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在重新编排《秦王破阵乐》时,李世民为何拒绝丑化自己的敌人?
2022-12-05 10:32:11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太宗为什么拒绝在《秦王破阵乐》中丑化自己曾经的敌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秦王破阵乐》据传创作于李世民平定刘武周之后,主题是歌颂秦王李世民的军功。唐太宗登基后亲率音乐家、文学家将《秦王破阵乐》改为《七德舞》,是唐朝官方最重要的大型歌舞之一。

  在重新编排《秦王破阵乐》的时候,太常卿萧瑀提出:可以在《七德舞》中加入刘武周、薛仁杲、王世充窦建德等敌人向李世民屈膝投降的段落,但被唐太宗的拒绝。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感情最丰富的皇帝之一,性格绝对称得上英雄豪情。因此唐太宗对刘武周、薛仁杲、王世充、窦建德这些曾经的手下败将抱有一定的惺惺相惜之感,不想丑化他们。

  其次,唐太宗能够从没有皇位继承资格的嫡次子一步一步登上皇位,其麾下优秀的人才团队起到了关键作用。而唐太宗建立优秀人才团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计恩怨,将敌人的人才收为己用。

  正因如此,唐太宗麾下的很多功臣都曾经是敌人部下。比如尉迟敬德是刘武周的大将,秦叔宝、程咬金是王世充的部下,虞世南、魏征是窦建德的部下,褚遂良是薛仁杲的部下等等。

  于是唐太宗便跟萧瑀说:“这些人都是一时英雄,现在朝廷中的很多大臣都曾经是他们的臣属。如果他们看到自己的旧主屈辱被擒的样子,又怎么会不伤心呢?”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庞涓算名将吗?——从历史视角解析其军事地位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将星璀璨,庞涓作为魏国名将活跃于历史舞台。关于他是否称得上名将,需结合其军事才能、战略表现及历史评价综合分析。  一、军事才能与实战表现  庞涓在魏国称霸中原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训练的魏武卒是当时最精锐的部队之一,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