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曹魏宫廷的幕后棋手:郭太后与四次政变的阴影
2025-01-10 09:44:55

  在曹叡去世后,年幼的皇帝曹芳继位,尊曹叡的遗孀郭氏为皇太后。郭太后虽然身份显赫,但在政治舞台上只是一枚棋子,被反复利用于曹魏几次重大的政变之中。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趁曹爽陪同小皇帝曹芳外出祭拜之际,突然发动政变,迅速控制了洛阳。司马懿以郭太后的名义下令,将曹爽及其党羽免职并诛杀,清除了对手,从此掌握了朝廷大权。此举标志着司马家族夺权的第一步,也为后来的政变奠定了基础。

  随着司马懿的去世,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继续专权。景初三年(239年),不甘心成为傀儡的皇帝曹芳与李丰、夏侯玄等密谋除灭司马氏,但计划败露。司马师再度抬出郭太后,以“悖逆不道”之罪,将参与密谋的大臣全部族灭,并废黜了曹芳,另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此举进一步巩固了司马家族的权力,但也显示出郭太后作为政治工具的无奈。

  嘉平六年(254年),高贵乡公曹髦不满长期受制于司马师,试图夺回权力,秘密联络侍中王沈、尚书王经等,策划除灭司马昭。然而,密谋再次泄露,司马昭先发制人,以郭太后之名发布诏令,指责曹髦“情性暴戾”,并将其废为庶人。随后,曹髦被公然杀害,此举彻底打破了皇帝仅存的威严。

  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郭太后无疑是最大的输家。尽管她在每次政变中都被抬到台前,但却从未真正掌握过实权,反而成为了司马家族稳固权力的工具。她的一生,是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也是那个时代女性命运的缩影。

  历史评价她时,往往忽略了她在这一系列事件中的被动地位,而更多地记住了她作为“亡国之君”的象征。然而,深入探究这些政变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郭太后的命运其实是由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各方势力的角逐所决定的。她的悲剧,既是个人的不幸,也是时代的必然。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高顺之勇:缘何未得吕布与曹操青睐

  在三国历史的波澜壮阔中,高顺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战斗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这位被誉为比张辽还要生猛的将领,却并未得到其主公吕布和后来的曹操的充分赏识与重用。  一、高顺的军事才能与忠诚  高顺,东汉末年名将,吕布帐下中郎将,以其统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