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是仪改名之谜及其对东吴发展的贡献
2025-01-02 14:26:50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名叫是仪的杰出官员,他以其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才能和对国家的忠诚而著称。然而,关于是仪的改名原因及其对东吴发展的贡献,却鲜为人知。

一、是仪改名之谜

是仪,字子羽,原本姓氏,名为氏仪。据史料记载,东汉末年,是仪在郡府供职时,大文豪孔融曾开玩笑说“氏”字是“民”无上,寓意不吉利,建议他改名为“是”。于是,“氏仪”便改为了“是仪”。这一改名事件虽然看似简单,但背后却折射出当时社会对于姓名寓意的重视,以及个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无奈选择。

二、是仪对东吴发展的贡献

是仪对东吴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智慧与忠诚

是仪在东吴政权中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包括骑都尉、侍中、尚书仆射等。他以其深厚的政治智慧和忠诚,多次为孙权提供重要建议,帮助东吴稳定政权、发展经济。例如,在吕蒙建议袭取荆州时,是仪坚决支持,并为此献计献策,最终帮助东吴成功收复荆州全境,巩固了东吴的政权基础。

清廉奉公与高尚品德

是仪为人清廉奉公,从不经营家财,也不接受别人的恩惠。他衣食简朴,家中虽然没有多少储蓄,但经常救助贫困的人。这种高尚品德和清廉作风,在东吴官员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也赢得了孙权的信任和尊重。孙权多次要增加他的俸禄,赐他田地住宅,但都受到了是仪的推辞。

维护国家稳定与和谐

在东吴政权后期,孙权的三子孙和被立为太子,封孙霸为鲁王。然而,孙和与孙霸之间因储君问题产生了很大的矛盾,朝中的大臣也分为了两派。是仪作为朝中重臣,始终坚守中立,以国家稳定为重。他建议孙权应抑制二宫之争,分正上下之序,让孙霸镇守四方,作为国家的辅佐屏障。这一建议对于维护东吴政权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外交才能与联盟巩固

在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后,东吴与蜀汉的联盟关系面临考验。孙权为了修复两国的联盟关系,派遣是仪出使蜀汉。是仪凭借其出色的外交才能和诚信态度,圆满完成了出使任务,巩固了东吴与蜀汉的联盟关系。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李子通与伍云召:乱世中的风云际会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因时代的动荡产生了交集,共同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一、李子通:农民起义领袖的崛起与兴衰  李子通,东海郡丞县(今山东省峄县)人,出身贫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