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国学
东晋葛洪撰抱朴子:外篇·百家 全文
东晋葛洪撰抱朴子:外篇·百家 全文

  《抱朴子》,晋葛洪撰。抱朴([bào pǔ])是一个道教术语。源见于《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抱朴子内外篇凡八卷,内篇论神仙吐纳符篆勉治之术,纯为道家之言;外篇则论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词旨 [详细]

红楼梦中贾母说尤二姐贱骨头是什么意思?
红楼梦中贾母说尤二姐贱骨头是什么意思?

  贾母,又称史老太君,贾府上下尊称她为“老太太”、“老祖宗”,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  贾母的辈分和地位决定她在贾家,所有人都围着她转。她的个人好恶影响子孙奴才的家庭地位。  贾母 [详细]

红楼梦中袭人与黛玉之间的关系为何变化那么大?
红楼梦中袭人与黛玉之间的关系为何变化那么大?

  袭人,《红楼梦》中人物,宝玉房里大丫鬟之首。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袭人最初与黛玉关系不错,宝钗进贾府后,袭人与黛玉的关系开始疏远,提防到诋毁。  袭人和史湘云一样,在宝钗进贾府之前,对黛玉比较 [详细]

红楼梦中贾母对贾赦贾政二人都是同等疼爱吗?
红楼梦中贾母对贾赦贾政二人都是同等疼爱吗?

  贾母有两个嫡出的儿子和一个嫡出的女儿,贾赦、贾政和贾敏,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天底下做母亲的,没有不疼儿女的,但若儿女多了,往往也很难保证一碗水端平。红楼梦里的贾母,就一直被人说偏心。她到 [详细]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蚕豆原文是什么内容?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蚕豆原文是什么内容?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 [详细]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豌豆具体内容是什么?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豌豆具体内容是什么?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 [详细]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稆(lǚ)豆原文是什么内容?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稆(lǚ)豆原文是什么内容?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 [详细]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白豆具体内容是什么?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白豆具体内容是什么?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 [详细]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绿豆原文是什么内容?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绿豆原文是什么内容?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 [详细]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赤小豆具体内容是什么?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赤小豆具体内容是什么?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 [详细]

成语“债台高筑”源自何人?有哪些历史典故?
成语“债台高筑”源自何人?有哪些历史典故?

  【成语】: 债台高筑  【拼音】: zhài tái gāo zhù  【解释】: 形容欠债很多。  【成语故事】:  战国时,摇摇欲坠的周赧王还野心勃勃,但实际却软弱无力。他想联合楚、燕等国攻打 [详细]

成语“曾参杀人”历史出处是哪里?有怎样的典故呢?
成语“曾参杀人”历史出处是哪里?有怎样的典故呢?

  【成语】: 曾参杀人  【拼音】: zēng shēn shā rén  【解释】: 比喻流言可畏。  【成语故事】:  春秋的时候,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做曾参,曾参是个非常用功念书、孝顺父母的人!有 [详细]

成语“凿壁偷光”出自哪个历史人物?有怎样的故事?
成语“凿壁偷光”出自哪个历史人物?有怎样的故事?

  【成语】: 凿壁偷光  【拼音】: záo bì tōu guāng  【解释】: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成语故事】: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 [详细]

成语“糟糠之妻”源自何人?有哪些历史典故?
成语“糟糠之妻”源自何人?有哪些历史典故?

  【成语】: 糟糠之妻  【拼音】: zāo kāng zhī qī  【解释】: 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借指共过患难的妻子。  【成语故事】:  东汉时,有一个叫宋弘的人。他学 [详细]

成语“运斤成风”历史出处是哪里?有怎样的典故呢?
成语“运斤成风”历史出处是哪里?有怎样的典故呢?

  【成语】: 运斤成风  【拼音】: yùn jīn chéng fēng  【解释】: 运:挥动;斤:斧头。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  【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见于《庄子·徐 [详细]

清朝诗人龚自珍的死因存在诸多疑点,他是被人害死的吗?
清朝诗人龚自珍的死因存在诸多疑点,他是被人害死的吗?

  清朝著名的思想家、诗人龚自珍的死因存在诸多疑点,他是被人害死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龚自珍一生天马行空,风流倜傥,最为人称道 [详细]

梁山好汉中最聪明的人是谁?李俊的结局是什么?
梁山好汉中最聪明的人是谁?李俊的结局是什么?

  众所周知《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书中梁山好汉108将,各个身怀绝技,但是普遍结局不好,最后死的都差不多了,那么梁山好汉中最聪明的人是谁?李俊的结局是什么?  遗憾的是,这108位好汉最后并没有 [详细]

成语“指鹿为马”源自何人?有哪些历史典故?
成语“指鹿为马”源自何人?有哪些历史典故?

  【成语】: 指鹿为马  【拼音】: zhǐ lù wéi mǎ  【解释】: 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成语故事】:  秦朝二世的时候,宰相赵高掌握了朝政大权。他因为害怕群 [详细]

成语“趾高气扬”历史出处是哪里?有怎样的典故呢?
成语“趾高气扬”历史出处是哪里?有怎样的典故呢?

  【成语】: 趾高气扬  【拼音】: zhǐ gāo qì yáng  【解释】: 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成语故事】 [详细]

成语“至死不悟”出自哪个历史人物?有怎样的故事呢?
成语“至死不悟”出自哪个历史人物?有怎样的故事呢?

  【成语】: 至死不悟  【拼音】: zhì sǐ bù wù  【解释】: 至:到;悟:醒悟。到死也不醒悟。  【成语故事】:  古时候,临江地区有一个人外出打猎,捉到了一只小麋鹿,心中十分高兴, [详细]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东晋葛洪撰抱朴子:外篇·百家 全文

东晋葛洪撰抱朴子:外篇·百家 全文

2022-11-21

红楼梦中贾母说尤二姐贱骨头是什么意思?

红楼梦中贾母说尤二姐贱骨头是什么意思?

2022-11-21

红楼梦中袭人与黛玉之间的关系为何变化那么大?

红楼梦中袭人与黛玉之间的关系为何变化那么大?

2022-11-21

红楼梦中贾母对贾赦贾政二人都是同等疼爱吗?

红楼梦中贾母对贾赦贾政二人都是同等疼爱吗?

2022-11-21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蚕豆原文是什么内容?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蚕豆原文是什么内容?

2022-11-20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豌豆具体内容是什么?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豌豆具体内容是什么?

2022-11-20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稆(lǚ)豆原文是什么内容?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稆(lǚ)豆原文是什么内容?

2022-11-20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白豆具体内容是什么?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白豆具体内容是什么?

2022-11-20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绿豆原文是什么内容?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绿豆原文是什么内容?

2022-11-20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赤小豆具体内容是什么?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赤小豆具体内容是什么?

2022-11-20

成语“债台高筑”源自何人?有哪些历史典故?

成语“债台高筑”源自何人?有哪些历史典故?

2022-11-19

成语“曾参杀人”历史出处是哪里?有怎样的典故呢?

成语“曾参杀人”历史出处是哪里?有怎样的典故呢?

2022-11-19

成语“凿壁偷光”出自哪个历史人物?有怎样的故事?

成语“凿壁偷光”出自哪个历史人物?有怎样的故事?

2022-11-19

成语“糟糠之妻”源自何人?有哪些历史典故?

成语“糟糠之妻”源自何人?有哪些历史典故?

2022-11-19

成语“运斤成风”历史出处是哪里?有怎样的典故呢?

成语“运斤成风”历史出处是哪里?有怎样的典故呢?

2022-11-19

清朝诗人龚自珍的死因存在诸多疑点,他是被人害死的吗?

清朝诗人龚自珍的死因存在诸多疑点,他是被人害死的吗?

2022-11-18

梁山好汉中最聪明的人是谁?李俊的结局是什么?

梁山好汉中最聪明的人是谁?李俊的结局是什么?

2022-11-18

成语“指鹿为马”源自何人?有哪些历史典故?

成语“指鹿为马”源自何人?有哪些历史典故?

2022-11-18

成语“趾高气扬”历史出处是哪里?有怎样的典故呢?

成语“趾高气扬”历史出处是哪里?有怎样的典故呢?

2022-11-18

成语“至死不悟”出自哪个历史人物?有怎样的故事呢?

成语“至死不悟”出自哪个历史人物?有怎样的故事呢?

2022-11-18

更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