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荀彧之外,谁撑起曹魏半壁江山?——荀攸:被低估的曹魏第一功臣
2025-09-25 17:07:22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在乱世中崛起,最终奠定曹魏基业。若论曹魏政权的第一功臣,荀彧常被视为不二人选——他以“王佐之才”为曹操规划战略蓝图,迎汉献帝、定兖州、平冀州,堪称曹魏政权的“总设计师”。然而,若将目光从荀彧身上移开,聚焦于曹魏集团的核心谋士群体,荀攸的功绩与地位便愈发凸显。他不仅是曹操口中“智计百出、功勋卓著”的“谋主”,更是曹魏政权从军事胜利到制度构建的关键推手。

一、军事谋略:奠定曹魏统一北方的基石

荀攸的军事才能,在曹魏集团中堪称独步。他出身颍川荀氏,自幼聪慧过人,早年因谋诛董卓入狱,后被曹操征为军师。其军事贡献可概括为“三战定乾坤”:

下邳之战:水淹吕布,终结割据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围攻吕布于下邳,久攻不下。荀攸献计“决泗、沂水灌城”,利用徐州水系淹没下邳,最终活捉吕布,彻底消灭了盘踞徐州的割据势力。此战不仅解除了曹操东顾之忧,更使其控制区扩展至黄河以南,为后续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官渡之战:声东击西,斩颜良文丑

建安五年(200年),袁绍率十万大军南下,曹操兵力不足其半。荀攸提出“声东击西”之策:先佯攻延津,诱使袁绍分兵,再以精锐突袭白马,斩杀袁绍大将颜良;随后故技重施,在延津南设伏,再斩文丑。两战连捷,极大削弱了袁绍军威,为官渡决战赢得战略主动。

官渡决战:奇袭乌巢,扭转乾坤

当曹操因粮草将尽萌生退意时,荀攸与贾诩力劝坚持,并建议接纳袁绍谋士许攸的投诚。随后,荀攸亲自参与制定奇袭乌巢的计划,率精锐焚毁袁绍粮草,导致袁军崩溃。此战直接决定了北方归属,曹操从此成为中原最强势力。

曹操对荀攸的军事才能极为推崇,曾言:“孤与荀公达周游二十余年,无毫毛可伐者。”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论功行赏,荀攸位列第二,仅次于荀彧,足见其地位。

二、战略眼光:从军事胜利到制度构建的延伸

荀攸的贡献不仅限于战场,更体现在对曹魏政权的长远规划上。他通过一系列战略举措,将军事胜利转化为制度优势,为曹魏的统治合法性注入内核:

抑制豪强,强化集权

曹操统一北方后,面临豪强割据的隐患。荀攸建议曹操推行“屯田制”,将无主土地收归国有,招募流民屯垦,既解决了军粮问题,又削弱了地方豪强的土地控制权。同时,他主张“唯才是举”,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为寒门子弟提供晋升通道,这一政策被曹丕发展为“九品中正制”,成为曹魏政权的重要支柱。

平衡宗室与士族,维护政权稳定

曹丕继位后,为巩固统治,试图平衡宗室与士族的力量。荀攸虽为士族代表,却深谙制衡之道。他建议曹丕重用曹真、曹休等宗室将领,同时提拔陈群、司马懿等士族精英,形成“宗室掌军、士族治政”的格局。这种安排虽未能彻底避免后续权力斗争,但在荀攸在世时,确实维护了曹魏政权的稳定。

推动法律改革,奠定法治基础

荀攸精通法律,曾参与修订《魏律》。他主张“法不阿贵”,对宗室与士族一视同仁,这一原则在曹魏政权中得以延续,为后世法治建设提供了范本。

三、人格魅力:低调谦逊中的政治智慧

荀攸的功绩之所以常被低估,与其低调谦逊的性格密不可分。他深谙“功高不震主”的生存之道,在曹操面前始终保持谨慎:

不争功名:官渡之战后,荀攸将首功让于许攸,自己仅受封陵树亭侯,食邑三百户,远低于荀彧的万岁亭侯。

善处人际关系:他与郭嘉、贾诩等谋士相处融洽,从未因战略分歧产生内耗,这种团结为曹魏集团提供了稳定的决策环境。

临终保密: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病逝前,将所有军事机密付之一炬,确保曹操的军事部署不被泄露。这种忠诚与职业操守,深受曹操敬重。

曹操曾感叹:“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这种评价,既是对荀攸人格的赞美,也是对其政治智慧的认可。

四、历史定位:被低估的曹魏第一功臣

相较于荀彧的“战略总设计师”角色,荀攸更像是曹魏政权的“执行总监”——他将荀彧的宏观规划转化为具体战术,通过一场场战役的胜利与一项项制度的构建,将曹魏从地方军阀推向全国性政权。若以“功绩的不可替代性”为标准衡量,荀攸的贡献甚至超越郭嘉、贾诩等名士:

郭嘉:擅长奇谋,但早逝,未参与曹魏中后期的制度建设。

贾诩:精于人心算计,但多以自保为先,缺乏对政权的长远规划。

司马懿:虽后期权倾朝野,但其功绩多属曹魏衰落期的补救,且最终篡位,难以被视为“功臣”。

荀攸则不同:他既是曹操最信任的谋主,又是曹魏制度的主要设计者之一;既以军事胜利奠定疆域,又以政治智慧维护稳定。他的存在,确保了曹魏政权在曹操去世后仍能延续四十六年,直至被司马氏篡夺。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史大奈之死:从突厥特勤到唐将殒命的传奇终章

  在隋唐交替的烽火岁月中,史大奈的名字如同一颗流星划过天际——这位出身西突厥阿史那氏的特勤,从草原勇士到隋朝金紫光禄大夫,再到大唐窦国公,最终在辽东战场上殒命于盖苏文的飞刀之下。他的死亡不仅是个人命运的终结,更折射出胡汉交融时代武将的生存困境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