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连九族”是古代的一种犯罪连坐制度,在古代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结构和政治模式下,可以说是极为严重的一种刑罚。那么,这里的“九族”到底是哪九族,古代又有哪些罪行会被处以“株连九族”的刑罚?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秦汉以后历朝皆有族刑,但其范围却始终控制在“三族”
虽然“株连九族”这个词语我们耳熟能详,且族刑自秦汉时期便已经施行,但实际上“株连九族”在古代也很罕见,秦汉时期最重者也往往只是“夷三族”,而隋唐以后就连“夷三族”也都变得极为罕见了。更为重要的是,“株连九族”并未被列入历朝历代的法律条文。
族刑最早起源于亲属连坐制度,虽然早在夏商时期便已经出现了连坐制度,例如《尚书·甘誓》便记载了夏启讨伐有户氏时的军令,其中言道,“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但“连坐”之语最早却是出自于《史记·商君列传》中的“收司连坐”,而春秋战国时期,也的确只有秦国执行的更为彻底。
族刑被正式列入刑罚,则是在秦朝时期,《史记·秦本纪》有载,“(秦文公)二十年,法初有三族之罪”,秦朝丞相李斯便被处以了夷三族的刑罚。刘邦灭秦之后,为收买人心虽然“除叁夷连坐之罪”,但也只是临时性措施罢了,在西汉建立之后便重新确立,并于汉景帝时正式在法律上予以了恢复。
自秦汉以后,虽然后世王朝对于族刑基本予以了沿用,但纵观历朝历代的法律条文,却始终没有出现“株连九族”这种刑罚,到魏晋时期“夷三族”还被提及,隋唐以后更是连“夷三族”都不见了踪影。
例如根据《晋书》的记载,曹魏对于汉朝律法予以了沿用,同时明确了族刑的施行范围,其中写道“但以言语及犯宗庙园陵,谓之大逆无道,要(腰)斩,亲属从坐,不及祖父母、孙,至于谋反大逆,临时捕之,或与就、涿者,或枭菹,夷其三族,不在律令。”秦汉乃至魏晋,即使是谋反,最终也只是被夷三族而已,根本达不到“九族”。
到了隋唐,“十恶”罪行正式被确立,其中“谋叛”以上者会被处以族刑,而这也成为了后世王朝适用族刑的基本尺度。不过,唐初受“约法省刑”思想的影响,对于族刑的处罚范围却予以了缩小,刑罚程度也较前朝有所减轻,《唐律》规定,“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十五一(以)下及母、女、妻、妾、祖、孙、兄、弟、姊、妹、若部曲、资材、田宅并没官。男夫年八十及笃疾者,妇女年六十及废疾者,并免。伯叔父、兄弟之子,皆流三里,不限籍之异同。”可见,唐朝即使对于“十恶”中首罪“谋反”者的族刑,也并未超出“三族”范围,至于直接处死者更少。
宋元时期,基本沿用了唐朝律法的规定,只有元朝对此予以了微调,主要是将唐宋以来连坐妻女没为官奴改为了赐予功臣为妻妾,处罚范围则没有变化。
到了明清时期,在“重刑”思想的影响下,两朝的族刑刑罚程度较之前朝更加严酷,然而即使如此,其处罚范围仍然没有超出“三族”范围,只是在处罚程度上有所加重而已。
例如《大明律·刑律·贼盗》“谋反大逆”条规定,“凡谋反及大逆,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祖父、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年十六岁以上,不论笃废,皆斩;其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姊妹,若子之妻妾,给付功臣之家为奴,财产入官”。清朝对此予以了沿用。
如上,虽然自秦汉以后历朝历代皆有族刑,但却始终将惩处范围控制在“三族”以内,而并未扩大到“九族”,所谓的“株连九族”并未被明确写入历朝历代的律法之中。
“株连九族”的范围难以界定,目前主要流传着三种说法
正是由于“株连九族”这个刑罚并未出现在历朝历代的律法之中,导致“株连九族”的“九族”范围,始终难以界定,目前广为流传的主要有三种说法。
1、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其中“父族四”主要指罪犯本人一族,即犯罪者之父母兄弟姐妹儿女,以及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一家,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家,出嫁的女儿及外孙一家;“母族三”,主要指罪犯母亲一族,即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一家;“妻族二”则主要指妻子一族,即岳父全家老少和岳母娘家全家老少。
2、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其中“父族三”同样指罪犯本人一族,相较于“父族四”只是少了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家;“母族三”与前一种说法没有区别;“妻族三”相较于前一种说法,则多了妻子兄弟一家。
3、上推四、下推四、横推三。这种说法认为,“九族”便是从犯罪者这一代向上推四代至高祖、向下推四代至玄孙、横推三从兄弟。也就是说,犯罪者上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下至玄孙、曾孙、孙子、儿子,旁至兄弟、堂兄弟、再从兄弟、表兄弟、从族兄弟,全部被株连在内。
在以上三种说法中,目前最为主流的便是第一种说法。不过话说回来,无论是以上三种说法中的哪一种,几乎都囊括了犯罪者的全部亲属,在那个“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社会结构下,可以说一个人的荣辱往往关系着整个家族的兴衰。
株连九族历史上仅一例,诛十族者也仅方孝孺一人
正如前文所说,“株连九族”虽然被人所熟知,但并未被明确列入历朝历代律法,因而历史上真正被诛九族的寥寥无几,族刑所施行的范围,其实更多源于皇帝的一纸诏令。历史上,真正见于史料被诛九族的其实只有一例,也就是隋朝的杨玄感。
杨玄感是隋朝司徒杨素之子,凭借父亲的军功,杨玄感得授柱国,担任郢宋二州刺史,后升任鸿胪卿、礼部尚书,袭封楚公。大业九年(613年)春,隋炀帝杨广第二次东征高丽,杨玄感奉命督运粮草,彼时隋末农民起义已经爆发,杨玄感于是和武贲郎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等密谋反叛。
杨玄感的反叛最终以失败告终,其本人自知罪无可赦,便让弟弟杨积善将自己杀死,然而根据《隋书》的记载,杨玄感的这次谋反还是“罪及九族”,《唐六典注》则记载“杨玄感反,诛九族,复行轘裂枭首,磔而射之”。
而除了“诛九族”之外,在明朝疑似还发生过一次“诛十族”的事件。“靖难之役”后,朱棣从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取皇位,并让建文帝的宠臣、第一大儒方孝孺为自己起草登基诏书,结果被方孝孺断然拒绝。传闻,朱棣以“灭九族”威胁方孝孺,方孝孺顶了一句“灭我十族又如何”,朱棣于是在“诛九族”的基础上,又将方孝孺的门生加了进去,凑成十族予以诛灭。
不过,“诛十族”并非出自正史,《明史》中只记载“成祖怒,命磔诸市……弟孝友与孝孺同就戮,亦赋诗一章而死。妻郑及二子中宪、中愈先自经死,二女投秦淮河死……宗族亲友前后坐诛者数百人。其门下士有以身殉者,卢原质、郑公智、林嘉猷,皆宁海人”,受方孝孺牵连者多达800余人。但《立斋闲录》、《宁海县志·方孝孺传》、《明史纪事本末》、黄宗羲的《方正学孝孺》、《文正方正学先生孝孺》等都有方孝孺被灭十族的记载,可见诛十族之事也并非空穴来风。
此外,朱棣在位期间,除了方孝孺之外,还曾疑似发生过一次“诛十族”事件,那便是建文遗臣景清,其因刺杀朱棣而获罪,《明史》记载“成祖怒,磔死,族之。籍其乡,转相攀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与方孝孺门人被牵连不同,景清似乎是整村都受到了牵连。
综上所述,所谓“诛九族”、“诛十族”其实并不在历朝历代的律法之中,其只是作为族刑的一种而被施行。在古代,族刑毫无疑问是最为严重的惩处,至于施行的范围到底多有大,是否会涉及到“九族”,则往往直接取决于帝王的命令。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因为他们的英勇和智慧而被称为战神。然而,明朝的一位皇帝朱祁镇却因为一个讽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女性因她们的智慧、勇气和野心而被载入史册。太平公主就是其中一位。她是唐高宗李详情
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的行为和思想超越了他们所在的时代,让人们不禁怀疑他们是否是穿越者。其中,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西汉初期的将领灌婴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长寿而著称。作为刘邦的重要支持者,灌婴在建立详情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瑰宝中,宋代词人晏殊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沉内敛的情感,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名篇佳作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英雄豪杰的时代。其中,蜀汉名将张飞以其勇猛和忠诚闻名于世。然而,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令人着迷的人物关系。其中,芈月与嬴政的关系尤为引人注目。作为秦国的高祖母和曾详情
在众多影视作品中,清宫剧一直备受观众喜爱。其中,《甄嬛传》作为一部热门的清宫剧,讲述了聪明绝顶的详情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起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反对外来侵略的开始,也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详情
在三国历史的纷争中,公孙瓒与袁绍之间的斗争是东北方势力争夺的关键一役。尽管公孙瓒拥有白马义从的精详情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两位被誉为二王的著名书法家,他们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这两位东晋时期的大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时期无疑是一个充满战争与智谋的时代。其中,蜀汉的杰出将领姜维以其卓越的军事详情
在古代,金属不仅是重要的实用资源,更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历史上,七种金属——金、银、铜、铁、锡、详情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皇宫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奢华生活的集中地。作为皇家后宫的重要组成部分,嫔妃们详情
在古代传说中,夏朝人享有极长的寿命,这一说法流传至今,让不少人对夏朝时期的人类寿命产生了好奇。然详情
霍元甲,作为中国武术史上的传奇人物,以其精湛的武艺和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受人们敬仰。然而,关于他的死详情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许多人物以其多才多艺和卓越成就影响着历史进程。张謇便是其中一位杰出详情
在北京郊外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古老的石桥——卢沟桥。它不仅因历史悠久而闻名,更因其桥上石狮子的数量详情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中,四大灵兽以其独特的形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详情
古代的帝王,坐拥江山社稷,享受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荣华富贵。然而,历史记载中不少皇帝的寿命并不长,详情
在绵延数千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唐朝无疑是一个极为耀眼的时代。被誉为盛唐,这一时期的中国不仅国内政详情
科学实验是推动人类知识进步的重要手段,历史上有许多实验因其惊人的结果而名声大噪。这些实验不仅在科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战役以其出人意料的结果而闻名于世。其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尤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它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就是发生在16世纪末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家力量对比,也对后世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战争之王呢?这是一个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朝末年的车厢峡之战。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其中,车厢峡之战就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川省南部,因为当时的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史之乱叛军之间的一场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军队和俄罗斯帝国军队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和兵家的智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这些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为项羽的对手和汉朝的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人质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任何一位皇帝画过溥仪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实的文化水平。 作为大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不孝的问题,毕竟古代历来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肚脐眼里融化到体内,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据说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早早过世了,所以绵亿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的花瓣和细长的花蕊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家用电器到汽车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俯瞰地球时,这些事物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户。最近,科学家们在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球选手的魅力所吸引。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里的瀑布高低错落,气势磅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天,就让我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详情
在道教神话中,真武大帝是一位备受崇敬的神灵,他不仅是北方的守护神,更是掌管北天门、管理三界妖魔的详情
成语兔死狗烹是一个充满故事性的成语,它的意思在于表达一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行为。具体来说,这个详情
《全唐诗》是在清代康熙年间编撰的。 《全唐诗》的编纂工作始于清代,由彭定求、杨中讷、沈三曾、潘详情
中国的传统俗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智慧,其中男不拜月,女不拜灶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这句俗详情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只凶猛无比的神兽,它们被称为四凶。这四只神兽分别是饕餮、混沌、穷奇和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民间传说中,判官是地府中的司法官员,负责审判阴间亡魂的善恶与罪责。传说中的判官详情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编年体史书,它诞生于宋朝,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详情
中国的烹饪艺术以其多样性和复杂性而闻名于世,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分布在各地的八大菜系。每一菜系都详情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学家,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一部巨著。这部书籍不仅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神兽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饕餮。这个名字,源自详情
《洗冤集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自南宋时期问世以来,就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细致的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帝因为他们的英勇和智慧而被称为战神。然而,明朝的一位皇帝朱祁镇却因为一个讽刺的说法被称为大明战神。这位皇帝的统治几乎导致了明朝的灭亡,这是为何呢? 二、朱祁镇的统治与战争 朱祁镇是明朝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明朝