宣武帝的皇后高英,均不愿皇帝丈夫“雨露均沾”而阻止其他妃嫔侍寝。

  孝文帝无可奈何,以至于发出“妇人妒防,虽王者亦不能免,况士庶乎”的感慨。而这股“妒”风不仅仅出现深宫之中,从当时北海王元详“私通”一案可以看出,随后“妒”风渐渐地在北魏贵族间开始蔓延。

  元详为献文帝幼子,受到大哥孝文帝的器重,显赫一时,但一时贪图美色,与堂叔安定王的王妃高氏勾搭在一起,因此之故而与高氏哥哥一伙往来甚密,结果遭到政敌诬陷谋反,贬为庶人。

  元详母亲高太妃知悉后,大骂元详家中妻妾成群,为何偏偏要私通贱人高氏?接着又教训起元详王妃刘氏,责备其懦弱,不知嫉妒,没有管好丈夫,不是个合格的“妒”妇。

  末了,恨铁不成钢的高太妃还命人将儿子儿媳各打了一顿板子,此事发生在公元504年,这个王妃刘氏正是刘昶之女,刘辉的姑母。

  从中可以看出,一是“妒”风在北魏上层社会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其次刘昶已于497年去世,承袭宋王的刘辉未立寸功,刘氏一族的地位开始下降。

  以兰陵公主的视角,这桩婚姻更加门不当户不对,自己是下嫁,刘辉应该知足了,哪里晓得丈夫身在福中不知福,竟然“出轨”贱婢,怒火中烧,在“妒”风盛行的大环境下,以致于愤怒唤醒了骨子里的原始野蛮。

  兰陵公主效法吕后,命人将婢女活活打死,斩去四肢,剖腹取出胎儿,回填草料,并将“人彘”展示给刘辉看。刘辉能怎么办?其深知自己的处境,愤怒也不可能以暴易暴,那唯有冷战以对。

  日子一久,兰陵公主郁闷至极,找到两位传奇女性诉苦。一位是陈留公主,其是兰陵公主的姑母,早年嫁给了刘承绪,所以也是兰陵公主的嫡母;刘承绪早逝,陈留公主被孝文帝幽皇后逼着嫁给了其弟冯夙。

  对于这桩婚姻,陈留公主非常不满,驱车前往孝文帝驻军之地,向皇兄告状,并告知了幽皇后私通一事,最终孝文帝查实,赐死了幽皇后。

  第二次再婚,陈留公主选择了东晋权臣王导的后人王肃,应该说陈留公主非常满意文治武功俱佳的王肃,怎奈天不假年,王肃年仅38岁便撒手人寰。

  第三次再婚,在张彝与高肇之间,陈留公主选择了前者,根本看不上后者。张家自打太武帝时期投靠北魏,凭借着立下的汗马功劳,跻身侯爵世家;而高肇则是宣武帝舅舅,只是凭借裙带关系的暴发户。

  陈留公主第三次选择与另一位传奇女性灵太后胡氏(兰陵公主弟媳)有着“共同语言”。入宫之初,胡氏处境相当艰难,一是高英姑姑是宣武帝的生母高照容,如此胡氏与高氏家族地位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宣武帝皇后高英是出了名的妒妇。

  胡氏自然没少穿“小鞋”,即便顶住北魏“子贵母死”的传统压力,生下元诩,才晋升为嫔,日子也没好过多少,处处受到高英的打压。

  直到宣武帝死后,元诩继承皇位,是为孝明帝。高氏一族权势熏天,树敌太多,在皇室与朝臣两股势力的合力围剿下,肃清高氏势力,胡氏才算熬出了头。

  得知兰陵公主的遭遇,两位颇有主见的传奇女性也加入了痛斥刘辉的“行列”,灵太后还派出了重量级人物清河王元怿、高阳王元雍调查,最终力主两人离婚,兰陵公主回宫居住,削去刘辉的王爵。

  灵太后

  坐吃山空显然不是办法,又想起了当年的海誓山盟,刘辉率先低头,软磨硬泡地请求复婚;一年后,念及夫妻尚有情分,兰陵公主也同意,灵太后才准许了两人的复婚。

  婚后不久,兰陵公主便怀上了,但两人的根本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为何这么说?北魏社会男女更为奔放,绯闻不断,兰陵公主十余年没怀上,寡居一年却有了,不会是隔壁老王的吧?

  刘辉十分怀疑,还得自己自力更生,为此再次铤而走险,私通两名侍女(张智寿、陈庆的妹妹),否则愧对列祖列宗;不料东窗事发,兰陵公主与刘辉再起争执。

  为了延续香火,这次刘辉并没有退缩,反而更加惹怒了兰陵公主,更激起了狂风暴雨,如此循环往复,矛盾不断升级,失去理智的刘辉将兰陵公主胖揍了一顿,造成了一尸两命的悲剧。

  此时距离孝文帝推行汉化已过去了20余年,以崔纂为首的儒家知识分子,主张应该以父系家族伦理为标准来判案,也得到了北魏宗室元修义的支持。

  基于此,根据“三从”原则(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兰陵长公主出嫁后将不再与娘家有关联,应判刘辉堕杀亲子罪,仅适用徒刑。同时,应该豁免张智寿、陈庆和二人包庇妹妹的行为,只能说崔纂为首的儒家知识分子多少有些迂腐了。

  首先,鲜卑族虽然逐渐汉化,但也不是全盘接受汉族儒家文化,仍然保留着自己的文化传统。按照鲜卑族的传统而言,则更习惯于连坐娘家中人,而不是豁免包庇。

  其次,在北魏统治者眼中,此案关系到皇家的颜面,多次恩典都未能感化疏狂之徒刘辉,其行为实在可恶。再说如果按照儒家的“三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均要为“君为臣纲”让路。

  或许从兰陵公主的悲惨遭遇,看见了曾经的自己,临朝听政的灵太后曾两度落泪,自然不会轻饶了刘辉,在其力主之下,刘辉被判处了死刑。

  公元520年,灵太后妹夫元乂勾结宦官刘腾,发动“宣光政变”,囚禁了灵太后,孝明帝亲政,大赦天下,刘辉逃过一劫,两年后还恢复了爵位。

  而灵太后直至公元525年,才在高阳王元雍的帮助下,再次临朝听政,刘辉终究难逃此劫?不,刘辉已于两年前病故,真乃不幸中之万幸。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曹植:三国时期的文学巨匠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他就是曹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他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