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狄青最后与韩琦、范仲淹关系破裂的原因是什么?
2023-04-04 14:55:58

  狄青出身寒门,是北宋时期的名将,因为面有刺字,被人成为面涅将军。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趣历史小编带来的文章。

  北宋名将狄青有大功于国,他从一名普通士兵开始,逐步成长为宋朝的高级将领,并一度拜相担任枢密副使,但狄青在拜相后遭遇到整朝文官集团的集体抵制和迫害,包括欧阳修包拯韩琦等在内的名臣名相们对狄青是百般打击和侮辱,狄青挺了四年终于支持不住,主动要求辞去中央官职并下放到地方,直到郁郁而终。

  狄青是被文官集团集体逼死的,但狄青在进入中央之前,其实和文官集团的关系是相当不错的,当时的很多名臣都特别欣赏狄青,就连后来当着狄青的面讽刺他说“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的韩琦早先都对狄青不错。根据《宋史·列传第四十九》的记载:

  尹洙为经略判官,青以指使见,洙与谈兵,善之,荐于经略使韩琦、范仲淹曰:"此良将材也。"二人一见奇之,待遇甚厚。仲淹以《左氏春秋》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青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益知名。

  连宋朝的道德楷模范仲淹都鼓励狄青多读书并愿意提拔他。可为何这些相当欣赏狄青的名臣名相们在狄青进入中央担任枢密副使后就开始集体翻脸?直到狄青病死后才放下对他的指责和监视?笔者以为主要有两点:

  其一是狄青出身寒微,在狄青以前,开国名将曹彬也做过枢密使,所以在宋朝,武将做枢密使是有先例的,但曹彬除了是开国功臣外,还出身名门,反观狄青,正宗的贼配军,做了枢密使都还不愿意洗去脸上的刺字。这样的小卒一步步爬到和科考出身的天之骄子们平起平坐,让文官集团集体不爽了。

  其二就是文官集团们欣赏的狄青是在他们控制之下的武夫,也就是说,战略上的事要文官们来制定,武夫们只需要按照文官集团的决策冲锋陷阵,执行战术就好,如果战略决策有失误,还可以让武将们来背锅。但狄青成为枢密副使后,就有了参与决策的地位和相应的影响力,那么依附狄青的武将们地位也就相应的拔高,再要像以前那样继续压榨武将,就必须和身为枢密副使的狄青协商,这样的局面也让习惯了高高在上的文官集团们集体跳脚。

  因此,在文官集团这个大集体的利益面前,以前无比欣赏狄青的名臣们都走向了狄青的对立面,即使宋仁宗刻意保护,也在无法和整个文官集团抗衡后放弃了狄青,将其贬官外放,直到狄青惊惧病死后才予以追赠相应的谥号和官位。假如狄青当初拒绝进入朝廷做枢密副使,继续留在边关为将,即便宋仁宗给予他更崇高的三公等官位,估计文官集团也不会谋害狄青,但狄青坚持进入中央就是动了文官集团的蛋糕,限制了文官们打压武将集团的便利性,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下场。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孙尚香:历史的真相与传说的融合

  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中,孙尚香这个名字往往与英雄、战争和爱情紧密相连。她是东汉末年东吴君主孙权的妹妹,也是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妻子。然而,关于她的真实身份和生平,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将探讨正史中的孙尚香是否真的是刘备的妻子,并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