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扬州八怪罗聘:笔底乾坤绘奇境
2025-04-29 16:48:28

在清代画坛的璀璨星河中,“扬州八怪”犹如八颗耀眼的星辰,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叛逆精神,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而罗聘,作为“扬州八怪”中最年轻的一员,更是以其卓越的绘画才华和传奇的人生经历,成为了这一艺术群体中的佼佼者。

师从金农,承古萌新

罗聘,字遯夫,号两峰,又号花之寺僧等,祖籍安徽歙县,后迁居扬州。他自幼聪慧过人,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天赋。雍正十一年(1733 年),罗聘出生于一个文人之家,然而父亲在他幼年时便去世了,家道中落。但生活的困境并未磨灭他对艺术的追求,反而让他更加发奋读书习画。

乾隆二十一年(1756 年),24 岁的罗聘拜入 70 岁的金农门下,成为其入室弟子。金农是“扬州八怪”的领军人物,在诗、书、画、印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造诣。在金农的悉心教导下,罗聘学习了梅、人物、马、奇树等许多技法,为他日后的艺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金农对罗聘的艺术才华十分赏识,曾说:“聘学诗于予,称入室弟子。又爱画梅,初仿予江路野梅,继又学予人物蕃马,奇树窠石,笔端聪明,无毫末之舛焉。”

罗聘对老师也极为崇拜和孝顺,他不仅在艺术上继承了金农的衣钵,还在生活中对金农关怀备至。金农去世后,罗聘四处奔走,收集老师的遗稿,结集出版《冬心先生续集》,以终先生之志。同时,他遵循老师的教导,出门远游,以自然山水为师,结交著名的学者文士,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阅历。

画艺精湛,题材广泛

罗聘的绘画题材极为广泛,人物、佛像、花果、梅竹、山水等无所不工。他的画法受金农、石涛、华岩等人的影响,笔力雄厚,以清奇、拙奥、生冷见长,笔调奇创,超逸不群,别具一格。

在人物画方面,罗聘以善画佛像和《鬼趣图》而闻名于世。他的《鬼趣图》曾三赴京师,轰动当时文坛。此图写鬼态无不极尽其妙,借以讽世。画中的人物造型准确,用线细柔,比例恰当,设色清雅。罗聘通过画鬼,巧妙地揭露了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人性的弱点,让观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引发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在花卉画方面,罗聘对梅花情有独钟,是画梅能手。他笔下的梅花柔中带刚,行笔力度的大小变化曲折,运笔的节奏亦有急缓之分,形成了一种柔美之中又不失风骨的动态美。他以双勾白描的笔法来画梅花,空灵剔透,梅枝纵横交错,相互呼应,使画面繁复而有序。其妻方婉仪及子均工画梅,时人誉称“罗家梅派”。

罗聘画竹也别具特色,与他老师和师叔们相比,少了些寒士气和霸捍风,多了几分平和及宽厚,更讲究法度、技巧。他画竹时,以浓淡二墨写竹竿枝叶,水墨洒脱,自由挥洒,通过浓淡枯湿的变化,充分展示了竹子的风格和精神面貌,带有云雾环绕之感。

三赴京师,声名远扬

罗聘一生曾三赴京师,他的艺术才华在京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乾隆三十六年(1771 年),罗聘携画至京师拜谒名流,所作八幅《鬼趣图》最受注意,引起轰动。次年南归,在天津因大雪受阻,整理金农诗作,并作后记。

乾隆四十四年(1779 年)五月初,方婉仪正患病卧床,罗聘却二次进京。此次进京,罗聘的作品从以往的“率汰三二笔”的减法绘画布局开始向全景花卉过渡,气势逐渐走向宏大。然而,方婉仪已于五月十九日病逝于扬州,罗聘未能见上妻子最后一面,这成为了他一生的遗憾。

乾隆五十五年(1790 年),年近花甲的罗聘携幼子允缵三上京师。此次来京,罗聘荣幸地参加了嘉庆元年著名的“千叟宴”,其精湛的绘画技艺轰动了京城,可谓罗聘一生中艺术的顶峰。在京城的 8 年里,罗聘创作了大量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基本构成了他晚年创作的主体,也不同于“扬州八怪”其他人的风格。从布局上,画面不再有大段的长题,有时会出现冷款,绘画构图的整体性被突出;从形式上,从整齐划一的庄严凝重过渡到了穿插交错的动中求静、寓杂多于统一的和谐;从用笔上来看,从行笔生涩稚拙变为酣畅淋漓、变动不拘;从绘画意境上看,从“诗中有画”转向了“画中有诗”,突出了绘画自身的美学价值。

艺术影响,泽被后世

罗聘的艺术成就不仅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稍晚于罗聘的画家秦祖永在他的《桐荫论画》中,把罗聘的绘画推为“神品”,并说:“罗两峰聘笔情古逸,思致渊雅,深得冬心翁神髓,墨梅兰竹,均极超妙,古趣盎然,人物佛像,尤奇而不诡于正,真高流逸墨,非寻常画史所能窥其涯涘者也。”

罗聘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对清朝后辈画家产生了很大的启发,诸如任伯年、吴待秋以及溥儒等画家的一系列人物市井生活、自然山水题材的绘画作品,皆是借鉴并传承自罗聘的创作手法与风格。他的绘画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为后世研究清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罗聘作为“扬州八怪”中的杰出代表,以其卓越的绘画才华、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传奇的人生经历,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画作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人类文明的珍贵遗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画家不断探索和创新。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韩熙载结局:繁华落幕后的苍凉与释然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名臣韩熙载的一生跌宕起伏,他的结局更似一首悲怆的挽歌,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复杂而深沉的回响。  一、仕途沉浮:壮志难酬的官场之路  韩熙载出身南阳韩氏,年少时便展现非凡才华,后唐同光四年(926 年)中进士。然而命运弄人,其父韩光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