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北宋末年发生了什么?是如何灭亡的?
2022-12-12 10:08:04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宋金会战的打响,金西路军受阻太原,东路军却得以入河北长驱直入,向着汴京冲刺。整个大宋北方完全乱套,但马扩为北宋策划的一条反击暗线却正在逐步形成。

  临阵换帅

  燕京失守、晋北失守、河北全线崩盘。宋金之战的开局对大宋来说极端不利,万幸的是太原、真定、中山府等北方重要堡垒却一个都没丢。太原顶住了整个金西路军,真定、中山如钉子般狠狠钉在长驱直入的金东路军身后,这些都是未来北宋翻盘的暗子。

  然而前线水深火热之时,大宋“丰亨豫大”的“盛世皇帝”宋徽宗又做了什么呢?

  宋金战事未兴之时,燕京的最高领导蔡靖曾连发一百七十多篇告警提示皇帝早做战争准备,可这些告警在徽宗手中就断掉了。皇帝对朝野隐瞒了此事,他始终觉得海上之盟不会轻易断绝。

  十二月十六,童贯从山西逃回了汴京,消息终于捂不住了。此时距离燕京陷落已经过去八天了,郭药师投降,燕京陷落的消息也已经传回。但从皇帝到群臣都没有人愿意相信,这时大家讨论的重点不是如何却敌,竟是封郭药师为世袭燕王以镇燕京。满朝君臣在军情如火之时却在此掩耳盗铃。

  宋徽宗面上不相信传回的消息,其实在心中已经在谋划退路了,那就是——逃!

  十二月二十日,徽宗封太子赵桓为开封牧,二十二日发布了历史上著名的“罪己诏”,二十三日完成传位。

  宋钦宗即位,改元靖康!

  正月初三,金东路军突破黄河,宋徽宗正式南逃。

  值得一提的是,没有船只的金人,用了十几艘小船,花了足足三天才渡过黄河,在此期间但凡有哪怕三千人的宋军在南岸布防,金人也断不可能轻易渡河。而金人不费一兵一卒南渡黄河,宣告了马扩防守战略的彻底失败。

  晚年犯下无数决策失误的宋徽宗在逃离前,却做下两件最正确的事。第一件是带走了他的亲信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勔等六人,一时间满朝议和派首脑人物为之一空;第二件则是提拔了一位中低级官员,而他成了北宋这次灭国危机的挽狂澜之人,这个官员叫——李纲

  城下风云

  正月初三,徽宗南逃后,钦宗同样陷入了是战是逃的摇摆中,于是又浪费了宝贵的两天时间,正月初五钦宗正式决议死守汴京,而此时距离金东路军初七兵临汴京城下只剩下三天了。

  这三天北宋的官僚终于一改冗官拖沓之风,效率达到了有宋以来的巅峰。李纲的指挥能力在此时发挥到了极致,仅用了三天就完成了汴京十二陆门八水门的整体布防。

  正月初七,金人抵达汴京,随即直扑城西北角的牟驼冈,这里是皇家御用马匹的马厩,豢养着超过2万匹御马和堆积如山的草料,而此时全成了金人的战利品。这天傍晚,金人对汴京水门宣泽门展开了首次试探式进攻,在付出百人伤亡后金人退去。

  第二天,金人对陆门酸枣门展开了进攻,这次进攻是本次汴京攻防战最惨烈的一次,这场进攻持续了一整天,金人伤亡数千人后退去,酸枣门城门被射成了刺猬。这场胜利极大的鼓舞了城中军民,更重要的是这场短兵相接中宋人发现号称三十万大军的金东路军总人数仅在六万上下,而其中女真人仅有半数。

  值得一提的是提督三万人镇守黄河南岸,却不战而逃的步军都指挥使何灌战死于城下,用生命为自己先前的错误买了单,却赎不了罪。

  酸枣门胜利后,整个正月金人停止了进攻。汴京陷入了诡异的平静,在这种平静中大宋的“妖孽”们却开始抬头了。直面战争的铁血让养在深宫的青年天子宋钦宗感到恐慌,而大战后的平静让这种恐慌无限放大,于是他决定不惜代价的“议和”。

  是的,不在战争爆发初期不惜代价的议和,反而在战争创伤已经造成,且己方刚刚胜利后这种议和思想萌生了。

  于是战场上寸步不让击退金人的大宋,在谈判桌上开始了一步步的沦陷。

  金人提出了他们的议和条件,共五条:

  一、 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

  二、 岁币从原来的一百万贯每年增加到两百万贯

  三、 双方释放战俘

  四、 宋出资犒劳金军,犒劳物品为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骡马牛各一万头,骆驼一千头,绢缎各一百万匹

  五、 亲王宰相各一人为质,待三镇交割完成后放回。

  金人的漫天要价,却被北宋君臣一口应下,让奋力抵抗的李纲徒呼奈何!李纲只能利用自己的职权,扣下了朝廷命三镇投降的命令,可笑前方浴血奋战的三镇尚不知自己已成为大宋的弃子。

  当钦宗在汴京城内拼命搜刮金银时,各地勤王军队陆续到达汴京附近。

  天下共勤王

  从正月十五开始,勤王军以每天一万人上下的规模,在汴京附近聚集,正月十六京西统制官马忠甚至还在城下击溃了一支金军,正月底,除了北宋东南方面军队由于出逃在两淮的宋徽宗的阻止而没来,各地超过二十万勤王军已经在城下聚集了。

  这给了翰离不极大的压力,于是这位年轻的金国亲王主动下降了议和条件,将岁币等长期收益主动下降了,只在意犒军物资这种短期到手收益。

  但这些犒军物资就是穷整个汴京之力也无法凑足的,皇帝甚至颁发旨意要求汴京市民捐“和平费”,并在城中实施检举制,鼓励市民相互检举私藏金银者。在皇宫中,钦宗皇帝亦是疯狂搜刮金银,金银不够,古董来凑。

  越来越多的勤王军配合汴京城几乎已经将金人包围,翰离不愈加惊慌了,但对财富的贪婪让他依旧不愿见好就收,只是不断给宋廷施压,索取尽可能多的金银。

  与此同时,金人犯下了一个足以导致东路军全军覆没的错误,对金银的渴望让他们丧失了理智,将位于城外的皇家陵园刨开,已谋求殉葬品,这激怒了本来怯弱的宋钦宗,加上勤王军的不断集结,皇帝在此时逐渐转为鹰派。

  按照勤王军威望最高的种师道老将军的说法,京城周长八十里,金人不可能围得住,更不可能攻得下,只需待勤王军集结齐整,还议和做什么?

  种师道的说法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加之皇帝深恨金人破坏祖宗安眠之地,于是大宋君臣定下一个大计划,调动所有勤王军,一方面绝黄河渡口断敌粮道,一方面用重兵人海战术包围整个金东路军,一口将其全部吃下。

  由于还有几路勤王军尚在路上,北宋高层综合考虑,决定选个黄道吉日——二月初六一起发动针对金东路军的围歼战。

  高层定下了二月初六的大计划,但二月初一的晚上,一支宋军就冲到金军营帐内,这是一出计中计吗?但遗憾的这只是一场无厘头的失误。

  宣抚司都统制姚平仲是名将姚古之子,此人好大喜功,认为二月初六的集体活动中,个体能力不能得到好的体现,于是他找到了宋钦宗,并先献上了自率本部军马提前劫营的计划,神奇的是竟获得了宋钦宗的支持。

  更神奇的是这个计划是偷偷进行的,不止瞒过李纲,连勤王军最高指挥官种师道也瞒过了,虽然指挥官不知道,但民间却都知道了。

  首先劫营时间二月初一来自于术士楚天觉得占卜,占卜完消息就泄露了,汴京城中几乎家家户户都知道皇帝二月初一要劫营,同时在距离金军大营最近的城墙上皇帝毫不遮掩的修起了临架观战的阁楼。

  一场绝密行动就这么儿戏的开始了,结果也不言而喻,被金人将计就计大杀了一阵,劫营军几乎全军覆没。

  而这场失败再次打弯了宋钦宗的脊梁骨。议和派又一次压倒主战派。二月初六的围歼战就这么因为一场小失利而不了了之,神奇的是一场皇帝主导的画蛇添足式的失败劫营战,最后锅却给了主战派来背。

  金人终撤去

  姚平仲劫营失败八天后的二月初八,翰离不正式准备撤离,一方面宋勤王军给予的压力太大,另一方面翰离不确定了汴京已经压榨不出金银了,此时风险和回报比不再划算。

  二月初十金军北渡黄河撤去,这次北渡金人携带了大量劫掠来了辎重,渡河时间却比轻兵南下时更快,仅用了一天,因为金人在二十万宋军眼皮子底下搭建了一条浮桥渡河。

  金人的离开,却让主和派和主战派的矛盾更加激化了,主和派认为金人的撤退是他们从中斡旋的功劳,主战派则认为二十多万勤王军,其中九成尚未参战,就因为姚平仲的一场小失败就彻底放弃武力解决问题,实在是太丧士气了。

  主战派为了挽回战士的尊严,给皇帝上书,希望按当年宋辽檀渊之盟旧例派大军礼送敌军出境,当年檀渊之盟签订后十万宋军就礼送了辽人出境,这是为了防止对方一边撤军一边劫掠,这非常合理,宋钦宗也同意了。

  于是李纲下达了“礼送令”,但这却是一道攻击性命令,李纲命二十万宋军由各自统制官酌情直接攻击金人由于辎重拖累而呈长蛇状的撤退部队,夺回被劫掠的物资。

  这让宋军士气高涨,宋军追兵在洺州附近追上了金人,双方仅差二十里路,金人彻底慌了,队形大乱。但就在关键时刻,变化又来了。

  金西路军以已投降的原北宋义胜军为先驱,绕过了久攻不下的太原攻克了晋南的上党地区,围攻了曾发生长平之战的高平城,一旦高平失守,金西路军就可以从天井关冲出太行山,到达河北平原。

  被彻底吓破胆的宋钦宗惶急不已,下诏召回了负责“礼送敌军”的宋军。但李纲和种师道据理力争,告诉钦宗即使金西路军进入河北,宋军也可断其太行山归路,再诏勤王军回头包抄尽灭之,在这种局势下,西路军断不敢入河北。

  宋钦宗一番犹豫后,再次撤回了召回勤王军的命令,令宋军自由打击金东路军,但这一来一去金人早逃远了,被皇帝进退之间整得士气低迷的勤王军也懒得再追了。

  自此第一次宋金之战彻底结束。

  我们回溯一下,北宋君臣从准备阶段的漫不经心,到开战初期的掩耳盗铃,再到兵临城下的临阵脱逃、战和不定,最后礼送追击战皇帝的风声鹤唳。

  整个战争过程中充斥着主战与主和之间的游离和彷徨,从头到尾高层没有提出过一条完整性战略。唯一的战略还是战争初期中基层官员马扩的计划,而这个计划是否执行,如何执行,亦没有任何居高位者来统筹。

  这场奇怪的战争有的只有怯弱、犹豫、甩锅、抢功;国破山河在的悲壮在这场战争中几难有体现,北宋一方笼罩在战争上的一切几乎都是负面的。

  哪怕这场战争中北宋有太多机会可以逆转,如果充分赋权和信任郭药师,如果童贯不逃离山西,如果义胜军能发挥一丁点正面作用,如果黄河南岸有一支部队布防,如果二月初六围歼战可以展开,如果礼送金东路军的宋军能如令发起进攻。

  这一切的如果,掩藏着北宋君臣的无能,更昭示着未来北宋灭亡中的遗憾和痛心疾首。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曹植:三国时期的文学巨匠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他就是曹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他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