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钱谦益“水太凉”典故探源与解析
2025-04-01 16:46:55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典故被后人传颂或讥讽,其中“水太凉”便是一个广为人知且颇具争议的故事。这一典故与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钱谦益紧密相连,

一、“水太凉”典故的出处

“水太凉”这一典故源自明末清初的一段历史记载。据传说,在清军攻克南明弘光政权的都城南京之际,钱谦益的继室夫人柳如是劝他一同投湖以殉国。钱谦益起初应允,两人一同前往尚湖(今江苏常熟境内),准备效仿屈原投水自尽。然而,当钱谦益真正面对冰冷的湖水时,他却犹豫了,用手试了试水温后,说出了那句“水太凉,不能下”。而柳如是则毅然决然地纵身跳入湖中,所幸被钱谦益及时救起。

这一故事后来被广泛传播,成为了钱谦益人生中的一个污点,被后人用来讥讽他在国家危难之际的怯懦和贪生怕死。

二、钱谦益与柳如是的背景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学者和政治家。他曾任南明弘光政权的礼部尚书,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柳如是,则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才女,出身青楼,却才情出众,后与钱谦益结为夫妻。两人虽年龄相差悬殊,但感情深厚,共同经历了许多风雨。

三、“水太凉”典故的争议与解析

关于“水太凉”典故的真实性,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这一故事可能源于后人的杜撰或夸张,用以讥讽钱谦益的投降行为。因为从时间和地点上看,钱谦益和柳如是当时并不在尚湖,而是在南京城内。此外,钱谦益作为一位文人学者,其性格和行为也较为复杂多面,不能简单地用“怯懦”或“贪生怕死”来概括。

然而,无论这一故事是否真实发生,它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文人学士在国家危难之际应有的气节和担当的期望。钱谦益作为一位备受尊敬的文人领袖,在国家面临覆灭之际选择投降清朝,确实让许多人感到失望和愤慨。而“水太凉”这一典故,则成为了后人对他这一行为的一种讽刺和批评。

四、钱谦益投降后的境遇

钱谦益投降清朝后,虽然一度受到清廷的重用,担任了礼部侍郎等职务,但他内心的矛盾和愧疚却从未消散。他多次暗中资助反清复明的事业,并与抗清志士保持联系。然而,这些行为也让他陷入了巨大的危险之中,多次被清廷逮捕入狱。最终,他在晚年选择了辞官归隐,度过了余生。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陆抗若存,东吴命运几何?

  在三国末年的风云变幻中,东吴作为三国之一,其命运始终牵动着无数历史爱好者的心。而在东吴的末期,陆抗作为一位杰出的将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沉的爱国情怀,成为了东吴最后的支柱。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东吴最终还是在晋朝的攻势下走向了灭亡。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