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国学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粟具体内容是什么?
2022-11-15 09:59:35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融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第九卷·谷部·粟

  【释名】

  【集解】

  [时珍说]粟就是粱。谷穗大并且毛长颗粒大的就是高粱;谷穗小并且毛短颗粒小的就是粟。粟的成熟分早、晚,大多早熟的粟皮薄米多,晚熟的粟皮厚米少。粟米〔气味〕咸,微寒,无毒。

  【主治】

  养肾气,除脾胃中热,益气。陈粟米,苦,寒。主治胃热消渴,利小便,止痢,抑制丹石毒。加水煮服用,能治热腹痛和鼻出血。制成粉末,用水过滤成汁,能解多种毒,能治霍乱以及转筋入腹,又能镇静安神。能解小麦毒,发热、反胃和热痢。用它煮成粥食用,对丹田有好处,可以补虚损,开肠胃。

  【附方】

  1. 胃热消渴。以陈粟米煮饭,干后食用,效果很好。

  2. 反胃吐食,脾胃气弱,消化不良,汤饮不下。用粟米半升磨成粉,加水调成梧子大的丸七枚煮熟,放点盐,空腹和汁吞下。

  3. 鼻衄不止。粟米粉同水煮服用。

  4. 小儿丹毒。嚼粟米敷患处。

  5. 汤火灼伤。将粟米炒焦加水,澄清后取汁,煎稠如糖。频敷患处,能止痛,消瘢痕。

  6. 异物进目。用生粟米七粒,嚼烂取汁,洗后即出。粟糖〔主治〕痔漏脱肛,配合各种药熏患处。粟奴 粟苗抽穗时长出黑煤色的就是粟奴。

  【主治】

  利小肠、除烦闷。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李子通与伍云召:乱世中的风云际会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因时代的动荡产生了交集,共同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一、李子通:农民起义领袖的崛起与兴衰  李子通,东海郡丞县(今山东省峄县)人,出身贫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