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寇准作为一代名相,为何晚年下场凄凉?
2022-11-11 09:57:53

  寇准(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人,北宋政治家、诗人,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寇凖即寇准,作为北宋一代名相,澶渊之盟的主导者,晚年下场其实相当的凄凉。不但被贬边疆,客死他乡,最后就连尸骨都等了十年以后,才得以落叶归根,归葬家乡。

  一代名相,晚年为何会如此凄惨呢?这事就得从头说起了。

  寇准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爹当年就是五代十国时后晋状元,家学渊博。有这样一个学霸老爹,寇准自然也不会差,十九岁的时候就考中了进士,入朝为官。

  此时已是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期间,寇准被录取之后,先后历任巴东知县、成安知县、盐铁判官、尚书虞部郎中、枢密直学士等职位。从这个升职过程来看,寇准的仕途其实还是比较顺利的。

  不过,真正让寇准名扬天下,走到大宋中心舞台的,则是他入仕九年之后所做的一件事。

  抓皇帝!

  端拱二年,二十八岁的寇准,已经进入职场九年了。这一年,寇准因为公务的原因,入殿奏事。大家可以想一下,一个二十八岁的年轻官员,已经有资格进入皇宫,直接面见皇帝本人上奏,这足以说明,寇准早期的仕途到底有多顺。不过,在这次上奏的过程中,寇准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举动。

  此时宋朝已经是宋太宗赵光义在位,入殿奏事的寇准,直言不讳,大胆进谏。当时寇准也不知道说了啥,反正就是把赵光义给气得够呛,气得他当场拂袖而去。但就在这时,寇准竟然快步上前,拉住了赵光义的衣角,非得让赵光义听完。

  得亏是在宋朝,这要是换做其他某些朝代,估计寇准当场就得被戴上一顶‘以下犯上,意图行刺’的大帽子了。不过寇准运气还不错,遇上了宋朝又遇上了赵光义。宋朝向来有不杀士大夫的传统,赵光义这个人在历史上评价比较复杂,但对于大臣也还算开明。所以在寇准如此大胆之后,赵光义也没有怪罪,甚至事后还评价‘我得寇准如唐太宗得魏征’。

  这一下,寇准彻底出名了。

  两年之后,寇准升任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正式进入宋朝决策管理层。这一年,寇准31岁。

  寇准遇上了赵光义这样的皇帝,对他本人来说,既是一件幸事,也是最大的不幸。幸运之处在于,赵光义在历史上评价不高,打仗基本上是败多胜少。但同时,赵光义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在治理国家、对待大臣方面,都算是做得比较好的。正是因为赵光义本人对大臣们的容忍度比较高,寇准才能青云直上,真正发挥自己的价值。

  至于不幸之处,后面再说。

  进入枢密院后,寇准成了赵光义手底下最得力的大臣。虽然经常会被寇准的直言气炸,但是不得不说,寇准的工作能力确实是真的很强,所以赵光义也能容得下寇准,甚至还对他多加青睐。

  当然,寇准也不是没毛病。

  比如说,特别爱吵架。

  在枢密院工作期间,寇准和自己的顶头上司知院张逊不合,经常吵架。宋朝的枢密院,基本上等同于现在的国防部,所以寇准等于是天天在和国防部部长吵架。两个人在自己单位吵架也就算了,还经常闹到赵光义面前,搞得赵光义不胜其烦。最后赵光义干脆大笔一挥,各打五十大板,将两人全都贬黜出京。

  不过,要说各大五十大板,好像也不太对。因为仅仅一年之后,赵光义就将寇准给召了回来,原因是此时的赵光义,用寇准已经习惯了,已经渐渐离不开寇准了。

  回京之后,寇准被拜为参知政事,这个官职,可以理解成是宋朝不设宰相时候的宰相。没有宰相之名,但是和其他几人一起分摊宰相的工作。

  这一年,寇准才刚刚34岁。

  从19岁入朝为官,到34岁升任参知政事,寇准的仕途,实在是顺得不能再顺了。

  当上参知政事之后,参与立储一事,更是寇准为官的一个巅峰。大家都知道,北宋是个比较奇葩的朝代,北宋的开国皇帝是赵匡胤,赵匡胤死得比较突然,而且死得相对较早。甚至有很多人猜测,赵匡胤其实就是被他弟弟赵光义给弄死的。所以临死之前,也没确定由谁来继位。

  赵匡胤去世后,可供选择的继承人有两个。一个是作为弟弟的赵光义,另一个是赵匡胤的次子赵德昭。正常来说,老子去世之后,自然是要传给儿子的。但问题是,北宋承接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经常会发生那种老子死了传位给幼子,但是幼子没能力掌控江山,于是就被手下篡权的事情。

  就连赵匡胤自己,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得来的皇位。

  所以在赵匡胤死后,大家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让赵光义这个弟弟上位比较好。因为赵光义好歹是跟着赵匡胤一起开国的人,治理天下的经验也比较丰富。让赵光义即位,可以保证宋朝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是同时赵光义在上位之前,就已经答应,自己登基之后,会将大哥赵匡胤的儿子立为太子。

  问题是,已经到手的皇位,谁愿意再交出去呢?

  对于赵光义来说,肯定是更愿意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但又怕舆论对自己不利。就在赵光义进退两难的时候,寇准说了一句话,替赵光义解决了这个难题。

  寇准说:立众望所归的那个。

  这话感觉像是没说一样,但其实内有玄机。所谓众望所归,这众字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大臣们,另一种是赵光义自己。寇准当时已经相当于是宰相,他说的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可以代表文官集团的。所以寇准的意思就是,我支持你,你愿意立谁就立谁。

  如果只考虑自己的意愿,那赵光义当然愿意立自己的儿子了。

  得到寇准的支持后,第二天,赵光义便立自己的儿子赵恒为太子,也就是后来那位宋真宗。

  因为在立储一事上,和赵光义站在了同一条战线,寇准也越发得到赵光义的青睐。赵光义到底崇信寇准到什么地步?举个例子。当时有人进贡给一份犀牛角,这东西在宋朝那会儿还是比较珍贵的。赵光义把这份犀牛角做成了两条腰带,一份自用,另外一份就给了寇准。

  犀牛角腰带,这在历史上可是有特殊含义的。尤其是赵光义用的这种通天犀腰带,更是尊贵至极。赵光义愿意把这玩意儿和寇准分享,对寇准的宠信由此可见一斑了。

  一个还算英明的皇帝,崇信一个正直无私的大臣,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显然是一件幸事。对于寇准自己来说,亦是天大的幸运。

  但同时,也是寇准最大的不幸。

  不幸之处在于,赵光义给寇准的胆子,养得太大了。

  当年刚刚入殿奏事,就敢拉皇帝的衣角;如今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胆子自然更大了。

  公元997年,赵光义死了,赵恒即位。

  赵恒上位之后,依然重用寇准,对寇准多有倚重。在历史上,赵恒只能算是的比较一般的皇帝。相比他爹赵光义,又差了许多。偏偏寇准并没察觉到这其中的变化,所以接下来,寇准依然按照当初的行事风格,做了一件让整个天下都震惊的事情。

  挟持皇帝。

  这件事要说起来,其实相当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当时辽国大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打到了黄河边,威逼宋朝京城汴梁。面对辽国的进犯,宋朝高层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以寇准为首的主战派,另一种是以王钦若为首的主和派。

  最终,以寇准为首的主战派,获得了胜利。确定要正面打仗之后,寇准除了正常的募兵、布局操作之外,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坚持让宋真宗赵恒亲征,而且是渡过黄河,到黄河北岸去和辽军直接正面作战。

  刚刚即位的赵恒,不愿亲征,但是面对寇准的胁迫,最终不得不听从了寇准的建议。因为此时的寇准,已经是朝堂上所有文官的领袖,就连赵恒这个皇帝,都要在很大程度上听从他的安排。

  矛盾自此埋下。

  这场战斗的结果,就是赵恒最终过了河,表达了自己敢于死战的决心。宋军见到皇帝都来了,自然也愿意更加英勇的作战。辽国那边,见到这仗确实不好打,加上宋朝之前开出的停战条件确实很诱人,于是就放弃了强攻,选择重新回到了谈判桌上。

  最终,双方重新签订了和平协议,辽军退去,宋朝答应给钱。因为当时双方在澶州,所以史称‘澶渊之盟’。

  提到澶渊之盟,后世很多人都会称赞寇准的大无畏,认为赵恒胆小怕事。很多人觉得,当时宋朝就应该趁势北伐,扩大战果,收复燕云十六州,甚至一口气直接灭了辽国才好。反倒是赵恒这个人,胆小怕事,明明打赢了,还要给人家钱让人家退兵,实在是让人不齿。

  这个观点,当然是对的。但是,很多人可能忽略了一点。

  如果当时打输了怎么办呢?

  要知道,当时赵恒可是过河亲征辽国,一旦宋军打输了,宋朝的皇帝会被直接俘虏,宋朝的北方精锐会全部被吃掉。一旦打输,最好的结果也是退避南方,提前开始南宋那样割据江南的历史。如果坏一点的话,宋朝说不定就直接亡了。

  几百年后,也有一个类似的事情。当时北方的瓦剌人南下骚扰,朝里有个太监劝皇帝亲征,结果最后,二十万精锐大军尽丧,都城北京被围,国家差点亡国。

  几百年后的那次,名叫土木堡之变。

  不管怎么说,寇准是打赢了。虽然没能一举收复北方的失地,但确实击退了辽国。一时之间,寇准名声更盛,为天下所称道。但同时,在皇帝赵恒心中,也彻底埋下了对寇准的猜疑。

  今天辽国南下,你就能带着满朝文武,挟持我不得不过黄河亲征。如果他日你想造反,朕还能否守得住这片江山呢?你坚持让朕过河,到底是为了守住这片江山,还是为了你个人的清誉,拿朕这个皇帝做筹码,来一场豪赌呢?

  猜疑的种子一旦被种下,迟早会生根发芽。

  除了皇帝的那点小心思之外,寇准的这番操作,也招来了主和派的仇视。主和派认为,寇准实在太过胆大妄为,挟持皇帝,罪无可赦。

  公元1006年,在檀渊之盟缔结一年多以后,寇准被免去了宰相之职,派去陕州做知州。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寇准一直在外做官。而留在朝中的王钦若等人,则渐渐掌握大权。因为比较擅长阿谀奉承,颇受宋真宗的喜爱。

  如果只是单纯被外放,从此不再回京,寇准晚年倒也不会太过凄惨。毕竟是做了多年宰相的人,在朝中根深蒂固,想要彻底斗倒寇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公元1019年,寇准却再次返回京城,担任丞相。

  之所以再次回到朝中,原因也比较复杂。主要是因为当时掌权的王钦若和丁谓,声望和资历都不够,想要晋升宰辅,根本不够格。所以必须得先把寇准给请回来,借助寇准的名声,为自己办事。奈何寇准回京以后,根本不吃他们那一套,不愿与其同流合污。

  而此时的朝堂,也与当年寇准离开之前,截然不同了。

  当年新上位的宋真宗,此时因为有风湿病的原因,将朝政大权交给了皇后刘氏来处理。刘皇后是个武则天似的人物,对于权力十分的渴望。王钦若和丁谓等人,都是支持刘皇后掌权的人;而寇准回京之后,则是支持太子掌权。

  这一下,寇准彻底卷入一场无法脱身的漩涡了。

  就在双方你来我往,争斗了好几个回合,谁都奈何不了谁的关键时刻。一个戏剧性的事件,改变了这一切。当时有个太监,名叫周怀政,和丁谓他们这群人有私怨。但是,这个人也不算什么好人,不是寇准那一派的。周怀政决定,发动政变,尊宋真宗赵恒为太上皇,令寇准为相,太子登基。结果还没来得及政变,这事就败露了。

  事情败露之后,掌权的丁谓自然不会放过周怀政,但同时,也没忘了事先毫不知情的寇准。丁谓诬陷寇准,说寇准也想谋反,后来虽然查无实据,但既然周怀政打算令寇准为相,寇准自然也脱不了关系。

  就这样,寇准被贬出京城,流放边疆做官。

  作为胜利者的丁谓,在当上宰相之后,自然不会忘了打击报复,对寇准一贬再贬。最后,寇准被贬到了雷州。据说寇准在雷州的时候,连个像样的住处都没有。后来还是当地的百姓,听说寇准的遭遇后,主动给寇准盖了个房子。

  公元1023年,寇准病逝于雷州任上,终年63岁。死后,妻子宋氏请求归葬故里,结果因为手中银钱有限,运到途中就没钱了,只能就地安葬于洛阳巩县。直到十年之后,宋仁宗才为寇准平反昭雪,将其归葬家乡。

  寇准的一生,可以说是‘少年得意、中年艰难、晚年落魄’。而其落魄的原因,除了要归咎于后期皇帝不明,奸佞当道之外,也要归咎于寇准的性格。

  寇准这个人,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儒家教育下一个典型的完人。就是因为太过追求完美,性格刚烈,所以注定不会结党营私,不会为了自己考虑什么退路。这样的人,当然很令人尊敬,令人佩服。但只要在位的皇帝,稍微昏庸一点,就很容易会被那些奸佞斗倒。

  以寇准的为官经历,只要稍微为自己考虑一些,懂得自己保护自己,那些奸臣根本就不可能斗得过他。

  但要真是这样的话,寇准也就不再是寇准,不再是那个被后世千百年尊敬的偶像了。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黄庭坚:北宋书法与文学的杰出代表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被尊称为江西诗派鼻祖。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将简要介绍黄庭坚的生平和他的艺术成就。  黄庭坚生于1045年,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他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