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事

秦公一号大墓的陪葬车马坑进行第四次考古发掘
2023-09-04 16:33:22

秦公一号大墓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南指挥村,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先秦时期最大的古墓。该墓有186具殉人,其中三层台上环椁室置殉人166具,填土中埋人牲20具,是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

2011年4月,秦公一号大墓的陪葬车马坑进行第四次考古发掘。这次发掘,是中国迄今最大规模的殷商西周时期墓葬考古发现,也是全国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为奇特、葬俗最独特的“黄肠题凑”大墓。

该大墓南北墓道总长37米,其中北墓道长15.3米,南墓道长22.8米,椁室位于墓室南部,总面积达540平方米,整体结构是在巨大的竖穴土坑内建椁室,椁室内用“黄肠题凑”柏木椁具围绕四周,椁外填充木炭、青膏泥,上面分层填土夯实。

椁室南侧为陪葬车马坑,内埋木质战车10辆,马骨16匹。坑内陪葬车均为双轮马车,辕、轴头等金属部件已经全部采用铜制,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双轮战车”。

在椁室西侧墓室西壁下发现殉人16具,是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其中三层台上环椁室置殉人166具,填土中埋人牲20具。

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最珍贵的是石磬上的文字,多达180多个,字体为籀文,酷似“石鼓文”,依据其上文字推断墓主人为秦景公

这次发掘出土的文物数量多、品种全、价值高,共计500余件(组),其中包括青铜器、金器、玉器、石器、漆器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不仅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我们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内涵。

这次发掘不仅是中国考古学上的重要发现,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研究的重要突破。通过对该大墓的发掘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们对中国历史的认知和理解。

总之,秦公一号大墓的陪葬车马坑进行第四次考古发掘是中国考古学史上的一次重要发现,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丰富我们对中国历史的认知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中…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曹植:三国时期的文学巨匠

  在中国的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争和英雄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他就是曹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  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儿子。他生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