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哭长城”乃是民间流传的著名故事之一,与“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并称“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而该故事同时也成为了秦始皇残暴的一个侧面证明,那么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际上,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原型,与秦始皇和秦国均无关系,该故事经过长期的修改和完善,其实早已脱离了原本的面貌。
原型早于秦始皇三百年,且与修长城毫无关系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原型,乃是“杞梁之妻”,最早见于《左传》,其中记载了“莒子亲鼓之,从而伐之,获杞梁。莒人形成,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一段故事,这段故事不仅比秦始皇早了三百年,而且发生与秦国并无半毛钱关系。
春秋时期,齐庄公四年(前550年),齐国大夫杞梁率军讨伐卫、晋两国,回师之后,又于次年率军跟随齐庄公攻打莒国。身为先锋的杞梁,与华还率少数甲士夜出隧险,突击至城郊,莒君以重赂约和,杞梁拒不接受,后在交战中被俘身亡。
齐庄公率兵归国途中,于郊外遇到杞梁的妻子,便向其吊唁。而杞梁的妻子却拒绝道,“如果杞梁有罪,就不必为他吊唁,如果有功,国君理应到我家中吊唁”。齐庄公于是便前往杞梁家中,正式举行了哀悼仪式。
虽然《左传》并未记载“杞梁之妻”的真实姓名,但从其所作所为来看,显然是个知礼、知节的烈性女子,然而透过其事迹不难看出,这个故事不仅与秦始皇和秦朝毫无关系,与修长城也是毫不相关。
战国以后故事屡遭更改,秦始皇从唐朝开始背黑锅
如上所述,“杞梁之妻”这个故事与后来的“孟姜女哭长城”简直毫无关联,究其原因便是这个故事在流传过程中,早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接下来,我们就简单梳理一下,从战国至明朝,“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的修改历程。
1、战国时期:“哭戏”开始出现。《孟子·告子下》有载,“淳于髡曰:‘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锦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由此可见,到战国中期,约公元前350年左右,故事便已经开始发生改变,甚至由此导致“杞梁之妻”的哭腔成为了齐国的时尚,导致齐国上下纷纷效仿,进而演变成了齐国的“国俗”。这股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了西汉时期,西汉时期尚有很多人对此予以了赞美,例如枚乘《玉台新咏》中的“谁能为此曲,无奈杞梁妻?”,再如王褒《洞箫赋》中的“杞梁之妻不能为其气”。
2、西汉时期:哭塌城墙情节出现。西汉中期后,随着新儒家思想的诞生,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开始广为流传,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下,“杞梁之妻”的故事再度被重新创作。刘向的《列女传·齐杞梁妻》有载“杞梁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諴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既葬……遂赴淄水而死”。而后世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更是直接指出孟姜女哭崩了莒城。由此,烈女节妇的故事,开始向着凄美爱情的故事不断发展。
3、三国时期:与长城开始关联。在陈琳创作的乐府 《饮马长城窟行》中,深刻反应了修筑长城给当时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后经王翰作曲,开始在民间广为传唱,其中言道,“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饮马长城窟行》中本无具体人物,但因有“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几句,于是便有人将之与“杞梁之妻”联系了起来,其中“死人骸骨”变成了杞梁的骸骨,“贱妾”则被具体为杞梁之妻,杞梁夫妇的故事就此被与长城联系了起来。
4、北齐时期:杞梁从武将变成了民夫。在北齐天保三年(552年)至承光元年(577年)之间,北齐为防止突厥、契丹南下和北周西进,曾大规模的修筑长城,前后超过八次。繁重的徭役,使得民间怨声载道,于是百姓们便充分发挥想象,将北齐朝廷的暴政,与秦代修筑长城的苦役相联系,使得“杞梁之妻”的故事又开始逐渐带有了反筑城徭役的意味。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杞梁开始从为国捐躯的武将,逐渐演变为了深受徭役之苦的民夫;杞梁之妻也开始向着寻夫认骨、哭倒长城的传说人物开始过渡。
5、唐朝时期:孟姜女故事基本定型。唐代《雕玉集》收录的《同贤记》中,记载了孟仲姿的故事,其中写道:燕人杞良为逃避秦始皇筑城苦役,逃匿至孟超家后园树上,见到了正在池中洗澡的孟女仲姿,孟仲姿因身体被杞良看见,于是便以身相许。婚后,杞良又返回筑城,主典怒其逃走,遂将其打死,并将尸体筑于城内。仲姿寻夫,至城下痛哭,城墙崩倒,露出尸骨,不能辨认。仲姿刺指血滴骨,终得丈夫遗骸,收回安葬。在这段故事中,齐国的杞梁变成了燕国的杞良,故事情节也更加生动感人,而且故事也开始与秦始皇修长城联系了起来,就此奠定了“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的基调。
6、唐朝时期:明确被哭倒的就是秦长城。唐朝僧人贯休在《杞梁妻》中写道,“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寒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这首诗词对春秋以来杞梁夫妇的种种传说来了个大汇总,并开创式的提出了“秦时死于筑城的范郎”的新传说。唐朝中后期,由于持续不断的战乱和繁重的劳役,这个新的故事开始广泛被百姓们接受,并以此来宣泄心中的不满。
7、唐末宋初:“送寒衣”情节出现。1899年,在敦煌千佛洞石室里发现的一批唐代、五代珍藏书卷中,有一批以当时说唱文学故事为底本的“变文”,被称为“敦煌变文”。其中《敦煌掇琐》中有“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子不复归。造的寒衣无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之语。按照所述,秦始皇从今天甘肃、宁夏附近征调了大量民夫去修长城,征夫生活在西北寒冷之地,到天气寒冷之时,妻子们便会将做好的厚衣服送去给他们,这便为故事增添了送寒衣的情节。
8、明朝时期:故事得以彻底完善。到明朝时期,由于明朝大修长城,不堪徭役重负的百姓们虽然心中不满,但却不敢对当朝者说三道四,便只好将心中的不满,发泄在了一千多年前、同样以修长城而闻名的秦始皇身上,这使得“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再度拥有了广泛市场。与此同时,由于戏曲小说的广泛流行,“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得以进一步完善,其中杞梁又被改为了“万喜梁”或范喜梁,其中又增添了招亲、千里送寒衣等故事情节,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完善。
综上所述,从春秋时期的“杞梁之妻”,到明朝时期的“孟姜女哭长城”,整个故事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流传中,早已被传的面目全非,原本与秦始皇和秦朝、与修筑长城毫无关系的故事,最终却让秦始皇背了黑锅。
当然,也正是由于传说历经多次改编,导致全国各地流传的“孟姜女哭长城”故事版本众多,例如仅孟姜女的名字便有杞梁妻、孟姜、孟姿、孟仲姿等,杞梁的名字也有杞良、范良、犯良、范杞梁、万杞良、范喜良、万喜良、范希郎、范士郎等,而两人的出生地、孟姜女的死法、哭倒长城的长度等同样说法众多,根本无法做到统一。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因为他们的英勇和智慧而被称为战神。然而,明朝的一位皇帝朱祁镇却因为一个讽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女性因她们的智慧、勇气和野心而被载入史册。太平公主就是其中一位。她是唐高宗李详情
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的行为和思想超越了他们所在的时代,让人们不禁怀疑他们是否是穿越者。其中,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西汉初期的将领灌婴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长寿而著称。作为刘邦的重要支持者,灌婴在建立详情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瑰宝中,宋代词人晏殊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沉内敛的情感,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名篇佳作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英雄豪杰的时代。其中,蜀汉名将张飞以其勇猛和忠诚闻名于世。然而,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令人着迷的人物关系。其中,芈月与嬴政的关系尤为引人注目。作为秦国的高祖母和曾详情
在众多影视作品中,清宫剧一直备受观众喜爱。其中,《甄嬛传》作为一部热门的清宫剧,讲述了聪明绝顶的详情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起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反对外来侵略的开始,也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纷争中,公孙瓒与袁绍之间的斗争是东北方势力争夺的关键一役。尽管公孙瓒拥有白马义从的精详情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姓氏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其中,许多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战役和计策,其中暗渡陈仓是一则脍炙人口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西汉初详情
在中国古代,女性的美丽常常与她们的服饰和饰品紧密相连。其中,额头饰物是古代女性装扮中不可或缺的一详情
在《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被描述为被自己的部下范疆和张达所杀。然而,这是否是真实的历史呢?让我们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令人毛骨悚然的酷刑。其中,董卓被点天灯的故事尤为引人关注。这种刑罚不仅揭详情
在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宫殿——布达拉宫。这座宏伟的建筑不仅是藏传佛教的象征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皇宫中,除了皇帝、皇后等皇室成员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群体——太监和宫女。他们作为皇宫中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被创造并流传下来,尽管它们可能并非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但这些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许多记载着极端残忍的刑罚,其中人彘作为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酷刑,成为了封建暴政详情
在中国文学史上,唐代被誉为诗的盛世,孕育出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其中,李贺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刻详情
吕布的死因是被曹操斩首。 历史上真实的吕布,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武将及群雄之一。他出生于并州九原县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战役以其出人意料的结果而闻名于世。其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尤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它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成语兔死狗烹是一个充满故事性的成语,它的意思在于表达一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行为。具体来说,这个详情
《全唐诗》是在清代康熙年间编撰的。 《全唐诗》的编纂工作始于清代,由彭定求、杨中讷、沈三曾、潘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只凶猛无比的神兽,它们被称为四凶。这四只神兽分别是饕餮、混沌、穷奇和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判官是地府中的司法官员,负责审判阴间亡魂的善恶与罪责。传说中的判官详情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编年体史书,它诞生于宋朝,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详情
中国的烹饪艺术以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而闻名于世,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分布在各地的八大菜系。每一菜系都详情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学家,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一部巨著。这部书籍不仅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神兽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饕餮。这个名字,源自详情
《洗冤集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自南宋时期问世以来,就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细致的详情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如同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与飞跃。作为北京大学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因为他们的英勇和智慧而被称为战神。然而,明朝的一位皇帝朱祁镇却因为一个讽刺的说法被称为大明战神。这位皇帝的统治几乎导致了明朝的灭亡,这是为何呢? 二、朱祁镇的统治与战争 朱祁镇是明朝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